零五文档网 - www.lwzxt.com 2024年05月17日 17:28 星期五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5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3-05-01 11:20:06

    篇一: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

      

      尹春梅: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城乡建设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尹春梅(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2)

      [摘要]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优秀乡村文化是振兴乡村经济和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智慧源泉。研究发现,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存在空间被挤压、文化传承后继乏人、文化供需脱节等问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需要在政府主导下,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依托现代科技手段,整合社会文化资源,促进乡村文化产业传承与发展,筑牢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的乡村文化振兴目标和要求。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就是乡村振兴之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既要传承优秀乡村文化,更要与时俱进地发展乡村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智慧支持,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1.1 乡村文化在振兴乡村经济中的价值体现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目标,首先要了解自然、尊重自然,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传统文化中有“万物兴歇皆自然”“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等对大自然常规运行变化的总结。民间对中国气候变化也总结订立了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都用特定的名称含义指导农事,教导人们农耕生产生活要“顺天时”,否则“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其次要顺应自然、保护生态,走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中国幅员辽阔,南方与北方、沿海与内陆、平原与丘陵山地的自然条件和物产资源不尽相同,决定了各地经济生产方式的差异,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自古延用至今的农业发展原则,避免“缘木求鱼”“刻舟求剑”的做法。在传统文化中,还有“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休养生息”“休耕轮作”“不焚林而猎”等强调生态保护,避免过度开发资源的理念,对今天乡村经济的发展仍有重要指导作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国乡村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开始调整重塑,整个乡村产业经济呈现出升级换代的趋势。在战略实施中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因地制宜”“因1 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体现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农耕文化的农业国家,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息发展中,凭借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条件和勤劳与智慧,创造了种类繁多、特色显明、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一致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并演生和创造了一整套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因而,中华文化植根于乡土,发源于乡村,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完成战略任务,必须发挥乡村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收稿日期]2020-07-14[基金项目]2020年度山东社会科学院自选项目。[作者简介]尹春梅(1970—),女,山东济南人,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信息服务。和稳定专业人才队伍的保障措施,切实解决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人才队伍不稳定,素质和能力不高的问题。切实落实养老护理人员特殊岗位津贴制度、完善养老护理员入职奖补制度,保障实行家庭服务业政策。5.3 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养老服务设施乡镇敬老院规划布局应进行调整,合理整合现有敬老院资源。可以县(区、功能区)域为范围,跨乡镇集中布局特困老人集中供养机构,将其他养老机构进行适当改造用于解决渔农村老人机构养老需求,以解决床位空置和老年人实际需求问题,缓解城市养老床位不足问题。[参考文献][1]商楠.统筹发展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EB/OL].http://www.cssn.cn/shx/shx_shxtt/201702/t20170222_3425529.shtml,2017-02-22.[2]朱跃.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养老服务体系的思考与建议[EB/OL].http://www.chinado.cn/?p=6372,2018-07-11.[3]王占鳌.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养老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9):239-240.-247-

      城乡建设与发展时制宜”,发挥地区优势,实现乡村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1.2 优秀乡村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价值体现实现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的目标,需要以优秀乡村文化助力农民精神风貌的提升,推动乡村的有效治理。“家和万事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的谚语,它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文明的体现,家庭和顺、邻里和睦、村庄和美、社会和谐是乡风文明的体现,也是乡村治理的目标。社会性是人最本质、最主要的属性,个人脱离不了社会群体,所以,家庭成员之间、邻里之间若做到和睦相处,需要有大家认可的准则。“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孝悌忠信”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准则,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时至今日,这些处世原则依然被人们认同、遵循。和谐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因而,传承、弘扬优秀乡村文化,有助于在广大乡村地区进一步培育形成尊老爱幼、亲善乡邻、守望相助、诚实守信的新时代优秀乡风、村风和家风。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对不同地域,不同乡土文化的概括。同一区域的村民对当地土生土长的文化极易产生共鸣和认同,给村民带来精神归属和慰藉,同时还赋予村民共同交流、互相理解的文化背景、心理基础和相近的价值观,形成村民们认可的家规、族规、乡规民约等,所以乡村文化能把相关的村民安排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中,并内化为村民的行为规范,维系区域内乡村社会的有序运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要充分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将乡村文化融入现代乡村治理中,提高治理效率,降低治理成本,创新治理手段。2 当前乡村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对“内卷化”的定义是: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当前中国乡村文化的现实处境用“内卷化”介绍,比较贴切。2.1 乡村文化的存在空间被严重挤压乡村文化发源于乡村、植根于乡村,必然在乡村的土壤里生长,但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乡村传统文化的存在空间被挤压,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乡村文化存在的物理空间被挤压。根据《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调查报告(2017)》显示,2004-2010年间,902个乡镇中传统村落由9707个锐减至5709个,平均每年递减7.3%。传统村落的减少使得特色民居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乡土民俗也随之流逝;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占据村民的心理空间萎缩。传统村落的消失和现存村落完整性的降低,给多数村民带来“农村的就是落后的、是要被淘汰”的心理暗示,引发了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自卑,乡村文化被排斥、被边缘化。相反,城市文化被越来越多的村民认同接受,越来越靠近中国文化发展的舞台中心。2.2 传统乡村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关键要素是人。根据相关数据分析,-248-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31卷第19期(总第495期)有三个原因造成了乡村文化传承的后继乏人。一是农村人口流失,尤其青壮年流失严重。有统计显示,2013-2017年全国农村人口减少6853万人,每年减少1371万人,预计到2030年,中国农村老龄人口所占比重可能会超过30%。大量外出打工或者外迁的乡村居民,大多是青壮年,他们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城市,很大程度上是城市文化的建设者,不是乡村文化的建设者,而留下来常住乡村的老人和未成年人才有可能成为乡村文化的建设者、传播者;二是留守人口文化水平低,求知欲不强。以人口和农业大省山东省为例:根据2018年山东省经济社会综合调查数据显示,在受访的100个村庄中,农村居民中初中文化水平的占40.7%,小学文化水平的占29.2%,高中水平的占9.8%。在回答“您最想学的技术是什么”时,竟有高达54.1%的人表示“什么都不想学”。由于村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造成整体求知欲不强;三是利益驱使下,短平快产业更受追捧。商品经济环境下,拥有资本的多少成为评价个人能力高低的最重要标准,受利益驱使,短平快产业受到追捧,而学习传统戏曲、传统手工艺等传统乡村文化,要求学习者沉得住心、耐得住寂寞,过程长且艰苦,这些困难成为学习传统文化的拦路虎。2.3 乡村文化供需脱节乡村文化供需脱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文化供给难以满足村民实际需求。根据2018年山东省经济社会综合调查数据显示,在受访的100个村庄中,51.0%的农村居民认为当前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和活动太少,24.7%的人认为当地文化活动没意思,21.0%的人不知如何使用公共文化设施和参与文化活动,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成了政府的独角戏;另一方面,文化作品没有与当地特色文化结合。很多乡村文化作品缺乏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和挖掘,没有把当地独特文化特征嵌入公共文化建设中,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再一方面,公共文化资源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整合。乡村公共文化投入不足,是阻碍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相邻村庄的资源相近,但在建设中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整合,出现了你有我有他也有的重复建设现象,各村建设缺乏互补,没有达到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预期,这种供需脱节的乡村文化建设机制,难以有效激发村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3 传承发展乡村文化的策略3.1 发挥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传承、发展和弘扬中华文化是政府的文化职能,所以,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管理协调中的主导作用。一是把乡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政府考核体系,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对已完成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等制定相应的管理应用制度,改变重建设轻应用的现状;二是关注农民文化需求,丰富文化产品内容,拓展文化服务途径,变单向文化输送为供需对接,提高农民文化建设参与度;三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尹春梅: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推动建设网络博物馆、网络图书馆等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四是运用政策引导、财税杠杆、舆论导向等手段,打破体制限制,吸引社会力量加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3.2 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农民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没有农民参与的文化建设无法称为乡村文化,所以,要鼓励农民积极参与、融入农村文化建设中。针对当前农村居民以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居多的情况,采取乡村文化普及推广与培养后备人才相结合的方式,唤醒农民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普及推广乡村文化,政府可以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吸引村民参与。如:政府组织文化工作者深入到乡村采风,挖掘、整理传统乡村文化资源,向村民们传递国家保护、传承优秀乡村文化的意志;组织文化文艺工作者将国家政策法规、传统文化故事,以及发生在农民身边有教育意义的事情,编排成文学或艺术作品,利用多种平台向村民传播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的法制乡村;通过乡村集市、民间技艺比赛等形式为村民打造文化交流平台,唤起村民的文化自信。培养后备人才,首先,政府向乡村青少年提供与城市青少年同等的教育资源,增设以当地特色文化为依托的校园特色课程,建设文化传承梯队;其次,联合大学或专业文化团体,为本土定向培养年轻文化人才,如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师生在浙江宁海县葛家村,开展“艺术家驻村”试验,师生们指导村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把原来脏乱的村庄改造成充满乡土味和艺术味的地方。当地涌现了上百名“乡村艺术家”,昔日发展滞后的葛家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艺术村,引来大量游客。通过艺术实践,村民的“精气神”大增,开始热心于集体事务,唤醒了村民的主体意识,村民之间由于合作,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和睦,乡风更加文明。3.3 促进乡村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以传承和发展当地特色文化为宗旨,以农民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现代科技手段,整合社会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文化衍生品的开发和产业链的形成,助力乡村经济的振兴。首先,政府和企业要摸清当地文化资源,向内挖掘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向外探索乡村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将原生文化内涵与现代文化创意结合起来,开发出特色鲜明的新型文化产品。如丽江古城、王家大院等古镇村落,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当地政府将特色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以主题村落为载体,以文化旅游为功能,以活态传承为方式,形成一个极富活城乡建设与发展力的生态文化博物馆,把文化传播课堂做活。其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乡村文化资源,打造乡村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成都非遗推广大使李子柒,一名全网粉丝超过5000万人,文化输出网红年入1.6亿元的视频博主,其作品题材来源于中国古朴的传统农村生活,围绕农村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展开。视频中,李子柒向粉丝们展现了浓浓的中国风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传播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理念。李子柒用超越语言障碍的视频,向海内外粉丝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吸引粉丝来到她的家乡了解、体验当地的文化神韵,带动了家乡的经济发展。在科学技术高度融入社会生活的今天,产业融合发展已是趋势,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也需要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强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丰富产业业态,创新文化产品,打造多元文化综合体,形成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4 结语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振兴乡村经济必先筑牢文化根基。通过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激发村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主体意识,唤醒村民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传承发展,激发乡村文化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创新源泉,注入持久动力。[参考文献][1]闫惠惠,郝书翠.背离与共建:现代性视阈下乡村文化的危机与重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52-158.[2]孙喜红,贾乐耀,陆卫明.乡村振兴的文化发展困境及路径选择[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35-144.[3]孙美璆.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重构路径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18(11):22-23.[4]李国江.乡村文化当前态势、存在问题及振兴策略[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7.[5]张劲松.乡愁生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背景下中西部乡村振兴的实现[J].江苏社会科学,2018(2):6-16.[6]高山,谈国新.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文化:一个研究思路[J].长春大学学报,2019(11):79-82.[7]李军明,向轼.论乡村振兴中的文化重构[J].广西民族研究,2018(5):95-103.[8]张翼,崔佳慧.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文化发展的特点及对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50-51.-249-

    篇二: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

      

      怎样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一、强化农村文化建设理念

      要强化农村文化建设理念,以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农业文明发展、文化兴旺”的目标。让农民清楚地了解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体的努力,还是一个具有社会效应的活动,可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把促进农村文化发展作为重大社会议题

      要加强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政策引导和宣传教育,将促进农村文化发展作为国家重大社会议题,加大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形成从政策立法到行政执法的各方面联动,使农村文化发展得到全社会的支持。

      三、建立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要建立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享受保护的传统工艺制作、手工技能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集成保护。同时应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如设立特色乡村文化学校、艺术社团和爱好者社团等,培育出更多传承人才。

      四、加强农村文化资源利用

      要从建设“文化乡村”入手,利用好农村文化资源,比如建设文化乡村游览园、非遗演示园等,鼓励农民创作,探索对非遗文化的创新使用,普及传统文化。同时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技整合创新,利用精准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新技术进行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利用和保护传承。

      总之,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就必须从理念上充分认识和重视农村文化建设,把农村文化发展作为重大社会议题,建立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加大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强农村文化资源利用,普及传统文化,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科技发展结合起来,使农村文化建设更加成功。

    篇三: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

      

      关于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思考

      摘要: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是在农村,市场经济也为农村生活带来比较大的改变,这种变化导致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代表的民族传统文化日益丧失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所以在农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对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以及发展做出全面的分析研究,同时也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希望能够给与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促进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分析

      引言:在农村现实生活中要真切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情况,并且要分析其兴衰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因素,发现其潜在的生命力,并且要采取科学保护措施,使其在现代化背景下再现生机,与此同时也能发掘其或被忽视或被遮蔽的社会价值,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现实境遇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直接体现广大劳动人们繁衍生息的脉络,存在着比较强的朴素性以及民众性,也是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现如今我国广大农村出现较大变化,广大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的价值观和对文化的追求也出现变化,已经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陌生,多数的优秀民间文化也逐渐被外来的文化取代,使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工艺以及民间口头文学等面临失传危险,处境尴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令人堪忧。

      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各级传承人进行延续,这些国宝级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现如今多数都是年迈体弱,但由于无徒可授,传承断档,这样便使现有民间艺术和艺技频临绝境。例如在瓜州当地,双塔乡古城村有一位皮影戏老艺人赵成员,从祖辈开始就一直表演皮影戏,在瓜州一带曾经风靡一时,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了,但是现如今72岁高龄的赵老已经无力再唱皮影了,其高超的技艺也存在后继无人的现状,经历磨难保存下来的三大箱两百多套皮影道具,也于2017年12月捐赠给县文化馆成为瓜州县文化馆的馆藏之物。另外由于学习民歌小调的人越来越少,瓜州县省级非遗项目《瓜州民歌》的传承发展同样境遇堪忧......与此同时由于现代媒体大量普及进入到农村,不仅改变农民生活观念,同时也改变他们的娱乐方式,电视、电脑等进入千家万户,致使农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具有民间特色的艺术在当代消失,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现实意义

      一是对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着比较强的示范意义。社火主要是一项相对来说比较浩大的集团创作,同时是比较鲜明的集体表达,村民装扮的社火,不管是社火故事或者戏曲故事,都体现村民共同的道德观念以及价值观念,同时也表现出向善向美的愿望,也是集体狂欢,作为集体课堂,让全体村民懂得历史,从中能接受历史文化以及传统道德文化熏陶。此外社火对农村文化的建设也存在着比较强的示范作用,此外也能让我们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发展的意义。

      二是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农村现如今处于在松散不好治理的状态下,这种状态也是市场经济冲击所带来的结果,但是它和社火这个民俗活动多年来在农村衰落以及中断存在较大关系。农村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这一教训从反面印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陈述,主要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在农村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想法

      一是在农村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工作,同时也需要提高农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方面的认识,使其能够唤醒农民文化自觉以及自豪感。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启动后,每一级文化部门已经在全国进行广泛的动员以及宣传,我国根据法定方式确定文化遗产的宣传日,每年也是如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通过相应宣传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来自于国际术语已经并不很陌生,同时现如今已经有更多的人关注这项工作。一大批学者以及文化人积极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到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并且通过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发展。现如今我国正在积极的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农村的文化建设也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农村文化建设根基和资源是什么?无疑便是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代表的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所以其根基在于农村生活,因此必须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其农村文化建设的起点所在,从而开展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并且将其作为文化建设中心工作,此外也要尽快的将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效的结合到一起,使其能够形成一股合力,将有限的资源应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总结:通过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创新是一个重要发展策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社会中以及人们生活中具有紧密的联系,或许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或许成为人们精神的重要表达方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比较漫长的时期,并且从来也不是定式的,因此依然不可以将其看做成为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危机主要来自于现代生活的冲击,其原因和现代生活不适应,并且也是从民众中来,但是在后来却渐渐不能表现生活,最终由于和生活的疏远从而走向萎缩。因此必须要注意培养艺人们的创造力,在保持传统的形势下,积极表现现代情感,这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比较乐观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杨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民歌传承与发展的思考——以弥渡民歌传承人李彩凤为例[J].大理大学学报,2016,1(03):53-56.[2]李小莉.中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与发展的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013,10(07):20-22.[3]刘琼.佛山蔡李佛拳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几点思考[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0,(06):13-16.[4]陆光华.图书馆不可推卸的使命: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贵州黔南水书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的思考[J].贵图学刊,2008,(02):47-50.[5]吴亮.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0):395-397.

    篇四: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

      

      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保护与传承

      摘要:“美丽乡村”建设关系到广阔乡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也关乎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为防止盲目追求速度以及经济效益所造成的乡村建设性破坏,以乡土文化与传统村落环境的共生性发展关系为切入点,运用建筑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景观生态学、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学科理论,探索乡土文化在当代乡村建设中所承载的重要文化价值。其具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提升生产、生活环境质量,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作用。乡村建设应以尊重传统文化根基为己任,通过“传承、保护”,“创新、新建”,“挖掘、改造”三种形式,在遵循保持、创新地域乡土建筑原则,延续、传承乡土文化资源原则,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产业导向多样性等原则下进行村落建设与改造,为当代乡村文化、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空间环境保障。

      关键词:美丽乡村;乡土文化;文化保护;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F3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07〔2016〕03-0069-06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在会议中明确提出创建“美丽乡村”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的基本要求是建设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乡土文化气息浓郁的乡村聚落环境。2013年,为指导和标准“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精神,同年确立了1100个乡村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单位。2014年,农业部发布了中国“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2015年,由国家质检总局等9家单位联合起草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正式公布,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评定标准作出了具体标准,内容包括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乡风文明等9个部分。

      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其传统文化的根基建立在传统农耕文明的基础上,各地区因自然、地理等环境的不同,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乡村作为承载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载体,也呈现出形式多样的聚落空间环境。在乡村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其核心价值,无论何种方式的“美丽乡村”建设,都应建立在对乡土文化的认同之上,这将对提升我国乡村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土文化属性、特征

      乡土文化是客观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文化形态,是传播制度、传统的知识系统,是承载乡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位,即担负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又维系着乡村、宗族,社会经济与文化道德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它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能够充分反映某一地区百姓的日常生产活动方式以及生活习惯,是人类在特定区域内历史、人文、生产劳动力、意识形态的见证[2],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其主要涵盖两种不同属性的文化形式,即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形态[3]。物质文化形态具有典型可识别性特征,它包括了乡土建筑、乡土景观、历史遗迹、农耕器具等有形文化形式;非物质文化形态则主要包含了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民风民俗、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村落营造理念等无形文化形式。

      二、乡土文化与传统村落及其环境

      我国土地资源辽阔、民族众多,广阔乡村存留了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这种建立在千百年农耕文明基础上的、以村落为载体、自然形成的独特的村落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草根信仰的基础,也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乡土文化根植于广阔乡村,具有原生、本土、地域等典型特征,这些文化理念及形式是当地先民在生产生活经验、审美、道德、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具体表达,并在百姓中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虽然乡土文化具有物质与非物质不同的属性特征,但两种文化形式并非完全独立并存,而是在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下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例如乡土建筑、传统聚落环境即是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乡土文化意识的物质表征,同时它们又承载着对其他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种相互依存与相互促进的共生性关系,在我国传统村落的历史发展中无处不在,是构成乡土文化的内在核心。

      从中国人居环境的最基本形式来看,源出巢居的干栏式、源出穴居的窑洞式、源出庐居的帐幕式,都表达了先民在不同地域环境下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乡土文化观念的继承与延续。如我国黄土高原多数地区百姓居住的窑洞,其主要材料黄土具有冬暖夏凉、保温隔热等优势特点,根据不同建造工艺可划分为土窑、接口窑、地坑窑、砖窑、泥墼拱窑等,在形态上有下沉式、靠崖式、独立式、混合式等,其选址、布局、结构、选材、形式等特征,充分反映了当地百姓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约能源,注重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自然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土文化观念。

      其次,村落环境作为物质载体还承载着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手工艺、民间习俗等的产生与演变,都与村落建筑环境密切相关,并且相互影响。以陕西长安北张村传统造纸工艺为例,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浸、蒸、碾、制浆、捞纸、压纸等流程,制作环节多在建筑空间环境中完成,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村落布局与建筑形制也因造纸工艺而发生改变。又如,我国南北地区巨大的饮食习惯差异,也同样对建筑空间环境提出了不同要求,两者共同构筑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饮食文化。

      三、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意义与价值

      党和国家指出:强富美是中国三农的目标,即“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再次升级,是在提高乡村基础配套设施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针对当下农村建设中“联排别墅”“千村一面”[4],乡土文化遭受严重破坏等问题所提出的有效解决途径,关系到亿万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关乎到乡村的“根”,民族的“魂”。

      当代乡村建设既要改善和提高乡村生产、生活环境与质量,还要保留乡土文化的发展根基,保持乡村历史沿革、乡村文化和地域特色,使广阔群众有家园的认同[5],并为乡土文化在新历史时期创造可持续传承、延续、发展的生存土壤。同时乡土文化也是构建当代乡村文化的重要核心,具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以城市化为特征的现代化不断推进,乡土社会及其礼仪标准逐渐被贴上了“落后”“愚昧”等标签,致使乡村社会逐渐失范,不和谐现象等问题凸显。人们越发认识到本源文化的缺失对民族、地区、国家在文化可识别性方面所造成的危机。在保护传统文化过程中,也将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教育问题纳入其中进行探讨[6],希望不同类型文化形式在为人类带来欣赏、体验的同时,到达更为深层次的教育意义。进而促进民族文化传播与发展,增进社会稳定,防止一体化所带来的文化冲击。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文化呈现出不同历史时期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意识形态。这种文化观念成为反映某一民族、地区、国家,在历史、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的重要因素。礼仪文化作为乡土社会的基本内核,包括了自然观、价值观、伦理观、善恶标准等事项,是民众之间的处世规则与相守之道。它们的传衍往往通过某种表演与口传形式,在村落中的戏楼或特定空间进行,或通过建筑装饰等艺术形式予以弘扬、警示,表达于村落、建筑布局等多个方面。这些乡土文化表达形式不仅具有其自身的文化遗产属性特征,同时又是构成乡村和谐发展的力量与源泉。它们由人的行为和所创造的生产物等构成,代表着民众的思想、观念、心态以及风俗习惯,是人类根据自身的历史与环境,将群体所选择或做出的某种行为方式予以肯定的标准行为模式,是维系社会生产生活稳定的重要因素,也是构建当代乡村文化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二〕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乡土文化具有物质与非物质的双重属性,以及相互关联性、惟一性、可识别性等特点。其根植于农村生产、生活领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域的各个方面,无论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民俗文化活动、乡土建筑、农业生产景观等,都是地区文化符号的表达与承载形式。以我国乡土建筑为例,按照地域可划分为华北、东北、西北、江南、西南、闽粤等建筑形式,它们因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地域环境等不同,在建筑形式、造型、选址、选材、装饰、工艺等诸多方面特色各异,形成了自身特有的乡土建筑营造理念,呈现出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村落结构布局与环境。

      “美丽乡村”建设旨在为广阔乡村百姓建设物质与精神的幸福家园,包括了对物质性生产生活空间的建设,对非物质性乡土文化的保持与传承[7]。这些独有的乡土文化要素,是

      “美丽乡村”建设中最能深刻表达乡土文化特色的物质与精神载体,是保持、表达村落乡土特色与风貌[8]的重要核心,是新时期乡村形象、内涵建设的基础所在,是唤起民众对本源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的重要途径。

      〔三〕提升生产、生活环境综合质量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乡村作为承载百姓生产生活的物质空间环境,因受其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水平不发达等问题制约,致使乡村功能未能得到同步更新、发展,已不能够完全满足百姓的生产、生活需求。面对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与冲击,乡村百姓开始将标准向城市化生活看齐,意识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形态受到了来自城市化进程的巨大冲击,致使传统价值观念以及对家园的认同感开始发生扭曲。在乡村的盲目建设与改造中,乡村固有的布局与结构被打乱,村容、村貌、农田风光、乡土景观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传统民居被拆除等现象频繁发生。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与建筑特色的乡村环境,这种做法虽使村落基础设施等得以改善,但其构成要素、功能特点与乡村生活却缺乏紧密联系。

      “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善我国亿万农民生存状况的重要举措,提升生产、生活环境综合质量,应以尊重乡村历史沿革、民俗风情、传统习俗等为根本,不能完全等同于城市建设。乡村建设应在借鉴、传承传统村落优秀选址、布局、营造理念的基础上,合理解决乡村住宅、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低等问题。将历史与现代有机融合,使乡土文化与理念融入当代乡村建设与改造之中,为百姓营造具有较好乡土文化氛围与较高生活质量的乡村生产、生活空间。

      〔四〕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乡土文化不仅与当代乡村文化、村容村貌等方面建设紧密相关,也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从传统意义来看,乡村产业结构以农业生产为主导,随着城乡发展,乡村的生态功能、空间优势、文化传统与经济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乡村已不仅仅是农业的生产之地,更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与城市完全不同的生态、环境与文化氛围[9]。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乡村的农田、水渠、建筑、美食、民俗风情等都充满着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对于生活在紧张和繁忙的城市中的人而言,乡村无疑是人们追求田园风光、体验农耕文化的理想目的地。

      保持与传承乡土文化,不但有利于增强乡村自身特色与生态建设,还能够有效促进乡村旅游、观光、体验的可持续发展,为改善、优化乡村传统产业经济结构,进一步提升乡村经济收入水平提供了多种途径。

      四、乡土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的传承与创新

      “美丽乡村”建设内涵丰富、任务复杂,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乡村建设不仅要满足百姓生产生活需求,还应将乡土文化的保持与传承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从目前我国乡村建设的发展现状来看,多数乡村在建设中通常将重点更多投入于基础设施建设,而忽略了乡土文化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所承载的物质与精神价值。部分新建村落在乡村建设中进行一味的样式模仿,导致了“建设性”破坏的频繁发生。另外,在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利用、开发过程中,因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导致的“开发性”破坏也屡见不鲜,致使乡土文化的典型性特征不断消亡,承载形式与生存空间正在逐步发生变异。

      针对我国目前乡村整体生存、发展现状,基于乡土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可通过传承、保护型,创新、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新建型,挖掘、改造型三种形式完成。

      〔一〕传承、保护型

      传承、保护型主要针对具有典型乡土建筑遗存的古村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城镇经济的逐步发展,古村落生存状况日益恶化,建筑风貌被损,农田受到污染、水系被填埋、植被被砍伐等现象频繁出现,不仅改变了乡村原有的整体空间形态,也造成村落景观生态格局的破坏,一些优秀传统民间文化形式也因生存空间的变异而逐步消亡。其次,乡村建设中通过拆除、合并村落与城镇聚集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等做法,也造成乡村面貌和空间形态等遭到破坏。古村落是某一地域环境下历史发展进程中生产、生活方式的一种呈现,集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经济等为一体,包含了村落布局、建筑形式、空间形态、生产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古村落保护不等同于历史建筑、文物建筑的静态保护,应表达自身的活态化特征与价值,这也使古村落保护在实践操作层面具有很大难度,如何正确处理基础设施改造、乡土建筑及其环境修复、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是此类建设保护的重点与难点。

      浙江温州永嘉县岩头镇苍坡村是这类形式中具有代表性的村落,苍坡村现有486户居民,占地146亩,村落始建于公元955年,现存建筑为1178年修建,距今天已有800多年历史,2013年入选我国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建筑布局上,苍坡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村借自然山水融“文房四宝”之意向元素进行布局,展现出浓郁的耕读文化气息。苍坡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首先对村落风貌进行整治,拆除私搭乱建违章建筑,修复年久失修的民居。其次,提升改造乡村基础配套设施,结合乡土文化资源保护大力发展古村落旅游观光,有效带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基于遗产保护的传统村落“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并非个案,在我国广阔乡村具有典型保护价值的村落数不胜数,在具体操作中应遵循以保护性修缮为根本,对原有乡村聚落环境进行整体性活态化保护,内容包括了街巷形态与格局、地貌遗迹、古文化遗址、乡土建筑等,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村庄道路、水系、基础配套设施,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提升乡村整体文化形象,对古村落进行合理保护、利用开发。

      〔二〕创新、新建型

      近年来,对于一些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灾害频发或基础设施过于落后的乡村地区,国家及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另辟新地进行重新建设,为乡村居民创建更加适宜安居生活的家园。

      以重庆渝北区为例,该地区受自然地理环境制约,广阔乡村不同程度受到出行难、就医难、吃水难和养老难等问题困扰,给当地百姓在生产生活、致富创业等方面带来很大影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地方各级政府通过加强“美丽乡村”建设,计划6年时间建成100个特色农民聚居区,在满足完善住房、交通、卫生、垃圾处理等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实现乡村人居环境及其面貌到达全面提升。在各聚集区的建设中,村落选址充分考虑基础功能与产业导向等因素,在村落风貌、布局设计中将乡土文化融入整体设计之中,其建筑样式、色彩、肌理等都在原有形式上得到了创新。在民居、乡村景观等设计方面,注重传统乡土文化传承,尊重传统生活习性,较好地保持了渝北地区的乡土风貌特色。其次,将产业导向与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相衔接,在村民享受良好生活环境的同时,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使搬迁居民住得下、留得住。

      新建型村落在“美丽乡村”工程建设中应将传承、创新有机融为一体,根据地缘优势探索乡土文化、绿色生态等相结合的乡村发展道路。在建设规划中应依托乡村产业导向进行村落规划设计,最大程度保持移民原住地建筑风貌与室内结构布局,并依托乡土文化特色对居住区公共文化设施等进行规划、建设。

      〔三〕挖掘、改造型

      挖掘、改造型建设模式,是“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最为复杂与多见的一种形式。主要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等问题而提出,指通过对乡村内部与外环境进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行建筑更新、综合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村落整体形象,有效改善乡村人居生活环境。

      陕西丹凤县竹林关村则是这类改造形式的典型,在历史发展中这里曾是重要的水旱码头、商贸古镇,生态环境良好,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竹林关村以创建“秦岭美丽乡村”为目标,以延续历史文脉,重塑商贸古镇,打造宜居乡村为切入点,展开一系列建设。在对村落基础设施进行完善的基础上,对村落环境进行整治,将原有乡土民居与商铺进行保护与修复,对村民自建房进行统一立面改造,对主要路段进行商贸古道步行街开发利用。将乡土元素与符号结合整体村落历史风貌进行表现。其次,实施水资源开发,修建拦水坝,使枯槁河道形成静态水面。依托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创建桃花谷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州河北采摘园。有效改善了当地百姓的居住生存现状,并为未来乡村旅游观光产业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造型“美丽乡村”建设量大而且面广,既要将乡土文化予以传承延续,又要将现实难题予以化解,在实践操作中具有很大操作难度。在建设中应充分挖掘地域乡土文化本质与内涵,结合被改造村落现状进行合理规划改造设计,将村落规划布局、民居形态、乡土景观、产业布局等问题进行整体考虑。

      五、基于乡土文化的“美丽乡村”建设原则

      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乡土文化因地域不同而特色鲜明,并具有延续、不断发展的可持续性。“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在乡村保留传统乡土文化的本旨与内涵,还需通过合理的传承方式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连续的文化脉络,并在新时期换发光荣。

      “美丽乡村”建设应以乡土文化为切入点展开各项工作,应防止盲目追求样式、风格而使乡土文化生存空间缺失,建设前期应进行充分的科学研判,从而形成针对保持乡土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及其改造方法,为乡土文化的生存发展提供最基本的土壤。在“美丽乡村”创建中应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

      1.保持、创新地域乡土建筑原则。针对具有保护价值的村落,应以整体性保护为根本,最大程度保留原有村落结构与聚落空间环境等要素;在“挖掘、改造型”“传承、新建型”“美丽乡村”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村落的历史沿革,继承、创新乡土村落环境的布局、结构、样式、色彩、材质等构成要素。

      2.延续、传承乡土文化资源原则。以村落为载体,对优秀乡土文化资源进行整体性保护、利用,尽可能防止因过度建设、开发所带来的破坏。

      3.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对乡村周边自然景观环境与农业生产性景观进行合理保护与利用,有效整治违规采石、挖沙,乱砍滥建行为,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防止生态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环境遭受建设性破坏。

      4.公众参与原则。“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一种政府行为,同时也是一种公众行为,乡村建设应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结合,为百姓营造舒适宜人、具有归属感的乡村环境。

      5.产业导向多样性原则。探索“生态―观光―人文―体验”为一体的乡土文化保护、利用模式,利用古村落、科技农业、田园风光、农业生产景观、绿色生态资源等要素[10],形成集人文、生态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方向。

      六、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是关系到我国亿万农民生存状况的重要举措,也关乎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延续。将乡土文化保护与乡村建设有机融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所在,旨在以传承乡土文化为切入点,改善目前乡村建设中“千村一面”“建设性破坏”等现象,并以此拓展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发展,为百姓营造具有精神归属感的宜居家园。这种建设思路与观点,将对我国城乡建设、乡土文化保护等领域,在理论与实践研究、操作方面具有重要借鉴与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

      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2]刘春兰.新农村建设中乡土文化的价值开发与制度引导[J].理论界,2008〔11〕:136137.

      [3]曹云,周冠辰.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的保护困境与有效传承策略[J].现代城市研究,2013〔6〕:3134.

      [4]曹恺宁,杨东.新农村建设应表达地域特色――西安新农村建设的新探索[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2〕:314318.

      [5]季中杨.乡土文化认同危机与现代性焦虑[J].求索,2012〔4〕:162164.

      [6]辛治洋.乡土文化在农村学校道德育改良中的重要价值[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0〔6〕:766770.

      [7]杨豪中,韩怡.陕北乡村传统建筑环境与乡土文化的整体性保护研究[J].中国园林,2011,27〔10〕:8588.

      [8]吴晶晶,王军,白涛.青海省东部河湟地区少数民族传统聚落和民居生存智慧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39〔1〕:304306.

      [9]郑文俊.基于旅游视角的乡村景观吸引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1617.

      [10]何丽芳.基于旅游发展导向的“美丽乡村”建设探讨[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3〕:

      5960.

      Abstract:BeautifulVillagesProjectconcernstheexistence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anddevelopmentofthebroadmassesofruralpeopleandcultureinheritanceinChina.Toavoiddamagescausedbyconstructioninruralareas,wherebenefitsandspeedofruraleconomicdevelopmentareblindlypursed,thispaper,analyzingfromamultidisciplinaryperspectiveofculturalanthropology,architecture,landscapeecologyandsociology,andbasedonsymbioticrelationshipbetweenvernacularcultureandtraditionalvillageenvironment,probesintothevitalpartvernacularcultureplaysinBeautifulVillagesProject.Vernacularculturefacilitatestheharmoniousdevelopmentofsociety,highlightstheregionalculturalcharacteristics,improvestheproductivityandqualityoflivingenvironment,andpromotes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ruraleconomy.ThefundamentalobjectiveofBeautifulVillagesProjectshouldbetopreserveandinherittraditionalvernacularculture.Withthreepatternsof“creationandnewconstruction”,“preservationandinhabitation”

      and“excavationandreconstruction”,theresearchproposestheprinciplesfortheconstructionandreconstructionofruralsettlementsaspreservingandinnovatingregionalvernaculararchitecture,inheritingandthrivingthevernacularculturalresources,encouraginggreen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diversityofindustryorientationtocreatesupportivetangiblespaceenvironmentfor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bothofeconomyandcultureinruralareas.

      Keywords:“BeautifulVillagesProject”;

      vernacularculture;

      cultureconservation;

      cultureinheritance

      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篇五: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摘要:乡村的根与魂就是乡村传统文化,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大力发展,必须要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但从当下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情况来看,面临着缺少创新、难以全面整合资源、传承危机等各种困境,所以必须要进一步研究有效的传承和发展路径,具体可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增强、文化发展环境的优化、统筹规划的良好开展等出发,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助推作用。

      关键词: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在乡村这一块空间内,农民群体世代繁衍生息的过程中,一种通过不断创造和积累,进而传承下来的利于社会进步发展、能凝聚地方特色的精神财富、物质财富的总称就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其典型代表主要有农耕、乡贤、孝等几种文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精神生活的根与基,其生命力、凝聚力强大,不仅在乡村居民团结方面发挥着精神纽带作用,同时也属于无形且持久的文化资源、文化资本之一,更是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影响。

      一、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困境

      (一)文化传承受到挑战

      只有不断地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使其正向推动作用充分发挥。但从现阶段乡村优秀文化的传承情况来看,面临的断档危机十分严峻。第一,村落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所在,但由于城镇化的持续深化,严重破坏了自然村落,甚至造成了逐步消亡的现象。而在无序的开发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一些承载文化的传统民居及宗庙祠堂等,致使传统文化生存土壤由此消失。第二,缺少文化传承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传承主体所在就是农民群体,但在现阶段社会中,大量农村居民已向城市居民转变,其谋生方式也不再以农耕为主,乡村中的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被淡忘[1]。第三,文化的承载客体呈现出逐步消失的状态。传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必然需要以一定客体为依赖,比如民俗风情

      及传统节日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受后继无人和市场缺少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大量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面临着不断消亡的危机。

      (二)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自然的突出特征就是分布相对零散、有着广泛的存在范围等,要想使其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关键所在就是深入挖掘并有效整合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但就当下实际情况来看,资源整合方面的欠缺十分突出。一方面,并未从整体上来整合文化资源,有关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力量发挥的意识、行动缺少。另一方面,存在重复开发同一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现象,这一过程必然会有不必要破坏现象出现,致使文化资源的价值随之降低。最近几年,我国民俗文化的开发,开始如火如茶的开展,而对于一些地区来说,更倾向开发的通常是以成熟民俗文化资源为主,选择性忽视了零星散落的文化资源,此时对于一些未开发的传统文化来说,必然会呈现出逐渐消亡的趋势,而受重复开发影响,也会再次破坏传统文化。

      (三)在应用中创新不足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以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内涵的始终保持为前提,进而实现创新性的应用目的,使此种文化的当代价值显著增强。但在现阶段,乡村传统文化的创新应用方面却并未获取理想效果。从创新方向上来看,部分乡村的创新定位不够明确,开发文化资源时,存在被动开发现象,或对其他村落进行盲目模仿,致使资源的开发存在“千村一貌”的同质化现象,不利于理想社会价值的产生[2]。而从创新形式方面来看,大部分是以原貌展示法为主,特别是在农耕、民俗等文化的创新中,大多是以展览陈列为主要形式,单一化的创新应用方法,自然不具备较强的吸引力。而从文化创新成果的衡量上来看,创新成败通常是以单一化的经济效益为评价指标,并未在其是否与农民切实需求相契合上提高重视度,且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也遭到了忽视。

      二、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分析

      (一)增强文化认同、培养参与群体

      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充当承担者、实践者的就是人。当前,要想使文化的传承、发展危机得到有效的破解,关键所在就是重点关注文化传承人才队伍的积极培养与组建。首先,要将尊重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积极营建起来,要利用公益广告及网络等多样化手段,进一步阐释这种文化的价值所在,使人们对此种文化的情感纽带有效拉紧,保障人们的文化认同逐步增强。其次,遵循多元主体参与原则,就此种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参与主体进行扩大[3]。一方面,要针对本土的人才进行深入挖掘,使“土专家”的作用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要对教师、学生、社会从业者等群体加大吸引力度,使其能够主动的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中积极参与。比如可在学校课堂融入此种传统文化,使熟悉各种文化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实现。最后,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载体,如风俗民情、传统节日等,使此种文化能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的增强。

      (二)整合文化资源、优化生态环境

      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必须要将文化资源查清,继而以文化资源的保护为前提,顺利推进此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第一,大力开展文化遗产的抢救工程,要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就专家学者和民间艺人等进行积极组织,使细致、全面的调查有效开展,将家底摸清,并鉴别、分类调查及整理的结果,进而通过编撰丛书和档案建立、数据库构建等方法,使专门的名录体系有效构建而成。第二,将完善的资源保护机制构建起来,并将保护利用方向、底线等明确好,这个过程一系列有害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建设活动应禁止开展,同时也要在保护和投入上加大力度,通过专项资金的设立,加之濒危资源保护行动的开展,使具有深厚底蕴的传统文化资源得到有效的挽救[4]。第三,在地方政绩考核内容纳入此种文化资源的保护,加之保护责任追究制的建立与实施,使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短视行为、急功近利思维得到有效的抑制,确保文化传承、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有效营造而成。

      (三)做好统筹规划、秉持理念创新

      我国具有丰富多样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所以必须要以整合、保护为前提,实现充分的利用目的,使文化价值、导向作用充分发挥。一方面,应该将具

      有前瞻性的统筹规划工作做好,使一刀切现象积极规避,要与差异性、地域性的文化元素相结合来开展规划工作,若村落具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所坚持的传承和发展原则应以“修旧如旧”为主,使特色优势充分发挥;若乡村并无丰厚文化资源,要从村史村情出发,与自然风光、种植采摘等相结合,就亮点进行搜寻,以此为立足点来进行长期的发展。另一方面,坚持创新,要利用现代化手段,使此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得到丰富,确保传统、现代的对接目标有效实现[5]。在当前,联系越来越紧密的就是传统文化和数字化技术,所以传承、发展乡村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以传统数字技术为前提,比如文字、图片、视频等的保留,继而在交互体验、互动交流等功能的增加上提高关注度,使人们多维感官参与有效强化,借助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现、呈现具有一定隐性特征的乡村传统文化价值。

      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中,极其重要的就是乡村文化的复兴,在缺少文化支撑的情况下,何谈乡村经济的发展、丰富。只有不断的升华农民精神,才能使乡村振兴真正的实现。对此,必须要从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出发,促进农民生活质量的综合、全面提升,使农民精神世界的大一定程度的丰富,确保乡村文化、民生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参考文献:

      [1]王盼盼.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J].农村·农业·农民A,2022(6):60-61.

      [2]张祝平.文化民生视域下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22(2):70-71.

      [3]张宗芳.乡村振兴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5(1):64-69.

      [4]王凤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青年时代,2021,72(12):87-88.

      [5]赵霞.乡村振兴视阈下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路径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2,39(6):98-102.

    推荐访问: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 传承 乡村 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