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文档网 - www.lwzxt.com 2024年05月17日 16:13 星期五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教师怎样看待教学中的理性与现实问题(9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3-05-02 18:00:32

    篇一:教师怎样看待教学中的理性与现实问题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归因及对策研究》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常熟市塔前小学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和意义

      宏观背景:

      21世纪初,新课改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以新的起点纳入了人们的视野。目前,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多个年头,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我们高兴地看到,学校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意识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也在日益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同样,重新审视、质疑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我们发现也有许多的缺失和遗憾,急切需要理性的冲击和碰撞。

      现实背景:

      1、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问题是学生表现不佳的根源

      反思回顾近年的一些公开教学或随堂听课,常会看到学生表现不佳的现状。在学生表现不佳的背后,我们听得最多的是这样的话:“这些学生怎么这么不敢表现、不想表现,真是没办法”;“下课还生龙活虎的,一上课学生就是不肯和老师配合”;“学生不想表现,教师再怎么引导都没有用”……这种埋怨所折射出来的观点令人担忧:我们的教师缺乏自我反省和理性思考的意识,不会剖析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有哪些问题,不会寻找“老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的根本缘由,却把学生推向问题剖析的首席台。当然也有老师能将矛盾指向自己,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分析自己教学行为的问题。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经验引起的行为变化。学生的表现行为及其学习结果与教师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有直接关系。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学生的学习表现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2、对课堂教学行为问题归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省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曾于讲座中谈及“如何看待和维持一年级新生上常识课的纪律问题?”,三种教师有三种不同水准的回答:(1)无能老师总抱怨学生脾性恶劣,实在管不了;(2)无知老师则来个“吆喝”一声吼,惊座全场;(3)知能老师看到学生不守纪律,就告诫自己策略不行,需要明明白白学生的心。

      面对同一个教育问题,不同的教师可以基于自己当前的教育理念对问题形成的原因作出不同级别的解释。由于各位教师文化结构,理念观点不同,所以归因有积极与消极之分。针对无能、无知、知能老师的归因该作怎样的评判呢?我认为知能老师的归因是积极的,因为他没有把“问题”绝对化,而是用持续发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的成因。这种归因能让人发挥最大潜能去解决一个问题,而不是如无能、无知老师那样从抛弃自我和躲避责任的立场分析问题。教学是由“问题”组成的,对一个个问题作出积极归因的过程正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的种种磨炼。

      基于这些思考,我们觉得开展对教师课堂教学“问题行为”归因与对策研究很有必要,也极具现实意义:

      首先,课题研究重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建立相亲相爱的师生关系,才能引导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兴趣,有助于建立和谐、热烈的课堂教学气氛和课堂教学环境,这是取得教学效果的基础性工作,也是重要保证。

      其次,研究本课题,有助于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本课题通过观察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中各种行为习惯、课堂用语等等进行辨析与讨论、归纳,梳理哪些教学行为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有益的作用,哪些是需要矫正的问题行为,从而引导教师规范自身的日常课堂教学行为。

      再次,课题研究从教师的专业发展来看,本课题教师既是研究对象,又是研究者,双重的身份更有利于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既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技巧,又提高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可谓一举数得。

      总而言之,开展本课题的研究能从根本上对当前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加以审视和变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实现课堂教学的完美有效,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因此能得到全面提升。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关于问题行为的研究始于1928年,由英国的威克曼(E.K.Wakeman)率先提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林格伦(H.C.Lindgren)。问题行为一经提出,就受到了西方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关于问题行为的研究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7年4月18日,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上根据摘要匹配1(模糊)对相关文章进行了模糊检索(中文摘要),在1994年至2007年间,检索到含“问题行为”一词的有6843篇;含“教师教学问题行为”的就有866篇。

      在国内外已有研究资料中,根据行为主体的不同对教育中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主要分两大主题:即课堂中的学生“问题行为”研究和课堂中教师“问题行为”的研究。对教师“问题行为”的研究多侧重如下层面:(1)概念及其预防措施的探讨。如马晓春和王统永在《教师问题行为刍议》一文中认为“教师的问题行为是指教师身上出现的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或违反教师职业道德,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不正确的行为。教师必须认清教师问题行为的成因,并采取恰当的措施加以预防控制,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整体状况的探讨。如冯江平在《中小学教师的问题行为及其改进》一文中对中小学教师存在的问题行为进行了界定和分类,分析了这些问题行为对中小学生的危害性及其形成的原因,探讨并提出了对中小学教师的问题行为矫正与改进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3)重要性探讨。如张宝明和张智在《应高度关注教师的问题行为》一文中认为教师的问题行为,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产生的原因,指出教师不能处理好自己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必然会导致教育行为出现偏差,进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

      (4)师德方面的探讨。如徐晓光和王水玉在《改善中小学师德问题行为的思考》一文中指出,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师的师德问题行为愈显突出,分析其成因,应弱化一点“钢性”,激励“内发”力量,关注教师的自我改善和发展,这是当前教师教育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至于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行为”研究,最具代表性的研究者是浙江海洋学院的宋秋前教授和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石鸥。前者在《课堂教学问题问诊与矫治》明确指出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有效性、主体性、创造性和情感性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矫治这些缺陷已经成了当前教学改革的一场攻坚战。他认为应通过分层递进教学、重视自主行为培养、加强教学的情感性设计和情感教学等措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而石鸥则在《教学未必都神圣———试论教学病理学的建构》认为教师习惯于从神圣的教学理念来展开现实的教学系统,然而教学未必都神圣。和人与社会一样,教学也“患病”。教学疾病侵蚀着教学机体,危及着教学的发展和完善。提出我们应该在医学病理学、社会病理学和教育病理学的基础之上,建构一门教学病理学,来研究教学疾病的各种类型,研究教学疾病产生的原因、发展和扩散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如何治疗和预防教学疾病,为保障和促进教学健康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由上观之,课堂教学“问题行为”的已有研究多偏向于教师行为认知及其问题解决的普遍性阐述方面,但是很少涉及深入细微的行动研究和个案研究,有关“教学病理学”的理论成果虽然对教师在观念上形成清晰认识有一定指导作用,但由于实践的复杂性缺乏一定的实质性指导。尤其在目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更是在新、旧理念的冲突中变得不知所措,因此,我们借鉴上述研究成果,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情况,运用课堂观察法和行动研究法等方式,进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归因及对策研究》这个课题,必将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成效方面更具有可操作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研究的目标

      (一)研究的目标

      1、教师层面:

      ·通过对课堂教学洞察分析、发现问题,剖析寻找教学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到改进的有效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通过听课、评课、研讨,培植教师的反思精神,积极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先进教学理念,以指导课堂教学行为。

      ·培养教师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品性。

      2、学校层面:

      ·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缺失的追溯,寻找学校管理层面的根由,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

      ·通过对矫正策略的研究,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先进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通过课题实施,营造浓郁的具有反思精神的教学研究氛围,提高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四、课题的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一)概念界定

      1、教师课堂教学行为

      行为:是指人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的活动。从心理的角度分析,人的行为应该是以意识为中介,以自觉目的为特征的意志活动。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及教学理论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技能方式,它涵盖两个方面:一、是由可观察的、可操作的、可测量的各种外显性的技能表现构成;二是由教师既有的认知结构对知识的理解、对教学情境的把握、对教学行为的选择等认知活动构成的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包括课堂管理行为、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

      课堂管理行为:是为教学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和确保时间的效益。它的决定因素是教师的课堂经验、专业技能、人格素养。

      主要教学行为:直接指向目标和内容的,事先作好准备的行为。它的决定因素是教师培养与培训的质量,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事先准备的程度。

      辅助教学行为:直接指向具体学生和教学情境,面对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临时采取、调整的教学行为。它的决定因素是教师的课堂经验与教师的人格素养、教学机智。

      2、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归因和对策

      教学行为问题是相对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行为而言,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驾驭教学活动而导致教学缺失等问题的各种外部表现。本课题的研究基于教师具备了良好的师德,而以一种积极的态度从事教学活动,并具备良好的教学愿望,在课堂上体罚或变相体罚等过激行为不在研究之列。

      归因就是教师在完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任务之后.对自己或他人教学结果的成败原因、原因关系、原因后果以及后续教学行为抉择倾向的一种“由果溯因”性的认识或回答;是一种动机性认识,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至关重要的教学观念。

      这个含义包含了三层意思。

      首先,认识或回答教师教学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参考国外对教师教学归因的研究,我们认为,我国教师教学成败,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教学能力水平、努力程度、身体状况、心境情绪、教材难度、学生水平、教学条件、运气机遇等。

      进而,认识或回答教学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的复杂性。教学活动中的任何原因的形成,都有它内在的因素或外在的因素,或者内外在因素,如果我们再把这些内外因素结合起来考察,就会发现有些因素是比较稳定的,是可以控制的,有些因素是不稳定的,不可控制的。这样,教学成败原因的形成,就可能涉及到一个维度、两个维度、甚至多个维度,十分复杂。

      最终,认识或回答原因后果以及由此引发出的后续教学行为的抉择倾向。归因理论研究证明,个体对原因后果的认识决定着个体的情感经验、成功期望和后续行为的抉择倾向。换句话说,即认识不同,情感体验就不同,成功期望就不同,后续教学行为抉择倾向就不同。

      本课题研究,我们着眼于目前小学教师课堂上有缺失的教学行为,旨在理性剖析教学行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诊断,对问题进行归因,并提出一系列整改措施,使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真正促进学生学业的发展。

      (二)理论依据

      1、教育政策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叶澜先生主编《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提出了“自我更新”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强调教师将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作为反思对象,并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改进,本身便是“自我更新”的需要,作为学校的校本研究,则是促进教师“自我更新”。

      2、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

      作为一种态度改变理论,费斯廷格认为:当人们的两个认知,即对态度对象的认知和对自己行为的认知不一致时,这种认知上的不协调使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于是有一种要将两种认知协调一致的驱力,迫使个人改变态度,这一理论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意义作了理论的阐述。师生关系是学校中一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学生将对教师的情感泛化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与教师进行信息交流的愿望;师生关系本身就构成一种心理气氛,这种心理气氛影响学生学习时的心情。

      3、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

      赞科夫教学理论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在他看来,所谓一般发展,不仅包括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还要发展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集体主义思想,它包括整个个性。因此,教学必须担负起使学生掌握知识和个性得到发展的双重任务。同时赞科夫还提出了著名的教学五原则,即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和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对于今天的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至少为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拓宽了许多范围。“所谓真正的教育,就是指不仅让儿童完成教师的要求,而且使他们的个性、他们的精神生活得到自然的成长”(赞科夫语)。课堂上,教学要与生活相联系,教师应该按照特定课题的教学要求,同孩子们进行自由的、无拘无束的谈话,容许孩子们把自己从日常生活中得到的个人体会、印象、想法带进课堂中来,使学习过程充满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积极活跃的气氛,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关注并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启发者。

      4、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杜威倡导“从做中学”,他说:“思维起源于疑难”,就是说人在生活中遭逢难题而从事解决,才进行思维,不是为思维而思维和为真理而真理的。这种实用主义认识论应用在教育上,便是“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改造”。

      杜威的这些思想,对我们新课程改革有不少借鉴意义。我们的课堂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师们总是将知识点分解成学生易于回答的问题在课堂上逐步按预设的步骤展示出来,达成所谓的教学效果,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思维参与和进程。学生没有参与到课堂来,难免会有思想不集中的时候,也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新课改活动课程的提出改变了只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专业化的倾向,衡量课程知识的价值,不能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为标准,而只能用儿童成长的标准,因此,必须从以书本知识为中心转到关注儿童全面发展,课程的内容应与学生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相关联,使儿童获得知、情、意、行、手和脑的整体发展。也就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指明了方向。

      5、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新学说的启示

      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新学说对教师课堂行为的改善有重要的启示,皮亚杰认为智慧是从动作开始的,因为只有活动才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最直接的源泉。他指出:凡是儿童自我发现的东西,才能积极地被同化,纳入自己的图示中,引起图式的量的变化,产生深刻的理解。以此“活动”的观点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就意味着让学生多动手动脑,自己去探索外界事物。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和协调来逐步形成、发展和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然而在多数的课堂中,教师往往只是想方设法通过最简单的问答将各种自然现象,事物间的联系及发展趋势“和盘托出”,而不是从事物现象揭示的矛盾出发,创设情景,提供给学生理解知识的感性经验,让学生直接参与揭示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善于发现,长于求异思维,形成发展的原动力,促进其认知的进步。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学生在学校里的主要任务不是发现而是学习,教学过程只是解决学习继承的任务,因而将教学过程单纯的视为学习的过程。忽视了教学过程同发现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鼓励学生进行发现性思维,把学习与发现相结合,学习要以发现为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要在知识、技能、意志品质等各个方面,为学生日后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

      本课题确立本校4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同时他们又是本课题的研究者。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遵循问题解决的研究路线,以“问题—解决”为总体研究思路。首先,深入课堂,观察课堂中的教学行为实践,了解课堂教学行为的现状,发现课堂教学行为中存在的直观问题;其次,针对课堂观察的问题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的看法和解释,并在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寻找课堂教学行为的深层问题,由此找到本研究的现实出发点;然后,对课堂教学行为问题进行多种方法归因,并在对课堂教学作整体思考的前提下,研拟出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应对策略;最后将所拟策略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予以验证,发现后续研究的针对性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研究的基点。

      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以质和量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为指导,并根据各部分的研究目的和内容分别采用课堂观察、访谈、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具体方法。

      课堂观察分为二类:一是教师自我观察。要求教师以课堂教学档案袋形式,对自己的每一节课进行评述;同时要求教师观摩名师课堂教学,包括到名师课堂听课、观看录像资料等,并做好观摩日记。每一个月小组汇报一次,进行讨论与分析,提出解决思路;二是安排教研员、名师随堂听课,做好听课档案,提出问题行为的表现,分析解决思路;

      访谈法主要是对小学名师、特级教师进行访谈,收集相关资料。访谈主题主要是名师的课堂教学提问技巧、与学生交往技巧、表扬与批评艺术等等;

      调查法:主要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的调查。每一年级都选择两个班级,分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关注、学生对教师行为的模式、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目的是研究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能力的相关性;

      个案研究主要是借助于摄像,将不同层次的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摄像,组织教师进行评述。对这些教师要跟踪摄像,时间持续一个学年。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1、组织教师观摩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教学效果相对不理想教师课堂教学,辨析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类型;

      2、分析、研究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成因以及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消极影响;

      3、通过研究,建立若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自我调适的个案,并进行剖析,研究教师自己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教学行为问题的认识,提出矫治的有效策略研究;

      4、研究教师教学行为问题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的研究,进行教师的教学行为对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相关性研究。

      根据实际的需要,我们的研究调整成几个以下3方面的子课题,包括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与学生的教学对话、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以及对自己和学生行为的调控。

      (1)课堂教学呈现行为的问题归因与对策

      课堂教学中的呈现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依据教学内容呈现的载体不同,可以分出语言呈现和声像呈现两大类,语言呈现又可分为言语呈现、非言语呈现。言语呈现主要指口头言语讲述和文字呈现;非言语呈现主要指身势呈现。呈现行为主要用于教师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传递相关信息。分别研究影响这些行为效果的因素和有效对策。

      (2)课堂教学对话行为的问题归因与对策

      课堂教学对话行为主要有两种:问答行为和讨论行为,是师生以语言为中介,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展开的相互交往的行为。我们要通过师生地位关系、师生的行为态度、热情度、信任度这些影响对话行为的因素,分析这两种对话行为中影响问答效果的因素:提问方式、问题难度、学生参与度、问题的回答方式等,寻找有效问答行为的运用策略。

      (3)课堂教学指导行为的问题归因与对策

      课堂教学的指导行为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的指导。它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两类自主实践的指导,即学生的认知实践和活动实践。认知实践主要以课堂阅读和课堂练习为代表,活动实践主要以游戏和合作活动为代表。因此,本研究对课堂教学指导行为的探讨就主要集中于课堂阅读指导、作业练习指导、教学游戏指导和课堂协作活动指导。

      a、课堂阅读指导

      课堂阅读指导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阅读的指导,包括学生的集体朗读、个人默读等阅读形式。阅读是学生课堂学习感知教学材料的基本形式,阅读质量的高低影响学生后续学习中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b、作业练习指导

      作业练习指导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课堂作业练习活动的指导。作业练习是课堂中学生复习和应用所学知识,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能力的重要举措。

      c、教学游戏指导

      教学游戏指导是指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游戏化学习活动的指导。包括教学表演、团队竞赛、生活体验

      如〔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自我感受和体验)等的指导。

      d、课堂协作活动指导

      课堂协作活动指导是指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为完成某一特定任务的相互协作的小组学习活动的指导。与教学游戏不同,课堂协作活动更具任务导向性,因此,教师对课堂协作活动的指导更加注重学生之间协作的任务完成度。

      研究重点是:课堂教学呈现行为的问题归因与对策、课堂教学对话行为的问题归因与对策。

      七、研究过程

      1、理论准备:

      (1)了解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资料,学习教师教学归因理论和方法,了解并掌握归因的方法。

      (2)校园网上建立课题论坛,鼓励教师随时交流学习与研究心得。

      (3)聘请有关教育教学专家为课题组顾问,并邀请来校作有关讲座,专项指导课题研究工作。

      2、实践操作:

      (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由于本课题较大,参与面广,取得成功关键在管理,所以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负责各项工作的展开,研究措施与经费的落实保障。

      (2)撰写《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归因及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方案,请专家进行论证,并规划好各级子课题。

      (3)按照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每位研究成员完成教学科研“六个一”任务,定期组织课题研究反思交流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一次。加大对优秀课题成果的奖励力度,推进子课题研究的深化。

      a、制定课堂行为观察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切实有效的课堂行为观察表。

      b、对各项目进行界定:研究小组在进入观课之前要理解课堂行为观察表,能对各个项目的含义达成共识。

      c、随堂观课:在课题组成员对各个项目的含义达成共识之后,每位成员手持观察表,在随机抽查的课堂现场进行观察。

      d、课后核实分析:课题组成员随机抽取涉及所有课程的随堂课,并对本节课的观察数据进行记录。此外,我们还要对执教老师的教学风格和班级的学生进行全面的研究,其中包括大量调阅资料、对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大量的访谈、座谈以及问卷调查,并作好详细的记录,以便积累第一手资料。

      e、课堂现象观察的结果分析

      课题组成员将听课后记录的《课堂行为观察表》进行汇总,对课堂行为的观察结果进行分析,主要剖析课堂教学问题并归因找对策。

      f、运用策略进行“教学行为问题”的矫治,教师互相进行课堂观察,进行自我调适的个案研究。

      (4)举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归因及对策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汇报,形成中期成果;聘请专家对当前工作进行评价指导、理论和业务讲座,提高全体课题组的理论业务水平,坚持做好下阶段的延续、深入、提高工作效率,实践进入最后阶段。

      3、总结推广

      (1)利用宣传栏、学校科研网等阵地及时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

      (2)利用教研活动交流推广各种好的经验。

      (3)进行课题成果展示汇报活动。

      八、研究的措施、步骤及人员分工

      (一)研究的主要措施

      1、构建课题系统,确立子课题,组建子课题小组,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法规和相关理论,提高认识,形成共识。

      2、制订课题实施计划及各子课题组研究计划,加强过程调控,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3、及时收集信息,注重资料积累,拓宽研究思路。

      4、依靠专家指导,提升理论水平,提升研究质量。

      (二)、研究步骤

      研时间安排

      具体工作

      达到要求

      究步骤

      2008、9~2008、121、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1、收集“新课程背景下题现状调查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

      2、成立课题组,并确定子课2、完成子课题申报,签题研究内容

      订子课题研究承诺书

      启

      3、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师资3、课题组成员掌握学习动培训(组织课堂观察知识讲课堂观察与归因理论的座、编辑归因理论集)基本理论和操作要点

      阶4、修改研究方案

      4、理清研究思路、细化段

      研究步骤

      5、设计课堂观察观察量表

      5、科学、可行

      6、在本校校园网的“教育科6、便于课题的动态管研”网站上建立本课题管理理,以及研究资料的收专栏

      集整理归档

      7、邀请专家进行开题论证

      7、完善研究方案

      2009.1~2010.31、随堂观课,并做好课堂观1、得到课堂观察的有关实验阶段一

      察记录

      材料和数据

      2、通过访谈教师和学生,进2、初步分析教师课堂教行课后核实分析和结果分学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析,获得相关材料

      成因,确立相应的矫治策略

      2010.4~2010.71、运用策略进行课堂教学行1、掌握并使用对策

      实验阶段二

      为问题的矫治,教师互相进行课堂观察

      实2、专家定期指导;组员定期2、完善对策的可操作性

      施交流反思活动;组员完成个阶人教学科研“六个一”任务

      段

      3、部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行3、阶段性小结

      为问题自我调适的个案研究,并做好记录

      2010、8中期检测阶段

      4、中期监控反馈;研究课展4、修改、完善课题研究示

      方案,部署下阶段研究工作

      2010.8~2010.105、根据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5、加强各子课题的实强化阶段

      为问题调适个案进行自我调践,扩大研究成果

      整实践

      2010、11~2010、12全面总结阶段

      1、整理各子课题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

      2、深入分析研究,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性成果

      3、完成总结性材料,检查预期成果的达标率

      4、汇集实验资料,全面总结,接受专家鉴定

      5、示范课展示、论文与结题报告等形成研究成果专集。

      1、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现状及进行研究后改进教学行为的数据及成果表现

      2、形成矫治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问题的基本策略

      5、推广研究成果

      (三)人员分工

      顾

      问:

      课题组长:

      金丽英

      副

      组

      长:

      季宏伟

      课题组具体负责人:

      钱凤玉

      周志明

      课题组子课题负责人:缪金元

      姚敏娥

      沈利娟

      朱良英

      王丽萍等

      课题组其他成员:4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

      九、预期研究成果

      1、小学教师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现状的研究报告及进行研究后改进教学行为的数据、成果表现。

      2、形成矫治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基本策略。

      3、小学教师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自我调适个案集。

      4、阶段性开展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课、汇报课活动,展示高效优质的示范课。编写教师论文集一本;编辑课题活动中的有关图片、音像资料、宣传报道等。

      十、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原塔前小学是有着深厚低蕴的百年老校,有着优良的办学传统和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有着独特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是市教科研先进二星级学校。2005年,原塔前小学和4所完小学实行合并,各方面资得到优化强大,在新的领导班子的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校教科研工作又迈上了新的台阶。

      目前我校教师对教科研工作有着极大的热情,能利用当今的信息平台去完成每个课题的实施研究工作。由课题负责人分工,实行大交流、大合作的科研实验机制。研究队伍由第一线校长、教科研人员、骨干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青年教师组成,全部具有本科学历。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科研素质较高,都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承担过多项省、市级研究课题,有的取得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果。

      实验条件较好,现有教学班级34个,每个年级有5-7个平行班,能满足建立实验班、对照班的要求。

      我校于2003年参加的市级课题研究并顺利结题,次年我校申报的省级课题《新课程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也顺利立项,全校教师认真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课题研究,能精心上好每一节研究课,并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案,对实验班所取得的成绩,及时记录,精心整理,细致分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6年6月该课题顺利结题,专家组听了课题组组长的工作汇报,听了课题组老师开的研究汇报课,观看了课题组每个成员撰写的研究论文和个案纪录,审阅了课题研究报告等材料,非常满意,他们验收后的结论是:1.领导重视,深入课题,既有宏观把握,又有微观指导。2.抓住热点,关心和谐思想与教学质量的整合。3.认识统一,分工明确,步骤细致,方法得当,评价完备,过程规范。4.搞一个课题,带一批队伍,不断反思调整,有效地采用行动研究法,向较高的方向发展。5.形成初步的研究成果,共享思想成为认识上的主流。一致同意结题。

      衡量一个学校的教科研水平的高低,除课题研究的研究水平及教学能力水平外,一个重要的标志是教师撰写和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的水平。为了提升我校广大教职员工发表论文的积极性和水平,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机制,每学期开展一次论文交流大会,对评选出的校级一、二、三等奖的论文进行表彰和奖励,获得一等奖的论文在大会上交流。对每学年在市级以上发表和获奖的论文制定奖励方案,根据不同级别、不同内容予以适当奖励。另每学期由教科室负责开设一次有关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指导讲座。给一些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有困难的老师予以实实在在的指导,使更多的老师能够发表论文,发表有价值的论文。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

      我校有较完善的网络设施和图书馆,可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和各类文献资料,学校领导班子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研究经费我校有专项开支,能得到充分保障。每周划定专门时间作为课题研究时间;定期举行课题组交流活动,小结阶段工作,探讨研究成果,制定后期工作步骤,布置相关任务;定期聘请专家来我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研究时间能得到充分保证。

      十一、围饶本课题我们已开展了以下的前期工作:

      1、文献收集工作

      (1)新课程改革的各种教学理论。

      (2)“教师教学归因法”、“课堂观察知识”等教学理论。

      2、调研工作

      (1)对学校教师课堂行为问题进行了师生两方面的调查问卷。

      (2)课题负责人对知名小学及自己以往的课题研究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借鉴经验,寻找一条更科学有效的校本研究之路。

      3、其他准备工作

      (1)在校园网的“教育科研”网站上建立本课题管理专栏。

      (2)发动教师对照学校子课题申报规定完成子课题申报工作,并签订子课题研究承诺书。

      (3)设计课堂观察量表。

      从已开展的工作来看,有些现象表明本课题的研究是切实可行的。

    篇二:教师怎样看待教学中的理性与现实问题

      

      实习教师教学心得:如何正确地看待学生的犯错现象

      第一篇:实习教师教学心得:如何正确地看待学生的犯错现象

      实习教师教学心得:如何正确地看待学

      生的犯错现象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也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过程和人生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

      ——题记

      转眼间,我来这里顶岗实习已经两个月了。

      两个月不长,两个月也不短。

      两个月,有开心,也有烦恼。

      两个月我已经和这里的孩子们成为了好朋友,两个月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里所有的一切。

      两个月,正是这两个月,我成长了很多,同时,我也在见证着这里的学生们在一点一点的成长。

      说到成长,这历来是个说不完也道不尽的热门话题。

      你有你的成长,他有他的成长,我们都在成长,一起成长着的我们一起品味着岁月带给我们的酸甜苦辣。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如何看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犯错现象。

      我觉得现在初中阶段的孩子存在两种犯错现象:无意犯错和故意犯错。

      所谓无意犯错是指学生因能力和见识不够等原因产生的正确的犯错现象。故意犯错是指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由于逆反心理,故意与老师对着干,通过故意犯错这种幼稚的行为来博取老师和学生的关注度,以寻找自己的存在感。

      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解决学生的犯错行为呢?

      有的老师喜欢批评学生,其实我不赞成这一做法。学生的心理本来就很脆弱,一味地批评学生,只会加重他们的叛逆心理。我认为,学生和老师之间是平等的,师生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但是给予帮助最多的一方还是教师。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从学生阶段过来的,其实,学生现在经历的事以及他们现在的心理大多数是我们过去的一个影子。学生所犯的错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是看我们怎么去认识和处理了,处理好了会让错误成了转变的契机,相反会成为经常犯错的起点。

      卢冀川老师曾经说过的一些话,让我记忆很是深刻。

      不用担心孩子犯错,孩子成长中的体验非常重要,而孩子一次犯错并因此承受的代价取得的教育效果远胜过无数次空洞的说教。如果在犯错后给他帮助,降低消极影响,就再好不过了。从这个角度讲,学校就是允许孩子犯错的地方,学校就是孩子成长的地方。人人都会犯错,作为实习教师,我们一下子从学生转变成了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导师,我们所要完成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让孩子犯的错误可控,对孩子的伤害可控。或许,我们在半年内不能很好的掌握这项技能,我们需要一年、两年,甚至更久更久。但是,这是从事教育事业毕生的任务。正所谓教育教育,教书育人嘛,教书和育人两者皆不可少,但是我认为育人比教书更重要一些,教书的过程就是在潜移默化的育人。虽然我们不能改变一些老师的想法,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力量,保护孩子犯错误的权利,给孩子以安慰,减少孩子的恐惧和焦虑。

      学生毕竟是学生,在老师眼里,学生永远都是一个孩子的存在。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在处理学生犯错的时候、在和学生交谈的时候,要多考虑教师说的话,是否在学生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内。和学生之间构建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更好地接受教师处理事情的方法,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也有助于教师的进步,师生共成长,何乐而不为呢?

      学生的心灵需要极大的关注和爱护,教师的关系和爱护是学生改正错误、不断前进的兴奋剂,教师只有做到了尊重学生,才会换得学生给予教师的相应的尊重。教师必须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一起进步!

      第二篇:如何看待教师体罚学生现象

      如何看待教师体罚学生现象

      一、对于社会上出现的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六条中已明确规定“禁止体罚学生。”但是,还是有少数教师我行我素,照罚不误。这是因为,这些教师太迷信体罚的管理功能,忽视适当的体罚,可以起到警戒作用。但是,体罚既是有伤害性的行为,自然得有个度的要求,还有个动机要求——警戒。在小孩子逐渐长大,逐渐具有理解是非好歹的能力时,说服性的教育和感化性的教育是方向和最终手段,而体罚作为适当的辅助手段而应逐步取消。我个人认为体罚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让学生打扫卫生,做一件有益于班级和同学的事,写检讨等等。体罚最重要是让学生警醒以至于不再犯,而不是发泄老师心中的愤怒和不满。体罚也可以人性化性,不一定是肉体的惩罚,而且体罚学生时不应该带有蔑视、不尊重和残害的成分。

      教师总以为自己在校绝对权威不容冒犯。教师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处罚,是因为学生的行为妨碍了自己预设程序的进行。所谓“双边活动、启发性原则”,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已是空中楼阁。由于教师放宽了处罚的范围,由于教师无力创设使学生轻松自如的环境,所以他们就在课堂内外频频实施体罚,给教育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危害性极大。

      1、难以转变学生不正确的态度。虽然体罚可能达到在特定情境中制止某种行为的目的,却很难转变学生不正确的态度。体罚与变相体罚只能使学生学会逃避体罚,而不是诚心转变态度,改正错误。

      2、难以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杀鸡儆候”式的体罚使学生在行为上谨小慎微,时时、事事消极防卫,害怕教师。这就不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勤奋学习的思想品质,也不利于班集体形成文明、和谐、轻松的氛围。

      3、体罚会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焦虑。这就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反而会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经常体罚会提高学生对体罚的极度反感,学生对体罚反应迟钝,逐渐失去对体罚的敏感。为了达到应有的效果,教师往往又要加重体罚,这样就导致体罚的恶性循环,带来不堪设想的教育后果。

      4、体罚还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使师生产生冲突乃至对抗。这既

      损害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人格魅力,也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

      我个人认为惩罚要有度,教育要有爱,爱要善于欣赏,爱要善于引导,爱还要善于感化,爱同样需要“惩罚”!但要温柔地惩罚,用爱的艺术托起生命的厚重,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师教育的源泉,有

      了爱才有教育的生机。尽管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没有爱的教育却是不成功的教育。

      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特别是在育人方面应该学会艺术的处理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解决。很多时候学生的心理是很敏感的,需要老师细心的呵护。人的一生中都在不断的犯错,在犯错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不足从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所以对于学生的错误老师应该学会宽容和理解,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过来。惩罚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

      体罚也应该从学生的性格和犯错程度入手,每个学生的性格和抗挫能力不同,处理的方式也不一样。就像做衣服一样量身定做才是最合适的。首先,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委,问清原由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处罚学生;然后从他们的性格入手,用适合他们性格的方法去教育他们,不能光用打人和体罚,这样不仅违法,而且会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伤害,也降低了老师的人格。体罚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了严重影响。

      二、怎样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

      事实上,教育学生只用体罚和变相体罚的老师,也就是“不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老师,学生心里只有憎恨。作为教师应有一种奉献精神,在工作中,我认为应该采用以下措施:

      1、“软方法”处理。体罚必然引起更严重的师生冲突,自己生气不说,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不妨使用试用“软方法”处理。面对学生故意的对抗行为,不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以宣泄心中的不满情绪,以显示老师的权威,而是调整消极情绪,运用教育机智,不仅避免了师生冲突,融洽了师生关系,带使学生主动承认错误,并发展了

      学生的特长,真可谓一举多得。

      2、表扬式教育。教师在学生违规时,应采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方法,使学生心服口服,而不是一味地去体罚学生,收到较好的效果。

      3、即兴教育。即兴教育,即把学生错误的行为引导到正确的轨迹。例如有位班主任在下课时发现几个同学把扫帚当作棍转,他走上去不予批评,而是说:“你们连下课都为班级做好事,打扫班级卫生,真是难能可贵。我相信你们的扫地水平一定不错吧,今天放学后,你们再为班级做一次好事,怎么样?”这几位同学高兴地接受了教师的处罚,同时,也领悟到拿扫帚玩是错的,而打扫卫生是对的。

      实践证明,每个同学都会犯错误,但希望老师用科学的手段来教育学生,只要方法得当,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有用之材。

      如何看待学生的错误

      每次作业总是能发现或多或少的错误,作为低段的任课老师,该怎么办?静下心来面对这些错误,发现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总会犯些错误,但学生犯点错误不足为奇,关键是我们做教师的如何对待那些犯错误的学生。当学生有不正确的言行或不良习惯时,老师不能熟视无睹,更不能听之任之,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和教育。在我们的周围,经常有一些教师不能正确地对待犯错误的学生,非打既骂,对于学生为何犯了错误,不闻不问,只是一个尽的责备学生,结果是教师出了气,学生不服气,这样的批评往往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有的老师对犯错误学生非打即骂,有的老师则是放任不管,这些方法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方法。打骂是不尊重孩子人格的做法,会严重挫伤学生改正错误的积极性;而放任不管只会使孩子越来越放肆,行为越来越不受控制。

      批评作为一种常用的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微妙的教育艺术,作为教师要善用批评、少用批评、要用正确批评过我们高明的批评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育效果,让每名学生的童年记忆少一些批评的阴云,多一些表扬的阳光吧。

      第三篇:如何看待学生穿名牌现象

      议中学生的名牌消费现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不断完善,消费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目前中学生人数高达7300万,中学生是多梦时节,是求美求新的狂热年龄,是对流行时尚反应最为敏感也最为剧烈的群体。因此,中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中学生的消费状况也越来越受社会关注,但在中学生消费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中学生追求名牌消费的不良倾向,应引起中学生朋友和家长们和社会的重视。

      眨眼一看,现在学校学生身上到处都是名牌服饰醒目的标志,从头到脚,什么安踏、特步、李宁、森马、德尔惠、贵人鸟、耐克等??

      有调查结果显示,关注名牌的中学生远高于23%的比例。对名牌“十分关注”的学生有15%;“一般关注”的有47%,选择所购物品时,约五分之一的同学追赶时尚;四分之一的同学较重品牌。调查表明,在实际购买行为中,热衷于追求名牌的中学生并不是很多。有23%的学生做了肯定的回答。这个比例不算低,但这个数据并不表明另外77%的学生拒绝名牌,并且中学生对日常消费品的识别度很高。50%以上的学生对名牌很敏感,并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通过有限的信息接受渠道,行程了较强的品牌识别能力。

      仔细分析学生热衷于名牌的原因:

      攀比。攀比心理通常是以“自我”和“虚荣”为基础的,追求的是“别人有的我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以显示我和你有“公平”的待遇,甚至我要好过你,以此来获得心理满足。当然,攀比心理隐含着孩子的竞争意识,只不过这种竞争用错地方罢了。

      自卑。自己感觉不如别人,自卑的表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总觉得别人穿名牌,用名牌时,而自己没有,就产生自卑心理,而深层的理解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这其实也是一种学习和生活目的不明确而导致的后果。

      妒嫉。通过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态。当看到与自己在一起的同学穿名牌,用名牌时,便产生嫉妒心理。

      适应环境。记得前不久电视上有一期关于讨论中学生的名牌消费的节目,其中嘉宾中几位家长表示省吃俭用,也要尽量满足孩子的名牌消费要求。说这不是溺爱孩子,而是为了让孩子融入周围环境,融入集体,因为周围同学都或多或少穿名牌,惟独你的孩子没有,反而显得另类,会被其他同学看不起和排斥。长期被同学疏远的孩子不能融入同学圈子里,没有好朋友,会很孤独,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因此满足孩子的名牌消费要求,也是迫不得已。

      怎样看待这一

      现象呢?我认为崇尚名牌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之一,名牌质地优良,代表时尚。换句话说,中学生崇尚名牌是崇尚现代精神,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现代人,尽管可能伴随一些攀比的虚荣心理,追求现代的主旨却是不变的。

      但学生该不该穿名牌?又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名牌对待时尚?我的态度是:在名牌面前既不趋之若骛,又不视为洪水猛兽惟恐避之不及。名牌的优势有目共睹,在名牌面前怦然心动是正常心理,但名牌往往价格不菲,作为学生,我们应树立一个理性消费的观念,因为我们学生是纯属消费的一个群体,没有经济独立的能力,衣食住行完全依赖于父母。如果失去理性盲目崇拜名牌,非得名牌加身,紧追时尚,那就是拿父母的钱摆阔,这是一种没有责任感的表现,是一种叫虚荣的心理在作祟。贫富差距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客观存在的,是否选择名牌应量力而行,如果随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我们的良心会不安的。家境不富裕的学生更不能在名牌面前动摇,要用一颗平常心看待名牌,只要自己穿着不邋遢,整洁、大方就行,保持朴素、纯洁的本色也是一种让人心动的美丽。

      当今世界,许多取得重大成就的人穿着并不时尚,世界巨富李嘉诚为中国的慈善事业慷慨解囊,但自己穿着扑素,很少买新衣服,更别说名牌了。可他照样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尊敬。还有世界闻名的那些科学家,没有一个是穿名牌穿出名的吧?

      一个品牌之所以成为名牌,是因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上去了,消费一些名牌产品,提高生活质量也在情理之中。当然,如果中学生在学习阶段为了

      名牌而形成攀比之风,影响学习,这是不可取的。攀比名牌的问题不在于名牌产品本身,而在于中学生的心理。我想即便是没有这些名

      牌,有的人也会用别的消费方式来进行攀比。所以,我认为:要改变如今中学生名牌消费中的一些不良现象,还是应该从思想素质教育入手,应从反思和改进消费教育做起。而非单一的排斥名牌产品。我们反对攀比,但不反对名牌。

      第四篇: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教学设计

      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问题研究

      如何看待农民工?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运用人口迁移、人口容量等相关知识结合城市化的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农民工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图文素材让学生充分理解“民工潮”现象和农民工的现状,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深入讨论农民工现象对城市发展和人口发展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大量图文素材让学生了解农民工的发展现状和困境,以更宽容更理性更尊重的态度对待这一批特殊的城市建设群体,共建和谐社会。2学情分析

      学生能够体会到农民工现象对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活的各种影响,但是对这一现象的发生和发展缺乏理性的认识,对众多农民工抱持着批判和漠视的态度,急需科学理性的引导。3重点难点

      1、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原因

      2、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农民工现状及存在的的问题

      4、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与途径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问题

      【展示农民工现象的图片,教师讲述】:春节前后,一个最引人注意的新闻就是关于农民工的,每年几乎一致的现象是,那些的数以千万计的面孔,拥挤在狭窄的火车车厢里,在年关来临时如候鸟般飞回故乡,而在每年的新春,又有更多的渴望而迷茫的面孔,从农村涌向城市,从而形成了一股民工潮。“农民工”是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课题,对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有其积极的一面,又有其负面的一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的探讨这一课题。活动2【活动】

      一、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原因

      【教师讲述】一提到农民工,很多人的脑海就会条件反射地出现一个场景:建筑工地的工人,街头提着刷子等零活,家庭保姆,饭店服务员,摆摊设点的小贩,走门串户的修理工,蹬着三轮送货送水,搬家公司的搬运工等等。“全是些报酬少、劳动强度大、社会声望低、城市人不愿意干的活儿,很少有人到公司白领阶层去寻找民工的存在。”

      【学生分析】虽然在城市中要承受歧视和磨难,他们为什么还要告别家乡来到城市呢?农民工进城打工的动机与原因又是什么?

      活动3【讲授】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原因

      【老师讲授,同步归纳】3月6日,《郑州晚报》独家责任记者在郑州市江山书香名邸的施工工地上采访了10来位休息的民工,从与他们的交流中梳理出了他们进城打工的目的。

      “出来打工就是为了生活、挣钱、养家糊口。”来自开封杞县的搅拌工孙某说,在农村里只有种地谋生,现在地也不多了,也挣不了多少钱,但是花销却非常大,修房子、娶媳妇和供孩子上学的费用翻了好几倍了!受访的绝大部分民工和孙的观点都是一致。

      “在农村,我们被看成是城里回来的,成了城里人,在城市,我们是土包子,是地道的农民。”22岁的小钱谈起来城市的原因,归结为喜欢城市的生活,他对城市的理解几乎全部是从电视上获得的,感觉比在农村的生活“好玩的地方和花样都多。”

      还有一个理由是想通过在城市打工获得经济独立和未来的定位。从商丘农村出来的小李只有18岁,他告诉记者,由于家里穷没能上成学,他也不想一辈子呆在农村,就想出来打工,攒点钱然后学门技术,将来可以糊口。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各地掀起“民工潮”。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目前离家外出打工3个月以上的农民已达

      1.4亿人,其规模比日本总人口还多一千万,而且今后还将继续增加。规模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已成为了中国社会不可忽视的课题。【同步板书】

      1、挣钱、养家糊口

      2、向往城市生活

      3、获得经济独立和未来的定位

      活动4【活动】

      二、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教师展示材料】: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对我国城乡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亿万农民进入城市就业,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也为城市发展和方便城市居民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打工经济已成为农民增加现金收入的主要途径,是对改变中西部地区落后状况的有力支持。据统计,2002年9400万外出打工农民一年的工资收入高达5500亿元,四川、安徽、江西等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的农民外出打工总收入相当或超过全省财政收入。农民进城既为农村带回了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理念、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又为家乡脱贫致富和实现农村城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亿万农民工已成为推进城乡统筹的主力军。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材料小组谈论整理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哪些?

      【同步板书】

      1、缓解农村就业压力

      2、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方便做出了重要贡献

      3、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为农村带回先进技术及经验

      4、推进农村城镇化,缩小城乡差异

      活动5【活动】

      三、农民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伴随超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由于认识及相关政策措施严重滞后,农民工领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小组活动】下面,请各小组将收集到的资料展示出来,并归纳农民工现存的问题有哪些?

      【教师同步板书】

      1、生活工作条件差

      2、权益屡受侵犯,社会保障缺位

      3、教育培训滞后,子女求学无门

      4、受社会歧视,城市治安堪忧

      【教师补充】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可以做以下适当的补充。

      在2005年1月份的某一天,深圳某报纸出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名称:“砍手党”。顾名思义,就是砍手的党徒。某人正打着手机,不想却连手机带手一起被砍下。据报道,这个真的砍了人家手臂的恶煞叫许国亮,才18岁,他和19名成员组成了一个抢劫团伙,其中年龄最大的20岁,最小的仅17岁。他们专门采用砍手、砍脚等残忍手段,一年内先后做下25宗劫案,砍伤路人12名,抢劫了大量手机、手提包和现金。据称,在深圳“以此为业”的劫匪远不止这十来人,竟有百十人之多。这些党匪,聚众害人,竟然全是同乡,都来自广西天等县上映乡温江村,被称为“上映帮”。

      又据媒体报,这上映乡温江村并非“水泊梁山”,更少地痞流氓,并非成就“砍手党”的温床。它距中越边境仅30余公里,虽偏僻贫穷,却是温良之地。温江村2004年未曾发生一宗刑事案,上映乡在2004年的刑事案才有十宗之多,就连那个天等县也是广西连年的社会综合治理模范县。如此说来,乡下的老实青年,一到城市怎么就眨眼成了见钱眼开的悍匪,成了热衷血腥的恶魔?

      有三个方面有待深思。一是,生存压力。农民工进城,面临的第一个压力,就是生存压力。据报道,“砍手党”成员都是出身贫寒,才进城打工。但是,城市的生存压力并不比乡村少。打工不仅要学历,还要吃尽苦头,一个月下来也不过百十元工资。生存压力,导致道德底线崩溃,最终还是贫穷生乱。二是,教育不够。这些打工者往往生于乡野,读书不多,本身生存技能知之甚少,但是年轻人总有不满足于现状,对自己自视甚高。及至到了城市,城市的生存竞争远高于农村,自然很难获得满意的职业;他们或许在乡下曾受过淳朴的道德教育,此时,面临城市严峻的生存竞争,这些道德观念早已溃不成军,烟消云散。因此才有人多年有家不回,无面见父老,只在城市里如禽兽一般,靠掠劫伤人而生。三是,心理落差。生存艰难,道德崩溃,就很难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了。再加上城市财富相对集中,难免看

      了眼红。

      如何使外来人口融入当地社会的工作及生活圈,使其安居乐业,始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最近十几年,我国虽然在推动农村劳动力流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据专家对农民工的追踪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面临的诸如生产生活环境差、择业差别待遇、权益屡受侵犯、负担不断加重、社会保障缺位、教育培训滞后、子女就学无门、受社会歧视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广大农民工实质上已成为城市社会中最辛劳、地位最低的弱势群体。据估算,仅2002年拖欠农民工血汗钱的总额高达1000亿元以上,如加上历年拖欠,总额将达几千亿元。部分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偏见乃至歧视性行为,加上一些用工单位虐待农民工现象,不仅引发了相互的感情对立,也激发了一些农民工的逆反心理,由此产生的非理智行为,给城市治安及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活动6【活动】

      四、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与途径

      【合作探究】农民工的生存生态严重恶化,不仅对农民工团体而言令人失望和愤怒,对整个社会发展也是不可忽视的毒瘤,它将激化社会矛盾,阻碍社会发展,急待我们去解决,请大家小组谈论:如何解决名民工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知识梳理】

      1、提高认识,重视农民共安置问题

      2、关爱农民工,维护农民工的权益

      3、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和再教育

      4、加大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问题研究

      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问题研究

      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问题

      【展示农民工现象的图片,教师讲述】:春节前后,一个最引人注意的新闻就是关于农民工的,每年几乎一致的现象是,那些的数以千万计的面孔,拥挤在狭窄的火车车厢里,在年关来临时如候鸟般飞回故乡,而

      在每年的新春,又有更多的渴望而迷茫的面孔,从农村涌向城市,从而形成了一股民工潮。“农民工”是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课题,对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有其积极的一面,又有其负面的一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的探讨这一课题。活动2【活动】

      一、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原因

      【教师讲述】一提到农民工,很多人的脑海就会条件反射地出现一个场景:建筑工地的工人,街头提着刷子等零活,家庭保姆,饭店服务员,摆摊设点的小贩,走门串户的修理工,蹬着三轮送货送水,搬家公司的搬运工等等。“全是些报酬少、劳动强度大、社会声望低、城市人不愿意干的活儿,很少有人到公司白领阶层去寻找民工的存在。”

      【学生分析】虽然在城市中要承受歧视和磨难,他们为什么还要告别家乡来到城市呢?农民工进城打工的动机与原因又是什么?

      活动3【讲授】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原因

      【老师讲授,同步归纳】3月6日,《郑州晚报》独家责任记者在郑州市江山书香名邸的施工工地上采访了10来位休息的民工,从与他们的交流中梳理出了他们进城打工的目的。

      “出来打工就是为了生活、挣钱、养家糊口。”来自开封杞县的搅拌工孙某说,在农村里只有种地谋生,现在地也不多了,也挣不了多少钱,但是花销却非常大,修房子、娶媳妇和供孩子上学的费用翻了好几倍了!受访的绝大部分民工和孙的观点都是一致。

      “在农村,我们被看成是城里回来的,成了城里人,在城市,我们是土包子,是地道的农民。”22岁的小钱谈起来城市的原因,归结为喜欢城市的生活,他对城市的理解几乎全部是从电视上获得的,感觉比在农村的生活“好玩的地方和花样都多。”

      还有一个理由是想通过在城市打工获得经济独立和未来的定位。从商丘农村出来的小李只有18岁,他告诉记者,由于家里穷没能上成学,他也不想一辈子呆在农村,就想出来打工,攒点钱然后学门技术,将来可以糊口。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各地掀起“民工潮”。大量农村

      富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目前离家外出打工3个月以上的农民已达1.4亿人,其规模比日本总人口还多一千万,而且今后还将继续增加。规模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已成为了中国社会不可忽视的课题。【同步板书】

      1、挣钱、养家糊口

      2、向往城市生活

      3、获得经济独立和未来的定位

      活动4【活动】

      二、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教师展示材料】: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对我国城乡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亿万农民进入城市就业,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也为城市发展和方便城市居民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打工经济已成为农民增加现金收入的主要途径,是对改变中西部地区落后状况的有力支持。据统计,2002年9400万外出打工农民一年的工资收入高达5500亿元,四川、安徽、江西等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的农民外出打工总收入相当或超过全省财政收入。农民进城既为农村带回了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理念、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又为家乡脱贫致富和实现农村城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亿万农民工已成为推进城乡统筹的主力军。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材料小组谈论整理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哪些?

      【同步板书】

      1、缓解农村就业压力

      2、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方便做出了重要贡献

      3、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为农村带回先进技术及经验

      4、推进农村城镇化,缩小城乡差异

      活动5【活动】

      三、农民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伴随超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由于认识及相关政策措施严重滞后,农民工领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小组活动】下面,请各小组将收集到的资料展示出来,并归纳农民工现存的问题有哪些?

      【教师同步板书】

      1、生活工作条件差

      2、权益屡受侵犯,社会保障缺位

      3、教育培训滞后,子女求学无门

      4、受社会歧视,城市治安堪忧

      【教师补充】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可以做以下适当的补充。

      在2005年1月份的某一天,深圳某报纸出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名称:“砍手党”。顾名思义,就是砍手的党徒。某人正打着手机,不想却连手机带手一起被砍下。据报道,这个真的砍了人家手臂的恶煞叫许国亮,才18岁,他和19名成员组成了一个抢劫团伙,其中年龄最大的20岁,最小的仅17岁。他们专门采用砍手、砍脚等残忍手段,一年内先后做下25宗劫案,砍伤路人12名,抢劫了大量手机、手提包和现金。据称,在深圳“以此为业”的劫匪远不止这十来人,竟有百十人之多。这些党匪,聚众害人,竟然全是同乡,都来自广西天等县上映乡温江村,被称为“上映帮”。

      又据媒体报,这上映乡温江村并非“水泊梁山”,更少地痞流氓,并非成就“砍手党”的温床。它距中越边境仅30余公里,虽偏僻贫穷,却是温良之地。温江村2004年未曾发生一宗刑事案,上映乡在2004年的刑事案才有十宗之多,就连那个天等县也是广西连年的社会综合治理模范县。如此说来,乡下的老实青年,一到城市怎么就眨眼成了见钱眼开的悍匪,成了热衷血腥的恶魔?

      有三个方面有待深思。一是,生存压力。农民工进城,面临的第一个压力,就是生存压力。据报道,“砍手党”成员都是出身贫寒,才进城打工。但是,城市的生存压力并不比乡村少。打工不仅要学历,还要吃尽苦头,一个月下来也不过百十元工资。生存压力,导致道德底线崩溃,最终还是贫穷生乱。二是,教育不够。这些打工者往往生于乡野,读书不多,本身生存技能知之甚少,但是年轻人总有不满足于现状,对自己自视甚高。及至到了城市,城市的生存竞争远高于农村,自然很难获得满意的职业;他们或许在乡下曾受过淳朴的道德教育,此时,面临城市严峻的生存竞争,这些道德观念早已溃不成军,烟消云散。因此才有人多年有家不回,无面见父老,只在城市里如禽兽一般,靠掠劫伤人而生。三是,心理落差。生存艰难,道德崩溃,就很难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了。再加上城市财富相对集中,难免看了眼红。

      如何使外来人口融入当地社会的工作及生活圈,使其安居乐业,始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最近十几年,我国虽然在推动农村劳动力流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据专家对农民工的追踪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面临的诸如生产生活环境差、择业差别待遇、权益屡受侵犯、负担不断加重、社会保障缺位、教育培训滞后、子女就学无门、受社会歧视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广大农民工实质上已成为城市社会中最辛劳、地位最低的弱势群体。据估算,仅2002年拖欠农民工血汗钱的总额高达1000亿元以上,如加上历年拖欠,总额将达几千亿元。部分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偏见乃至歧视性行为,加上一些用工单位虐待农民工现象,不仅引发了相互的感情对立,也激发了一些农民工的逆反心理,由此产生的非理智行为,给城市治安及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活动6【活动】

      四、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与途径

      【合作探究】农民工的生存生态严重恶化,不仅对农民工团体而言令人失望和愤怒,对整个社会发展也是不可忽视的毒瘤,它将激化社会矛盾,阻碍社会发展,急待我们去解决,请大家小组谈论:如何解决名民工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知识梳理】

      1、提高认识,重视农民共安置问题

      2、关爱农民工,维护农民工的权益

      3、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和再教育

      4、加大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第五篇:如何看待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如何看待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如何看待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体罚,是教师对学生肉体实施惩罚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行为,如殴打、罚站、超过身体极限的运动等行为。变相体罚,是指采取其它间接手段,对学生肉体和精神实施惩戒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行为,如劳动惩罚、抄过量作业、讽刺挖苦、谩骂、等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

      务教育法》第十六条中已明确规定“禁止体罚学生。”但是,还是有少数教师我行我素,照罚不误。这是因为,这些教师太迷信体罚的管理功能,忽视体罚给学生的身心带来了严重影响。

      一、常见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

      1、殴打。教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处罚方式。如果说谩骂、侮辱不足以体现教师地位优越的话,那么对学生打耳光,就表现出教师地位的至高无上了。本以为打耳光是处罚调皮学生最安全的课堂控制方法,但是不仅不会达到预期效果,还会招致社会的谴责和学校的处分。

      2、罚站。相对而言,罚站是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体罚方式。从学生习以为常的表情来看,罚站绝不是一种偶然现象。有教师认为:我既不打学生耳光,又不拉学生头发,更不殴打学生,罚站学生,根本不算体罚。同时,罚站也很少招致社会、学校、家长批评,学生又承受得了。因而,只要是学生违规就随时可以让他罚站。甚至有些教师把罚站这一招称之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频频使用,屡屡得手。其实罚站这种教育方法的效果甚微。

      3、羞辱。有好大一部分教师,不顾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任意地训斥、辱骂、讽刺、挖苦和嘲笑学生。这样的差辱必然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因痛苦而失望,而变得灰心丧气,学习成为没有兴趣的活动。他们千方百计躲避这样的教师,远离学校甚至离家出走。

      4、威胁。一些教师经常威胁、恐吓学生。比如说什么,“你这辈子也改不了!”“以后再做错题就不要你了!”“把家长叫过来!”这种威胁表面上学生感到无所谓,内心却是非常痛苦的,势必会造成学生各种反抗心理的产生,给学校教育带来负面的影响。

      二、体罚与变相体罚的危害性

      教师总以为自己在校绝对权威不容冒犯。教师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处罚,是因为学生的行为妨碍了自己预设程序的进行。所谓“双边活动、启发性原则”,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已是空中楼阁。由于教师放宽了处罚的范围,由于教师无力创设使学生轻松自如的环境,所以他们就在课堂内外频频实施体罚,给教育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危害

      性极大。

      1、难以转变学生不正确的态度。虽然体罚可能达到在特定情境中制止某种行为的目的,却很难转变学生不正确的态度。体罚与变相体罚只能使学生学会逃避体罚,而不是诚心转变态度,改正错误。

      2、难以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杀鸡儆候”式的体罚使学生在行为上谨小慎微,时时、事事消极防卫,害怕教师。这就不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勤奋学习的思想品质,也不利于班集体形成文明、和谐、轻松的氛围。

      3、体罚与变相体罚会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焦虑。这就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反而会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经常体罚会提高学生对体罚的极度反感,学生对体罚反应迟钝,逐渐失去对体罚的敏感。为了达到应有的效果,教师往往又要加重体罚,这样就导致体罚的恶性循环,带来不堪设想的教育后果。

      4、体罚还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使师生产生冲突乃至对抗。这既损害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人格魅力,也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

      三、教师应该实施有效的教育

      事实上,教育学生只用体罚和变相体罚的老师,也就是“不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老师,学生心里只有憎恨。作为教师应有一种奉献精神,在工作中,我认为应该采用以下措施:

      1、“软方法”处理。体罚必然引起更严重的师生冲突,自己生气不说,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不妨使用试用“软方法”处理。面对学生故意的对抗行为,不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以宣泄心中的不满情绪,以显示老师的权威,而是调整消极情绪,运用教育机智,不仅避免了师生冲突,融洽了师生关系,带使学生主动承认错误,并发展了学生的特长,真可谓一举多得。

      2、表扬式教育。教师在学生违规时,应采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方法,使学生心服口服,而不是一味地去体罚学生,收到较好的效果。

      3、即兴教育。即兴教育,即把学生错误的行为引导到正确的轨迹。例如有位班主任在下课时发现几个同学把扫帚当作棍转,他走上去不予批评,而是说:“你们连下课都为班级做好事,打扫班级卫生,真是难能可贵。我相信你们的扫地水平一定不错吧,今天放学后,你们再为班级做一次好事,怎么样?”这几位同学高兴地接受了教师的处罚,同时,也领悟到拿扫帚玩是错的,而打扫卫生是对的。

      实践证明,每个同学都会犯错误,但希望老师用科学的手段来教育学生,只要方法得当,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有用之材。

    篇三:教师怎样看待教学中的理性与现实问题

      

      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理性思考

      摘要:教师个人教学哲学对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其中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忽视,如教师对个人教学哲学的理解和实施的困难以及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本身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理性思考,重新建构教师个人教学哲学,主要途径有加强理论学习、参加教学实践和理论创新等来实现。

      关键词:教师;教学哲学;理性

      一、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内涵

      哲学就是世界观,是人们对于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认识的总的看法。如冯友兰所说,“至于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1]教学哲学是关于教学的哲学,即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哲学,“教学是以哲学为基础的,教学目的、教材、教法、都是来自哲学的”。[2]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是教师个人对自己教学“这一复杂现象和专业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能够持续指导和影响教学实践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是教师系统化的教学理念的总和”[3];是“教师基于自己的教学实验上逐步形成的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方法反思、批判和建构的能力与意识”[4];是“教师对自己课程教学生活中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现象以及体系背后的核心构建、理论基础等整体关系的认识与理解”[5];是“教师个人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对教学过程、内容和方法的反思、批判和建构的意识与能力”[6];是“教师在复杂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长期积累形成的独具个性的、系统的、内隐的、根深蒂固的有关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等一系列观念的系统化梳理和凝结”[7]。综上所述,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是教师对教学这一复杂的活动的反思的思想,这一思想包括教师对教学本体的思考,也包括对教学价值,教学方法,教

      学实践的思考,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一种稳定,持续的,内在的和系统的意义建构,对教师教学的理论探索和教师教学的实践活动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教师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合理性的,科学性的和实践性的整合。

      二、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理论基础

      (一)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价值论

      教师对教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教学对学生有价值。因为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毫无疑问,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师教学的价值追求和体现,教师应该有着明确的价值判断标准,“是智力方面的还是道德方面的,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并且这些价值主要通过什么方式体现在学生身上,是行为上的,还是情感、道德上的,抑或是考试与选拔的结果”[8]。第二是教学对教师本身有价值的。教师的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一项单一的活动,他是与学生互动的活动,如果教师只是零乱,不科学的,不系统的进行教学,把教学仅仅当着一项任务,一项职业,那么他的教学活动一定是枯燥,没有生机的,当然是毫无价值的。因此,教师只有把教学看着是有生命意义,有社会责任,是一项愉快和快乐的事业来对待,那么他的教学一定是富有活力的,当然也是有价值的教学。因此,从社会角度来看,教师要对学生负责,使学生成才。从个人角度来看,教学要有利于教师个人身心健康,使教师从教学得到快乐。由此,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是建立在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基础上的,教学是成了教师实现他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纽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对学生发展的意义,还要关注教学对教师个人发展的意义,教学成了教师追求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的永久无止境的过程”[9]。

      (二)教师个人哲学的认识论

      教师对教学的认识,体现教师对教学的责任和价值。传统的教学,教师是知识的“传话筒”或者教师是知识的“容器”,教师缺乏对知识的认识,对知识本身的建构,使学生最终也成为了知识的“容器”,没有让学生发现知识的力量和价值,“这极大的简化了知识过程与教学目的内涵,削弱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忽略了教师教学智慧的‘在场’,也导致了教师对自身教学智慧的蒙蔽”[10]。因此,教师要“了解和把握知识的一般意义,要能够回答‘对知识我们如何做出选择’,‘我们如何做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判断’、‘认识何以发生’、‘我们何以知道我们认识着’等基本问题”[11]。教师必须对教育知识与教育智慧进行不断的批判、选择、思考、关注、理解和选择,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成长和实现自身价值。教学不是一个“常”的问题,而是一个“变”与“常”的结合问题。“所谓‘变’,是指的是不拘成见,否定权威,对传统教育不满;‘常’,指的是那些坚持文化价值的经常性与客观性,主张维护历代相传的文化遗产,使其在学校课程中有其确定不移的地位。”[12]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明确教学意义,掌握教学规律,发现教学智慧,这样教师对知识的传递才富有意义。

      (三)教师个人的教学哲学的方法论

      “教师的方法论是教师认识教育世界和开展教学的理性途径。”[13]他是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重要部分之一。教师对教学的掌握,是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运用,按照教学规律进行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包括其他哲学方法的熏陶,主要是对其他哲学方法的认可与接纳。同时,也包括自身教学实践获得的方法。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和专研教学,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以哲学的思维来指导教学,这样教师才能合理的去解释和发现教学问

      题。“教师的方法论决定着教师对具体方法的选择与运用。”[14]然后具体的方法关系着教师对具体教学问题的解决和学生智力的发展,当教师面对复杂的教学情境时,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做到教学方法、过程和目的一致,“教有法,教无定法”。好的教学方法,不仅是理论上的,在实践上也应该是科学的,可行的。“好的教学方法总是发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的,通过教师对教学情境的敏锐感知与准确把握而表现出来。”[15]

      三、教师个人教学哲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个人教学哲学在理解上的困难

      根据索尔蒂斯关于教育哲学的分类以及陈晓端老师对教学哲学的分类,我将教师个人教学哲学也相应分为三种基本的类型:理论的教师个人教学哲学(作为学科教学、课程和教学研究领域存在的)、教师群体的教学哲学(作为教师信念存在的)和教师个人教学哲学(作为教师个性化教学观念系统而存在的)。不管怎样,教师的个人教学哲学似乎不太理想,人们无法把理论的教师个人教学哲学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教学哲学,教师只能在自己的教学场中观看那高高在上的教学哲学。“面对这样的‘高阁’的哲学,教师的教学世界是条理不清的混乱与迷惑,或是浅薄与狂妄。教师的个人教学哲学与哲学家的专业哲学失去了平等的对话的可能性。”[16]这就使得老师在看待自己教学哲学上理解不够,容易出现虚假,不真实的自我评判,造成教学空洞,学生学而无华。

      (二)教师个人教学哲学在实践上的困难

      教师个人对教学哲学的认识受到教师群体的影响和制约,如校长,教导主任,学校老教师等他们对教师个人教学哲学都有约束。“在日常教学活动,大多数教师都是教学实践中的执行者角色,被限制在公共教学目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的约束中,缺乏都教学本质、教学目的、师生关系、教学内容与意义等的深层认识”[17],以至于教师对教学的研究只停留在现象的认识,当“教师临视当前瞬息万变的教育改革时,只会莽撞地趋向‘理想’的奔窜,向所谓的‘愿景’无奈臣服;或只退却地回归‘现实’的算计,向所谓的‘政策’无动于衷”[18]。反之,如果教师能设身处地的从实际出发,勤勤恳恳以教学促教学,在教学中发现教学,那么真正的教学将离之不远,“教师应有的‘哲学版的心平气和’,方能真正获得教学的价值和意义”[19]。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缺失,关键在教师个人,因为“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由于缺乏哲学思维能力,对哲学的内容认识不够,认为教师个人教学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与他们无关,因此,当他们“面对这复杂关系,大多数教师通常并不专注于对所做的一切进行哲学思考,而在于做得是否认真”[20]。

      (三)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本身内在结构的脱节

      “教学活动是‘形而上’的教学价值与‘形而下’的教学事实的结合。任何教学事实的背后,或支撑起教学事实的,都是教学价值中的人的价值选择”[21]。然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只是机械的进行教学事实的训练,对教学价值的层面问题,有的是避而不谈,或者是无从入手,只能远远的望着。最终造成了教师个人教学哲学在层次上的脱节,在内容上的偏失,在时间上的停滞。

      综上所述,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缺失在于教师观念的落后,经验的积累不够,教师哲学素养的缺乏。教师观念的落后在于教师因循守旧,难于自我突破,固步自封,不知道到观念的更新,与时俱进。教师的经验不够丰富导致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基础薄弱,对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认识不够,理解不透彻,因此,在教学中,无法用哲学的思维来进行教学,当然就更

      不要说他们能够用哲学的思维去指导自己的教学了。教师的哲学素养关系到教师教学哲学的形成,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你没有种瓜,你何来瓜呢,浅显的道理,要具备教学哲学,先得培养教学哲学的素养,具备教学哲学的眼光,加以时日,方能功到垂成。

      四、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建构

      (一)自觉学习哲学理论注重培养哲学思维

      作为人民的教师,不仅自身要有丰富的知识,而且也应该随时准备“充电”,即不断的自我学习,自我专研。常言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只有不断的训练,不断的自我升华,在教学上才能长久不衰,处于不败之地。但学习不能囫囵吞枣,没有选择,要注意精选,精挑,要选其精华,去其糟粕。这里当然要学习哲学理论知识,因为哲学理论知识不仅可以丰富教学知识,还可以指导教学实践。自觉学习哲学理论对教师来说不仅能提高教师修养,还可以培养教师的哲学思维能力。

      (二)自觉进行教学实践注重教学经验积累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即进行教学,这是教师的天职。可有一部分教师,俗话说的是“偷日子,闲度日”,他们不想进行教学实践,或者是讨厌教学实践,害怕进行教学实践,为什么呢?为什么在他们想从事教学事业那时是那么信誓旦旦,而现在又判若两人呢?笔者认为这些教师是对教学缺乏教学经验的积累,他们看不到自己的成绩,总是好高骛远,最求理想。可理想总是从现实出发,只有经过一定的知识的积累,方能有所突破。因此,我们在批判前面那些教师不切实际时,我们是否应该反思自己,脚踏实地,自觉的进行教学实践,从教学中总结经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况《荀子劝学》)。教师只有自觉的进行教学

      实践,才能积累教学经验,构建自己的教学哲学体系,之后才能更好的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三)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注重实践经验转化

      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再思考过程,它有利于教师对下一次教学进行计划与实施。反之,没有反思的教学是无效的教学,是危险的教学。教师要谨慎对待教学,要自觉进行反思,勤加努力,善于思考,能把教学经验去粗存精,去其糟粕,再进行系统化,普遍化,规范化,那么教师的个人教学经验就自然转换为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教师的个人教学哲学反过来又很好的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再次把教学经验转换为教师个人的教学哲学,这样反复循环,长此以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学会不断的批评、反思、怀疑、提问、辨析,才能扩宽教学视野,扩大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空间。

      (四)自觉进行教学提升注重教学理论创新

    篇四:教师怎样看待教学中的理性与现实问题

      

      高校青年教师如何看待教学和科研传统印象中认为,大学教师既是发表学术专著的学者,又是专业知识的传播者。提到教学与科研,我们想当然成那是大学教师的必修课,因为它们都是评价一个教师能力的必要条件,二者似乎并无矛盾。然而随着高校评审体制的改革和一些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下降,特别是一些貌似公平竞争的评定职称与奖励制度使得我们的高校科研活动严重变形,应运而生的就是学术腐败,为世人诟病。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免引起人们的重新审视,那么教学与科研之间究竟是个什么关系?当前的高校科研陷入了怎样的误区?对于走上高校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而言,很值得去探讨一下。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科研、为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三大职能已经得到公认。但是,不同的大学,由于科研的类型和范围不同,以及动机的差异,对教学所产生的作用亦迥然不同,有的科研活动对教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的则微不足道,有的甚至产生消极的影响。大学目前盛行的科研,根据其动机的不同,可分四种情形。首先是一种“形式上的科研”。应该说,科研本身是一种思维创造活动,它的成果可以以文章、产品等形式体现,但并不意味着写文章就等于搞科研,观念上的错误导致现实中把不同质量的文章数量当作衡量科研水平的尺度。大学教师们为了证明科研能力或职称评定需要,盲目地编写文章,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发表。一时间,学术刊物和书籍泛滥到令人吃惊的程度,可悲的是就有许多刊物就靠这种来源在生存。其次是一种“理论化的科研”。如果说科研工作取得一点进展,也大多停留在理论假设阶段,有80%以上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科学性尚待证明,如何纳入教学?尤其是面对经费短缺、设备陈旧、信息闭塞的普通院校,用纸上谈兵的科研去促进教学更是不免有些荒诞。第三是一种“效益的科研”。当今的高校已非“象牙塔”的纯净之地,受经济动机的驱使,很多教师投身于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研究之中,只要能有效益,他们无须考虑与谁合作,合作怎样的项目。客观上可能带给企业以活力,为社会提供了服务,然而,这种科研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教学是难以确定的。如果说这种研究活动鉴于它不同于形式上和理论化的“科研”,对教学会有一点影响的话,那也是极少的。第四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科研。但是具体牵涉到与教学的关系,我想也不应并列地看待,不同的院校不同的学科,教学与科研的能力很难在一个人身上集中体现,应该因人而异。作为大学教师,教育一个国家最有前途的年轻人这项工作才是他们最有意义的事业,倘若都舍本逐木地投身于所谓的研究之中,是不可想象的。还有随着教师级别的上升,科研与教学的关系越发不明显。越有经验的教授实际上越来越脱离本科教学岗位,有些学校只能硬性规定教师必须担当本科教学。

      笔者认为,在对待教学与科研问题上,要客观理性地看待。科研与教学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并不是说高于一切。也就是说,好的研究者倾向于好的教师。好的研究者并非一定是好的教师,好的教师未必一定需要作个好的研究者。笔者在艺术系从事教学工作,鉴于本专业的特点,我们可以有这样的一个结论:没有真实的艺术沉淀与感悟硬要去搞所谓的科研是荒诞的,而一个成功的艺术家未必就是个好教师。可以肯定的是由于学院的不同,学科性质的不同,从事研究者的不同对教学影响都存在着差异。大学科研与教学的关系远非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简单。但是,不论未来社会大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以培养人才为核心是不会变的。如果说学生永远是大学的血液,那么教学便是它的生命。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大学也必须面对科技革命的冲击。大学作为拥有良好智力资源和物质设备的场所,开展科学研究也必将是无法逃避的。教学和科研是当前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任务,而教学与科研又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赖、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我想要搞好教学工作,必须进行适当的科研活动,保持知识更新和探索,以保证知识的新颖性和正确性。并且通过教学,使科学实践活动中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同时,通过教学温故知新,使教学中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能启发和指导我们的科学实验活动,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大学里的科研不应当刻意地作为改进教学的一种手段而存在,它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正当的目的和活动进行。如我国高等学校第一个经济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经济中心,它的存在就是为各级决策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富有创意和重大影响的决策,10年来承担大量国内外重大课题。无须把这种本来正当有意义的研究人为地“复杂化”成为什么提高教学的手段,科研应该成为教师们自发的和不可遏制的智慧火花的闪烁、燃烧和蔓延。此外,大学实力的不同决定不同层次的大学以追求不同特色和层次的科研为目标。其中,重点大学拥有一流的人才和设施,科研也应体现其优势。至于一般学院在把教学作为首要使命的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有利的学术条件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为地方经济提供智力支持。这样,科研不再一概而论地作为评定教师职称的首要依据,更不可简单地以文章数量多少决定教师们的命运,只有这样,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才会真正得到良性发展。

    篇五:教师怎样看待教学中的理性与现实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观

      论文摘要: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改革,课程的很多方面发生了变化。随着课程的变化,教师的观念也应该发生改变。笔者认为,作为一名现代教师除了要有较渊博的知识、较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外,还必须要充满爱心,给学生以理解、尊重、宽容、平等、关怀。要有服务意识,为学生和家长服务。要有生命意识,关爱学生的生命和教师的生命。要有等待意识,学会等待,打破成人的考虑模式,用孩子的心考虑孩子的问题。要有理想和激情,要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研究,还要拥有健康的身心。教师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观念和意识,才能真正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改革,课程的很多方面发生了变化。在课程功能上,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在课程结构上,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在课程内容上,改变了过去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在课程实施上,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在课程评价上,改变了过于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随着课程的变化,教师的观念也应该发生改变。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其观念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笔者认为,作为一名现代教师除了要有较渊博的知识、较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外,还必须要充满爱心,有服务意识、生命意识和等待意识,要有理想和激情,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研究,还要拥有健康的身心。下面笔者就后面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教

      师要充

      满

      爱

      心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特别强调教师要“爱满天下”:老师要爱学生,爱每一个学生,“师爱”要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

      在现实生活中,好多教师对学生缺乏爱。爱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爱,不是抽象的,需要实实在在的内容。教师的爱应当包括:理解、尊重、宽容、平等、关怀、给予和责任。

      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理性知识的传递过程,而更多的是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的过程,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直接影响到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而这一情感交流的基础便是尊重和信任。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教育必须讲求尊重和信任。

      美国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一个人一般拥有七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还有人际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学校里其实并不存在差生,学生之间的区别不是聪明与不聪明,而是存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区别。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正因为差异才使得世界如此丰富多彩,生活美妙绝伦。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因差异的存在而不平等,这种爱不是专给某个人或某些人的,而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他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有教无类的爱,正如小草都需要阳光的普照一样。因而我们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师生之间在情感、思维、语言上都应平等,还要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与错误。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善于引导。

      人的发展需要足够自主的空间,而宽容更宜于个性自由全面的发展。教师应为此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明丽与清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少一些强制的纪律和苛严的规训。现在的教育界普遍存在一种“成人霸权主义”,突出的表现就是苛求学生去适应成人的社会环境和成人的价值观念,要求学生摆脱自己的发展特点去模仿成人,替他们实现种种愿望。这种观念必定带来操作上的苛刻与限制,统一而缺乏宽容。其后果会扰乱和阻碍学生的发展,窒息了学生的创造精神。有时过分的严厉只能给孩子更大的压力,造成更大的错误。对待孩子,有时候给

      他一份宽容,也许就会给他一片蔚蓝的天空,孩子会在这片蓝天下愉快地改正错误,诚实做人。

      二

      教

      师要有

      服

      务

      意

      识

      随着中国加入WTO,各行各业都在讲求服务的时候,教育服务也逐渐被人们提上议事日程,也开始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出现。众所周知,如今商业经营没有服务意识,商场就要关门。我们的教师在享受市场经济带来的服务时,可曾想到过自己也是服务者呢?我们是否也应该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呢?

      《学会生存》一书指出,“学校是为儿童设立的,而不是儿童学学校而声的。”教师是为学生而存在的,没有学生,教师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真正的教育就是一种服务,教为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将教学的功能定位于“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方法和应用能力,根据学生不同的成长经历、兴趣爱好、能力性格、认知水平等提供给学生不同的教育服务。而教师强制的教会让学生丧失表达自我真实想法的机会,学生没有机会说,也不敢说。这样的课堂更多的是教师如何设想、如何调控、如何操作,而缺少的是学生如何学、学生是否明白、学生是否学得快乐。

      强调教师为学生服务并不意味着要剥夺教师的尊严,面对学生小心翼翼、唯唯诺诺;也并不等同于商业运作上的服务。学生不是上帝,并不要求老师对学生的衣食住行实施全方位的服务。

      教师要有服务意识,并不仅仅是对学生服务,还要有为家长服务的意识。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交流都是单向的,家长畅所欲言的机会相当少,即便家长对学校的某些做法有意见或建议,也很少有发表看法的机会,哪怕有,也很少有学校会家长的意见当回事。真正能做到与家长良好的沟通的老师很少很少。

      服务是一个行业的基本要区。有了这样的观念、这样的意识,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教师无私、恒常的爱。只有树立服务意识,才能凝聚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

      三

      要

      有生命

      意

      识

      和

      等

      待

      意

      识

      所谓生命意识,就是要教师明确自己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充满生机有个性的生命,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自己的生命。

      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加快,社会竞争急剧增强,使人们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高考指挥棒的舞动,使“成绩至上”被作为信条与原则,学生的情感、心灵和个性受到严重的忽视和压抑。在一些学校,学生知识的增长使以情感的麻木和责任感的丧失为代价的,最终直接导致了他们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怀疑、虚幻和破灭。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过,“人的生命是教育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那么,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中就更应该体现生命关怀。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关注生命,而我们的教师就应该有生命意识,关注生命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教师的使命,不是要把所有的人都培养成为突出人才,而是要让所有的人都“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让每个人都获得幸福和快乐。只有关注生命,才能给顽皮的学生以感动,给自卑和胆怯的学生以力量和勇气,给愚钝的学生以智慧。那种缺乏爱,缺乏尊重、缺乏平等的根源在于缺乏生命意识。

      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生命之外,也要唤醒自我的生命意识,尊重自己的生命价值。几千年来,教师就一直沉浸在“蜡烛”、“园丁”、“灵魂工程师”、“人梯”等这样的融融赞誉中忍受着牺牲着自己的生命需要和个性。如果一个教师不懂得去体验自身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懂

      得去品味自己的辛勤换来的满园缤纷与芳醇,那么,教师的奉献和付出又有什么意义呢?因而,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的生命价值,保持自身的身心健康。

      所谓等待意识,就是教师要明确学生都处于成长过程中,他们在知识和心理方面有不成熟的一面,也都有着这样或那样优缺点,不能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学生,要允许学生有一个发展过程。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21世纪教师需要做到“学会等待”。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学会了等待的教师一定永远不会对学生说“你不行”。教师不能用成人的方式对待学生,不要期望学生能跟成人一样,要打破成人的考虑模式。教师要用孩子的心考虑孩子的事情,当我们学会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学生时,我们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亲切。学会等待意味着教师要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意味着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

      四

      要

      充满教

      育

      理

      想

      和

      激

      情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它犹如精神支柱,支撑着一个人去面对多种多样的复杂的情况。一个有理想的人会将挫折视作人生的一次经历,一次锻炼,一种收获。

      每一位教师走上教育岗位,首先就应该明确一个目标即今后自己想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然后朝着这个理想去努力。有了这样的目标和理想,工作才有劲头,才会有真正的爱心,才会有毅力克服教育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才会迸发出教育的激情。

      学生喜欢有激情的课堂,也喜欢有激情的教师。课堂的激情需要教师去激发,“只有教师的激情,才能让课堂变成一潭流动的春水,才能点燃孩子心灵的圣火,才能真正诠释教学内容的真谛,才能赋予死的教学媒体以生命,才能以生命感动生命,以生命激活生命,拨动一根根生命的琴弦,才能让自己永葆青春的魅力,让学生真情投入,才能产生创造,才能使漫漫教海永远具有探究的魅力。”的确,教师的激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容易产生师生之间的共鸣,使学生被教师的激情所感染,所折服。而没有激情的课堂,教师的讲课如催眠曲,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不再年轻,学生不再快乐,课堂变成了一潭死水。

      有人说,现代教育模式下,教师除了接受教材,还无条件地接受教参。教师职业智能就会慢慢萎缩而不会成长,长此以往的结果,便是教师对职业产生倦怠和下意识的抗拒,又何来激情呢?面对这样一些现实问题,作为教师本人,应该主动地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只要教师爱学生,那就会有激情。教师可以在允许的空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造意识,在尝试和收获中感受幸福。要善于品尝教育的幸福,提升自己的职业理想。同时,教师要善于感受教育的幸福,激发自己的工作热情,提升自己的教育理想。

      五

      不

      断

      反

      思,成

      为

      行动研

      究

      者

      美国学者波斯纳经过多年对教师成长的研究得出一个公式,就是: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人的成长其实就是不断反思的过程,在反思中总结经验和教训,获得新的认识、新的发现,有新发现就有快乐,反思就是一种寻找工作乐趣的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此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强调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学会研究。作为教

      师,我们想要相信自己已经精通本专业了,但事实却是我们仍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反思并不断获取知识,进行自我调整,改善实践,提高教学效果,以适应个人所面对的独特教学环境。

      《反思型教师与行动研究》一书中指出,“为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必须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学习进程的观察者,在结合更多的经典理论和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教学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解释和应用,而这些都将成为制定教学计划、作出教学决策的基础⑦。”

      反思,可以让我们沉静下来,不再浮躁;让我们发现不足,渴求新知,从平凡的小事中发现不平凡的意义,从个别的琐碎的决策中看到具有共性的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东西,从看似机械的重复中感受激情和幸福。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不仅可以改善教学,而且也能提高教师的适应性,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改善他们对专业发展的态度。从反思到行动研究,能够促使信心的增加和自我尊重,引发接受研究的意愿,释放从教育者转化为行动研究者所需的创造潜能。相反,没有了反思,只有一味机械地重复以前的工作和方法,教师没有了激情,没有了成功的喜悦,并不断导致学生也没有了学习的渴望和兴趣。

      因此,现代教师只有具备了以上这些素质,这些理念,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篇六:教师怎样看待教学中的理性与现实问题

      

      教学原则之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王锦

      龙婷婷

      沈洁

      敬娜)

      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是学习的主要方法,也是我们教学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原则。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教授课程,必须贯彻执行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原则”,经过十几年的实践经验,这一理论有其现实的意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教育的发展。那么,“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怎样“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重点问题。

      一、“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理解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自然,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指“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知道他们是怎样相互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也就理解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字面含义。

      但是,一个含义,除了对其字面含义的理解外,还需要说明它的意义。那么,“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想要了解它的意义,就需要回归到“为什么提出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我国的教育目标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行知统一、学用并重的人才。而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学要解决教学中学与用的矛盾关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够运用或回到实际中去,就必须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学习书本上的科学理论为主,这些书本知识是前人创造的,学生们主要接受的是间接经验,缺乏直接经验,要使这些间接的知识经验转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需要经过一定的实践,这样才不致所学知识与其来源、基础——社会实践不脱节。这样,为了解决教学中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矛盾,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必须坚持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的得出“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含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从而解决教学中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学与用的矛盾关系。

      二、为什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上述对此原则的理解中已经探讨过。一方面是我国的教育目标,教学受制于社会需要的规律决定的;另一方面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活动特点的反映。这两个原因,就不再赘述。其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我们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批判的改造吸收古今中外的教学原则的思想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例如,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就曾提及:“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至矣。”在西方,古希腊智者派认为,没有实践的理论和没有理论的实践都是没有意义的。都是在强调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最后运用于实践中。以及近现代的陶行知、裴斯泰洛齐、乌申斯基等伟大教育家。

      需要补充的是,对于教学原则提出的依据,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我认为王策三老师的观点是可以借鉴的。王策三老师的《教学论稿》中提到,从考察历史经验教训中认识到,探讨和提出教学原则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根据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目的,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在系统地总结社会主义学校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批判地改造吸收古今中外教学原则的思想资料,全面地具体地分析教学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找出基本的矛盾关系,提出处理这些基本矛盾关系的实际工作要求。

      三、教学中贯彻和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

      (一)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教学

      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一定要以理论为主导方面,掌握理论是联系实际的前提。教学中要不要联系实际,联系什么实际,如何联系实际等,都要根据学习理论的需要来确定,而不是相反。理论的科学体系与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知识体系是不同的,强调按实际需要构建教学理论体系,势必破坏科学知识的逻辑体系,从长远说是不利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理论知识的作用日益重要,现代的一些教育家强调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甚至把它列为一大原则,值得重视。

      总之,我们既要防止教育单纯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教条主义教学,也要防止把教学溶于生活,仅仅从做中学等庸俗做法。一定要明确联系实际是手段,形成并发展理论是目的。尤其是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一定要防止忽视“理论”的倾向。

      (二)根据学科的具体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来正确、恰当的联系实际

      联系实际的内容十分广泛,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发展实际、科学上的最新成就等等,教师不能面面俱到,只能根据学科的具体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来正确、恰当的联系实际。

      正确恰当的联系实际

      学科

      的具体特点

      学生

      的特点

      学科

      性质

      学科

      内容

      学科

      任务

      学生

      的实

      际水平

      学生

      的经

      验水平

      学生

      的年

      龄特点

      根据学科的具体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正确、恰当的联系什么实际呢?这又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下列两点实际是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1.联系学生自身实际。广大学生是教学活动中“教”的客体,也是“学”的主体,教学要达到应有的目的,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特点和需要,每个教学个体都是独立的主体。2.联系当今社会和我国实际。不管是国际社会还是我国都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每个阶段都有属于每个阶段的特点,教育要培养的是面向社会的人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当前社会相联系。

      接下来我们就初中思想品德课谈谈如何实践这个要求。初中的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科学性很强的学科。由其学科本身的性质、内容、任务决定了在教学中必须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还要与学生的已有的认知层次、情感体验相联系。初中学生身心正处在一个全面发展时期,对很多问题都有了自己的感受、看法和认识,但并不完善,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思想认识等实际,拉近教学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这一课时,可以先让同学讲一下自己的理想,就会发现,很多学生所谓的理想都是关于学习、事业的一个

      近期目标,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所说到的理想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形成他们对理想的正确认识。

      (三)联系实际应该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联系实际的方式是很多的,但主要的、常用的方式有三种。

      一是教师讲解过程中的举例和演示。今天的教学教师不应该仅仅局限板书教学,而更应该重视结合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和配套的教具,在课堂上为同学进行形象而生动的举例和演示。

      二是教学实践活动,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实验、实习、参观访问,增强感性认识,并给学生提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教学过程应该注重让学生在学习课堂知识的同时,注意动手操作、实践,使所学知识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得到验证,从而强化对知识的了解和记忆,增强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提升。

      三是社会实践活动,在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了解这些活动所依据的书本知识,并运用这些活动中观察到的事实验证书本上的理论。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多次特别强调把学生带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自然,贴近生活,在参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完美结合。而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教育”就是很好的说明,并且在他开办的“晓庄师范”的过程中提出“教学做合一”,并鼓励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无疑为我们以后的教育工作做了范例。

      总之,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创造多种多样的实践形式,由半独立到独立,由简单到复杂,由校内到校外,引导学生把知识用于实践,并注意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

      (四)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该要求是联系学生当地的实际提出来的,这是使学校教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的重要措施。我国幅员广大,南方与北方,沿海与内地在自然条件、经济和文化发展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即使在一个省内,城市与乡村、平原与山区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别,何况每一个地方都有它特有的历史文化、物产资源、风土人情、生产建设。因此,在使用统一的教材时,必须适当补充乡土教材,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又能联系本地实际加以应用,还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观念与情感,树立为本地经济建设作贡献的思想。

    篇七:教师怎样看待教学中的理性与现实问题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对教师职业幸福的理性思考

      作者:杜建国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2年第12期

      摘

      要:针对教师的幸福指数不高这一社会现实问题,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剖析,教师的幸福始于清晰的教育追求,挥洒在理想的课堂上和收获在生命成长的历程中。

      关键词:幸福;教育追求;理想课堂;生命历程

      各种媒体显示:教师患有忧郁症及职业倦怠等心理疾病的人数明显多于其他人群。这表明教师的幸福指数不高。笔者为此忧心忡忡,教育是唤醒灵魂、塑造人格的事业,如果教育者本身就是“心残者”,哪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那么,教师的幸福究竟在何处呢?教师究竟应怎样构建自己幸福的教育人生呢?

      一、幸福的教育人生始于清晰的教育追求

      威廉·考伯说过:“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我们目标的追求之中。”从这句话,我们不难发现人只有找到了生活的目标,然后充满信念地去追求,才能够活得很满足。关键是多数教师认为教师职业是一个能从这边看到那边的职业,没有前途,根本实现不了人生的价值。果真是这样吗?事实上,追古抚今,不难发现,古代孔子、孟子等教育大家就是在教师这个职业实现名垂千古的。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究竟应该怎样确定自己的教育追求呢?一是远景目标;二是具体目标。所谓远景目标指教育的终极目标,即你将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如名师、优秀老师、合格教师等,这直接影响你对待教育工作的态度,调整你的教育航标。所谓具体目标是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随着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的不同而确定的详细目标,它因具体实践效果不同,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可分为年目标、月目标、周目标和日目标。远景目标用于教师抬头看路,具体目标指导教师踏地行走,教师只有在双重目标作用下才能游刃有余。

      二、幸福的教育人生挥洒在理想的课堂上

      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挑剔度增强,现在的孩子更难教了。过去那种师道尊严,教师为主角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课上不好,学生会真的不买账,学生不买账,教师的心情可想而知。那么,作为现代教师应怎样构建理想课堂呢?一是加强学习,打造自身魅力。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它是一切教育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教育新观念都会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理想课堂的打造关键在老师,老师是否具有魅力将决定其成败,而老师的魅力来自于她的学识、她的敬业、她的修养,她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关爱。二是关注生成,构建动态之美。课堂因生命而美丽,教学因生成而精彩。新课程改革非常关注和提倡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从而构成了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空间,构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的美。因而,

    篇八:教师怎样看待教学中的理性与现实问题

      

      语文教学应注重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结合

      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重理性轻感性,不利于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不利于学生正确价观、世界观的形成,有悖于语文教学的初衷。语文教学如能将理性教学与感性教学相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增强,思维能力的提升。

      标签:理性教育;感性教育;价值观

      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普遍呈现出重理性轻感性的教育模式。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句子意思成了语文课堂的基本步调,文本成了脱立现实和生活的句段组合,学生成了接受和死记更背的收录机。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有违语文教育教学的初衷,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的形成,不利于学生形成与时俱进的世界观和现实观,不利于学生对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更无法激起学习情趣,会让学生心理和精神上背负越来越重的压力,直至心生厌恶。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这三个维度下我们每一个教学文本的教学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实际上也离不开对学生从感性与理性两方面的培养。只是这样的教学目标由过去单纯的只针对于一篇文章一个文本内容而言,扩展到存在于各种媒介之中的内容。当今科技的发展,使我们学习语文的眼光,不能停留在书本上,停留在一篇文章中。学习语文取得的成果也不能只从简单的语言文字训练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上评定。“知识与技能”维度中所指的“知识”所函盖的意义是广泛的,笼统的。其中有些知识是感性的,比如对某一首诗词意境的体验,对某个写景语段所描述景象的想象等等。有些知识是理性的,比如课文段落关系分析,某些写事理的文章中所揭示的对事物的规律性认识等。分清哪些知识是感性的哪些知识是理性的,才能知道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或理解到。而所谓“技能”自然包括感受上述感性知识的感受能力,也包括对理性知识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等。新课标中提出的“过程与方法”维度,要求我们让学生享受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就是让我们老师把精力放在怎样与学生一起学习一个文本内容的过程中。这个过程有时是个理性认识的过程,有时是个感性体验的过程。

      一、语文学习的过程既是学生学习并掌握语言交流技巧的过程,也是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人文精神,分享人类智慧成果的过程。

      小学语文从识字到阅读文章到写文章,是一个培养一个人从感性的认识世界过渡到理性认识世界的过程。语文教学中,教师分清教学内容中感性与理性的成分,才能准确运用不同的教法,指导学生用相应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同时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正确的评价。

      德国哲学家康德将人的认识能力分成了感性、知性和理性三种,感性是指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直观认识。理性指处理问题按照

      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的态度。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感性和理性指的是教学中所传授的学习方法,感性即指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通过文字传达某种情感的方法;理性即指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分析语言文字的方法

      笔者认为,语文本生是完完全全来至于生活,来于现实,来于人们对奇妙世界的内心反馈。其实文本本身就是现实与内心世界的再现,我们的教学不只是为了让学生去理解文本本身,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通过文本去感受现实和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与作者真实交流思想,体验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并在感受体验的同时形成自身独特的识认识和思想,对文本中的思想和观念敢干用批判的意识去剖析它,并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科学的、辩证的价值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多营造文学氛围,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引导学生多读书,用心去感悟文学作品的魅力,然后创造机会交流读书所得,只要有见解,不需判对错,更不需要统一。而不应该过多地切割文章,灌输概念。

      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感悟的过程,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以读表达、以读抒情,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和精神的交流,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在对话中产生思想的碰撞,进行心灵的交流。

      那么语文教学是不是不需要理性呢?绝对不是。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感性认识的提高。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深化。在语文教学中需要重视的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变过程,这个转变过程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以及课堂教学的智慧,正确的引导学生,而不要跳跃式地直接灌输理性认识。

      比如:我们在教学《万里长城》一文时,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图片产生一定的感性基础,再结合重点语句把学生引入现场加以丰富的联想,营造一种学生让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让学生感受万里长城雄伟壮观的气势,再让学生结合平常积累的历史知识在心里回放一场修筑万里长城的影像场境,让他们真实再现修筑万里长城的艰巨场境,从而达到深刻休会古代劳动人民卓越智慧和杰出贡献。这样,学生通过理性与感性相结合与文本展开对话,一方面既能真实深入作者内心,了解作者真实的意境,另一方面学生更能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和感悟,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避免了单一枯燥和死记更背的学习模式。

      二、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习惯主观性地去牵引学生形成某种认识和观点,剥夺学生自主思维的权利和思想形成。

      事实上我们从来就没有给过学生自由思维和批判思维的空间,也没给他们学会辩证看问题的机会:例如在《长城》一文中,我们总是习惯地用一种教育模式,一方面赞扬和歌咏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及卓越贡献,一方面主观否定历代统治阶层的应有贡献,并抨击统治阶层的残暴行径。我们教师往往自身就没有以辩证的思想去分析和看待问题,所以即使有学生能辩证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去分析当时统治者一方面是为了巩固其统治不受威胁,但同时也是为了保境安民,百姓同样是受益的,万里长城的修筑是由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规划组织实施修筑而成的,所以这里面它不只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同样有各代统治阶层的卓著贡献的观

      点。而教师往往会武断地加以否定,然后给出似乎一种权威的必然的观点强制让学生接受。从而抹杀了学生初始的自由思想和辩证思维。这样的教学模式事实上严重脱离了客观和现实,学生完全失去了其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的观念和想法。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完全可以把这两种教法有机结合起来呢?在学生自学课文时,先请同学读懂,用板书形式表达出他的学习收获。然后,再通过分角色表演的方式融会贯通地创造性地学习和运用课文语言,这样的课堂,既有感性的形象、情感和活动参与,张扬个性;又有理性的分析和思维参与,建构规律,使学生既学得生动活泼,又不浮躁肤浅。

      只有感性没有理性的课堂是不深刻的;只有理性丢弃感性的课堂是没有生命活力的。我认为感性教学与理性教学就如语文教学的左右手,不可偏废,课堂的最高境界是感性和理性的有机融合。

    篇九:教师怎样看待教学中的理性与现实问题

      

      论教师对待教育理论的态度

      论教师对待教育理论的态度

      摘要: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鸿沟依然存在,这既有理论本身不足的原因,也与教育实践者的片面认识有关。当前的教育实践界存在经验主义盛行、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心理、把教育理论理想化等问题。对待教育理论,首先要承认其价值,其次要选择适当的教育理论,最后要创造地运用教育理论。

      关键词: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师专业发展

      长期以来,教育理论工作者为克服理论与实践的对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所取得的进展并不令人满意,教育实践工作者仍然以怀疑的目光来审视教育理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鸿沟依然存在。教育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的“重经验交流,轻理论学习,重实用技能,轻理论素养;谈问题多,分析问题少;摆现象多,揭示本质少”等现象,无不是教育实践脱离教育理论的反映,这一点,从广大教师对教育理论有关认识中可见一斑。

      一、经验主义的认识观

      经验主义者认为,教育经验直接来源于教育实践,远比教育理论有用,从而推崇教育经验,用经验排斥、取代甚至否定教育理论。这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淡化理论作用的教育实践。不可否认,教育经验之于教育实践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不少做出成绩的人主要靠经验的摸索和积累获得成功,相反,接受过多年理论教育的高师专业教师最初却会陷入困境,束手无策。教育经验对教育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意义,但仅仅停留在经验和常识的层次上是远远不够的,二十年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二十次重复,没有经验到理论的升华,没有感性到理性的跃进,就不可能获得关于教育的规律性的认识。教师长期体验着自身的经验认识,会形成极强的惰性,导致僵化和保守,从而在低水平上重复教育实践。

      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融会贯通地内化教育理论知识,缩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距离,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有一个理论上的解释和提升,成为不断反思的“反思实践者”。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经验的总结,没有对自己经验的寻根问底的精神,提高教学水平就不可思议。”

      二、实用主义的认识观

      实用主义者认为,教育理论应该像医生的处方拿来就用,药到病除,只要这个理论实用,理应马上见到效果,否则该理论就是无用的。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在现代社会尤为突出。持这种观点的人将教育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作了片面狭隘的理解。事实上,教育理论的抽象性和教育实践的具体性决定了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只能是间接的,教育理论不可能成为教育实践的处方,不可能直接支配教育实践,它所揭示的是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是前人的及现实的教育实践的抽象,也是对未来教育实践的预测,这些都对教育实践起原则的指导作用,但不能代替实践主体自己的思考、选择、运用和创造。

      因此,广大教师要转变理论效用观念,摒弃教育理论学习中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能以即效性作为评价教育理论实效性的标准,而应注意其长远意义和未来意义。教育实践者只有结合自己的直接经验和现实情况,在实践中对理论作出思考、选择和检验,不断发展和创造指导自己实践的个人理解和行动理论,加深对人的理解,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学的理解,从而对教育实践发生作用,此时教育理论才具有真正的现实力量。其深层的目的在于加深和更新人们对教育的理解,而非为教育实践提供一套实际的有效的工具,其最有价值的恰在于观念层面和思想层面的影响力,而不是其方法层面的东西。

      三、理想主义的认识观

      理想主义者将教育理论研究的方向定位于解决所有教育现实问题,认为教育理论既然来源于教育实践,又最终指向教育实践,那么教育实践中的所有教育现实问题都应是教育理论关注的焦点。然而教育理论一方面不可能直接帮助实践者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无法向实践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某种确定性方案,另一方面,教育理论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没有十全十美的理论,更没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教育理论也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和条件。教育理论不能完全达到实践主体的期望,势必导致实践者疏离教育理论。

      应该看到,与自然科学相比,教育理论不具有自然科学的普适性,其原因就在于教育现象非常复杂,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理论不能像数学公式一样来要求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起到精确指导作用。教育现象和问题所具有的时空性特点,使得教育的或然性远比自然现象要大,这些都决定了教育的规律性难以捕捉。2从方法的角度看,教育理论也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可控的、可重复的实验加以检验,从而使其普适性受到较大限制。同时,教育实践比教育理论更为活跃,更为生动。所以,教育实践工作者需要学习掌握并内化教育理论,抓住其精神实质,提高理论素养并转化为实际能力,增强鉴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去埋怨理论不能解决所有现实问题,继而放弃理论。

      四、正确对待教育理论的观点

      虽然教育理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由于主客观原因暂时未得到教师应有的重视,然而教师的专业化必然植根于理论和规范的教育专业知识之中,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如何对待教育理论。

      首先,要承认教育理论的价值。教育理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是重大的。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既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广阔的学术视野,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又需要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品质。因此,教师的专业标准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教育科学理论。教育理论由于摆脱了具体教育实践所具有的偶然性、具体性、时空性等因素的限制,因而可以突破时空的阻隔,给教师的教育文化底蕴和教育理论修养以全面的丰富和提升,可以给教师诸多的思想启迪和借鉴。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工作,仅通晓一门学科并不一定能成为该学科的好教师,“学者未必是良师”。一个教师要成功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具备丰富的任教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具备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教师的专业领域毕竟是教学而不是其任教的学科,教师的专业化必然植根于理论和规范的教育专业知识之中。教师只有全面系统地掌握教育理论,才能对自身的专业发展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也才能有新的教育思想,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

      其次,要选择适当的教育理论。其实,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程度是分层次的,当代德国原教育学家布蕾津卡把教育理论分为三个层次:(1)教育科学理论。这里的“科学”是狭义的,该理论的命题类型是描述性命题,回答“是什么”(含做什么)的问题,其目的属于科学目的,其任务是描述和解释事实。(2)教育哲学理论。其命题属于规范性命题,回答“应该做什么”的问题,其目的属于哲学目的,其任务是提供价值取向和规范取向。(3)实践教育学理论。其命题属于描述—规范混合命题,回答“应当怎样做”(含应当做什么)问题,其目的属于实践目的,其3任务是告诉教育者在特定社会文化情景中的教育任务和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手段,其中,教育科学和教育哲学属于教育的基础理论,离教育实践比较远,而实践教育学属于教育应用理论,与教育实践联系更为紧密,从“实用”的角度说,对教师的实践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理论是实践教育学理论,因此它应该是教师更加关注的教育理论。

      最后,要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科学著作给我们这些实际工作者回答了许多问题,然而,每个理论性的真理都要用具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去加以体现。把科学真理变为创造性劳动,这是科学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极其复杂的领域,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在于选择方法,在于把理论原理变成人的活生生的思想和感情。”

      因此,教育理论的意义主要是对教师的思想启蒙,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还需要教师在理论启蒙下进行具体而灵活的创造。因此,教师要克服对待理论文献所存有的“实用主义”心理。事实上,任何教育理论,哪怕是实践教育学理论都不能为个别教师的个别教育实践问题开出拿来就用的“教育处方”。如果教师指望教育理论专家能够提供“教育处方”式教育理论,那么,教师就不仅是在为难专家,而且反映出教师对教育理论专家的依赖性,反映出教师自己不想思考,不想创造,不把自己当专业人员来看待,不把自己当作富有创造性和研究精神的主体。

    推荐访问:教师怎样看待教学中的理性与现实问题 理性 怎样看待 现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