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文档网 - www.lwzxt.com 2024年05月01日 04:28 星期三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说课稿高中语文(10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3-05-03 11:05:05

    篇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说课稿高中语文

      

      篇一:高一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

      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信息与信息技术》。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材重难点及突破方法、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说教材

      《信息与信息技术》出自四川人民出版社的《信息技术教材》高中一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以下几点:

      1、信息的定义

      2、信息技术的概念及起包含的内容

      3、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定义

      4、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本节课内容理论知识较多,每一部分都有详细的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对计算机信息有一定了解,使学生对信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有详细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

      ②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辩证逻辑思维能力。

      ②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提升全体学生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主动性。

      ②增强师生间、同学间情感的交流,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材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1、重难点:①

      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②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突破方法:教师讲解、学生讨论、课堂练习、小结内容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信息技术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创造能力的重要学科我们在以学生为主

      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2、学法: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法和讨论协作学习法让学生以讨

      论的方法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精神,从而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环节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1、导入新课

      由引言导入新课,开门见山提出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有目的的开始接受新知识

      2、讲授新课

      ①通过阅读课本指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出信息的含义,使学生能有清晰的认识。

      信息是事物中所包含的意义,它反映了事物的特征、变化和内在联系。

      ②讲解与讨论相结合,由信息引导出信息技术,讨论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内容。

      信息技术是指获取、存储、处理、传送和应用信息的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

      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

      ③讨论计算机技术的定义

      计算机技术是指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自动、高速地对信息进行处理。

      ④讨论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a、人类经历了蒸汽机发明与应用,电气化,原子能与电子技术,信息技术4次工业革命。

      b、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是当今社会新技术革命的四大支柱。

      c、信息技术是当代世界商品经济发展中的最活跃的生产力。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学生掌握了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及特点后,进行课堂练习,强化知识。

      例: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第一章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的定义

      2、信息技术的概念

      ①信息技术包括那些?

      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定义

      3、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如有不妥之处,恳求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篇二: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说课题目一:文件的下载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文件的下载。文件的下载是教科版教材中

      第二章信息获取中重要的一节。在生活中学生常常需要去互联网上下载文件,如学习资料、电影以及音乐等等,尽管对文件下载常常接触,但很多学生并不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途径下载文件,在搜索技巧方面和提高文件下载效率上存在不足,并且对合法下载文件知之甚少,学习本课后这些问题会得到解决。

      一、教学目标

      1.2.3.4.了解不同文件的类型及其重要属性。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途径下载文件。

      通过批量下载和灵活选用搜索技巧等提高文件下载效率。

      了解合法下载文件的重要性,规范自身行为。

      二、教学重点

      1.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途径下载文件,通过批量下载和灵活选用搜索技巧等提高文件下载效率。

      2.了解合法下载文件的重要性,规范自身行为。

      三、教学和学法

      教法:使用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法等。

      学法:观察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课堂讲学、演示和机房实践结合。

      四、教学过程

      1、文件常见文件类型及其属性

      (1)文件名:是由基本名和后缀名两部分组成的,二者用一个小黑点隔开。后缀名一般用来标识文件类型。

      xx.doc、xx.xls、xx.ppt、xx.txt、xx.rar、xx.zip、xx.avi、xx.rmvb、xx.mp3、xx.mp4等等。

      提问:常见的文件类型还有哪些?举例说明越多越好。

      (2)文件存储位置

      存储位置:文件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的具体路径。

      url路径:用来标识因特网上资源的一种标准格式。

      例:。

      unc路径:用来标识局域网中的共享资源。

      例:\计算机01\共享文件\期中考试成绩.xls。

      本机路径:当前计算机文件。

      例:c:\programfiles\成绩\期中考试成绩.xls。

      (3)内容文件中实际包含的数字化信息。

      例:文字书稿、工资表格、演讲录音、卡通剪辑、电脑游戏等。

      (4)其他属性:创建日期、修改日期、只读、存档、隐藏、大小等。

      2、选用适当的途径下载文件、批量下载、灵活选用搜索技巧提高下载效率

      课堂实践:下载一个文件,由学生不同的下载途径引出文件下载有多种途径。

      (1)

      文件下载的途径

      通常分为发行厂商网站下载、专题网站下载、ftp下载。

      (2)

      提高下载效率

      (3)

      下载工具

      课堂实践:下载一个文件,比较使用internet浏览器直接下载和使用下载工具下载有什么区别。实践完成后进行小组讨论。

      3、了解文件下载的合法性

      (1)网络上文件的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在使用网络时要严格遵守有关版权法规。

      (2)文件中有时包含不健康内容,我们应自觉抵制,做到不阅读、不存储、不转播。

      (3)在使用文件的时候还要注意防止病毒的感染和黑客的破坏。

      在下载文件时候,要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引用他人作品时,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注明出处。

      共享软件允许用户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和传播,但未付费注册的用户多受到某些限制,如允许试用多长时间或者在缺乏付费用户的高级功能。自由软件允许自由传播,但仍要尊重版权,一般不得用于商业目的。

      提问:小a同学在某游戏网站下载了一个小游戏,但进入游戏时,需要输入一个注册码,小a在网上找了一个注册码输入后顺利进行游戏,请问小a的行为合法吗?为什么?

      4、课后思考

      小a同学去网吧给自己的mp5下载电影,鼠标刚一点下,就下载完成了,小a一阵窃喜:网吧的网速真快啊!回去想看电影时却发现打不开mp5里面的电影文件,请思考有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小a下载失败了?

      5、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习了文件的下载,了解了常见的文件的类型及文件名的构成,学习了文件下载的途径、方法,以及了解了文件下载的合法性。我们在使用网络上的文件时,一定要遵守一定的网络道德。请同学们课后时间仔细思考老师布置的思考题。

      说课题目二:字处理软件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字处理软件。字处理软件是教科版教材中

      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节,字处理软件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而强大的作用,而这节字处理软件主要通过演示加实践来完成教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字处理软件的基本特征

      2.利用字处理软件加工信息。

      二、教学重点

      本节的重点是学习如何利用字处理软件加工信息,这里选取最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word为学生介绍,让学生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本课内容实践性极强,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三、教学和学法

      教法:使用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法等。

      学法:观察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课堂讲学、演示和机房实践结合。

      四、教学过程

      1、字处理软件的基本特征

      (1)图形用户界面(gui):简单易学

      a.功能菜单置于程序窗口的顶部,用户可以方便地从菜单中选择菜单命令。b.滚动条可方便用户在文本窗口中浏览。

      c.使用“选择对象——操作对象”方式,先选定对象后进行对象的操作。d.使用“所见即所得”的操作方式,操作过程和结果紧密联系,界面直观、简洁、交互性友好。

      (2)功能丰富:个性选择

      用户可根据喜好和个人需要自由选择喜欢和需要的功能或者操作方法。

      (3)变化迅速:易于迁移

      不同版本相通:word2003-word2007-word2010。

      不同处理软件相通:word-wps,frontpage-dreamweaver。

      2、利用字处理软件加工信息(以word2003为例)

      (1)新建、打开、关闭、保存word文档,word2003文档后缀名为.doc演示,然后学生课堂实践。

      (2)文字的复制、粘贴、剪切

      演示,然后学生课堂实践。

      (3)设置字体、字号、字形、背景、插入图片、插入表格、设置图片环绕、艺术字、文字效果、格式刷等。

      演示,然后学生课堂实践。

      (4)对文字的对齐方式、缩进、间距、换行、分页。

      演示,然后学生课堂实践。

      (5)内容的查找和替换。

      演示,然后学生课堂实践。

      (6)设置页眉页脚、项目符号编号、使用字数统计。

      演示,然后

      学生课堂实践。

      (7)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字处理软件。

      排版工具:记事本、word、wps。

      文稿演示工具:powerpoint。

      网页工具:frontpage、dreamweaver。

      3、课后实践

      新建一个word文档,命名为背影,找到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将文章内容复制到文档中,设置标题字体黑体三号,正文字体为楷体小四号,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距1.5倍、将所有“父亲”替换成“爸爸”。在页脚设置页码,统计文章字数放在标题旁,在文章中插入一张背影图片,设置文字环绕为四周型。

      4、课堂总结

      这节课讲了字处理软件,尤其注重常用字处理软件word的使用,老师一一讲解过主要功能,同学们也一一实践过,同学们课后要多加练习,日后在学习生活中可能会经常使用到。最后要记得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实践。

      说课题目三:表格数据的处理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表格数据的处理。表格数据的处理是教科版教材中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节,学习了表格数据的处理,可以使用表格方便的统计和计算表格数据,可以使数据更为直观地呈现出来。

      一、教学目标

      (1)利用表格处理数据。

      (2)结合图形化表示,揭示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二、教学重点

      本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习如何利用表格处理数据,并结合图形化表示,揭示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这这里选取最常用的表格处理软件microsoftexcel2003为学生介绍,让学生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本课内容实践性极强,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三、教学和学法

      教法:使用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法等。

      学法:观察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课堂讲学、演示和机房实践结合。

      四、教学过程

      1、数据的计算

      提问:如果要统计我们班所有同学期中考试的平均成绩,怎样计算会方便一点?手工吗?又或者使用计算器?

      (1)利用公式计算

      课堂演示后,学生练习

      (2)自动计算

      课堂演示后,学生练习

      2、数据的筛选

      提问:如果我们想很直观地查看整个班的数学成绩,该怎么办?

      课堂演示后,学生练习

      3、数据的排序

      提问:如果我们想将总成绩表按数学成绩的高低来排序,该怎么办?

      (1)一般排序

      课堂演示后,学生练习

      (2)自定义排序

      课堂演示后,学生练习

      4、数据的分类汇总

      课堂演示后,学生练习

      5、数据透视表

      课堂演示后,学生练习

      6、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1)柱形图

      课堂演示后,学生练习

      (2)饼图

      课堂演示后,学生练习

      (3)折线图

      课堂演示后,学生练习

      7、课后练习

      给学生一张成绩表,要求学生根据所给表格,统计每位同学的总成绩,各科最高分和最低分、平均分,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使用饼图表示数学成绩80分以上、60-80分、60一下的同学的比例。

      8、课堂总结

      这节课讲了表格数据的处理,重点表格数据处理软件excel的使用,老师一一讲解过主要功能,同学们也一一实践过,同学们课后要多加练习,日后在学习生活中可能会经常使用到。最后要记得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练习。

      说课题目四: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是教科版教材中第七章文本信息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节,学习了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可以方便的实现个人资源管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

      (2)将一些常用的数字化管理工具应用于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3)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本地计算机资源。

      二、教学重点

      本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本地计算机资源。

      三、教学和学法

      教法:使用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法等。

      学法:观察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课堂讲学、演示和机房实践结合。

      四、教学过程

      1、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

      提问: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有哪些?

      举例:e-book、mp3、mp4、cd、mtv、vcd、dvd等。

      特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计算机是管理活动的核心、具有专有性和保密性,一般以文件为单位进行管理如电子表格、资源管理器、收藏夹等管理方式。

      2、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本地计算机资源

      (1)资源管理器介绍

      a、资源管理器是windows系统提供的信息资源管理工具,是计算机的管家。它采用目录树实现目录管理,使用户能方便、清楚、直观地管理和查找文件。

      b、可以使用多种方式打开资源管理器。

      c、使用资源管理器可以方便、有序地管理自己的计算机硬件、软件、文件、文件。

      d、资源管理器窗口与其他窗口的异同点:左边子窗口——体现树型结构,右边子窗口—

      —展示内容

      (2)在资源管理器中对文件和文件夹的新建、重命名、移动、复制、删除。

      a、新建文件或者文件夹,重命名,移动、复制、删除

      提问:右击某一文件夹,点击删除选项,该文件本彻底删除了吗?

      讲解:点击右键选择删除还可以在回收站中找到,可以进行删除或者还原。要彻底删除文件,可以按住shift键,再右键选择删除。

      提问:如果要同时删除或者复制多个文件,怎样操作会方便一点呢?

      讲解:按住ctrl可以选择多个不连续的文件,按住shift可以选择多个连续文件。

      b、不同方法实现文件和文件夹移动、复制(右键选择移动,或者直接拖拽)。

      练习:建立一个文件夹a,a下面有两个子文件夹b和c,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不同方法。

      (3)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计算机安装的应用程序。

      课堂讨论:小a同学,对于b应用程序非常厌烦,想要卸载该程序,于是小a直接删除了该应用程序安装目录下的所有文件,请问b应用程序被正确卸载了吗?为什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卸载软件?

      课堂讲解:直接删除安装目录会在windows中残留一些文件,如程序的注册表文件等。

      a、使用资源管理器中的控制面板可以对不再需要的程序进行卸载。

      b、使用第三方软件进行卸载,通常为安全软件,如360安全卫士、金山安全卫士、瑞星、卡巴斯基、小红伞等等。

      课堂思考:计算机都是四个盘吗?c盘一定是系统盘吗?

      3、课后练习

      使用资源管理器对自己的个人计算机的文件进行分类管理。

      4、课堂总结

      这节课讲解了如何使用windows资源管理器对文件和文件进行管理,使用控制面板管理应用程序,同学们课后要勤加练习,掌握基本的管理,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经常使用到。

      篇三: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

      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

      第一节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叫xxx,我申请的教师资格证类型是高级中学信息技术。今天我的说课课题是《信息及其特征》,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板书:1.1信息及其特征】由于这节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说学生

      这节知识的教育对象,即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高一学生,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来说,高中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抽象、概括思维能力,他们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在他们的认知结构中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关于学习的技巧和方法。所以,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日常生活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并能背诵信息的定义及其信息的特征(普遍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的相对性、时效性、共享性、可伪性);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包括,并能举例说明;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说教学重点:

      1、使学生知道信息的涵义,并且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概括出所需要的信息;

      2、信息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五、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2、使学生从情感态度上形成对信息的敏锐感知力。

      六、说教法、学法

      1、教法:《信息及其特征》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知识与概念的介绍,容易让学生觉得内容抽象、乏味、枯燥,概念性强,实践性弱。如果单纯采用讲授法进行概念的简单阐述,学生会觉得的课堂沉闷,提不起兴趣。所以,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使学生能够亲身感知信息(包括信息的产生、传播、提取),在本节课中,适当增加了学生感兴趣的案例,综合采取讲授法、小组探究法、发现法、问答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本节课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一体,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热情。

      2、学法:本节课所要教给学生的主要学法是:合作学习、发现学习、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认知、理解、研究和创新(能够自己举出例子)、合作能力能力。

      七、说教学过程

      讲授本节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主要采用的是“五步教学法”。主要教学步骤是:

      (1)预备:复习旧课、案例讲解和问题导入式(话题引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师:在初中阶段,我们已经接触过了信息技术课程,了解了信息技术的定义,学过了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操作应用。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下信息技术的含义:信息技术(informationtechnology,it)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技术。我们的生活中是少不了信息的。例如心理学家做个一个“感觉

      剥夺实验”,说明了信息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不可或缺。那么,什么是信息呢?同学们可以列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信息吗?

      学生可能会举出例子:

      1、我们课本上的文字可以告诉我们知识,传递的是一种信息;2、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3、交通红绿灯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过马路;4、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

      (2)提示:讲授新教材;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告诉学生对不对。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都非常正确。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板书:1.1.1丰富多彩的信息

      信息的定义:】

      (3)联想(比较与抽象):对新旧知识进行分析比较,使之建立联系;

      师:而且,信息

      不仅存在于我们周围,同样也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同学们还能相处其他的例子吗?

      生1:当我们饥饿的时候,身体会发出让我们感知的信息;

      (4)总括:得出结论、定义或法则。

      (5)应用:运用得出的概念或法则解答课题或练习。

      师:对。所以我们可以总结概括出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得出了信息的定义}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板

      书:1.1.2信息的一般特征{】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对。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

      【板书:1.1.2信息的一般特征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

      (或课件演示)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

      生:师:

      【板书:1.1.2信息的一般特征

      (或课件演示)

      说:以此类推,通过学生小组探究、自主思考以问答的形式来教授、总结概括出信息的时效性和共享性。

      【板书1.1信息及其特征

      1.1.1丰富多彩的信息

      信息的定义:1.1.2信息的一般特征

      2.信息的价值性。

      (1)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①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2)信息可以增值;

      (3)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生1:(疑问)信息可以增值,怎么理解呢?

      生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等方式处理,可以获得

      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

      师:商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而产家知道信息后他们会大量生产该产品,说明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师:台风“维达”给我们带来的伤痕依然存在,有关台风“维达”的天气预报当时对我们十分有用,但是现在对我们还有用吗?

      生:(讨论)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就如:今天来讲,神六的圆满成功远比神一给我们带来的兴奋多。今天的报纸总比昨日的报纸好卖,??

      生:(疑问)书本中的科学知识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变得贬值吗?

      师:如果是理论知识几乎不会贬值,但如果是技术知识同样会随时间而变化,但所花的时间会比一般的信息长很多。

      师:【板书:时效性】(或课件演示)

      3.信息的时效性

      (1)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2)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

      师:(补充)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性是通过价值性来体现的。

      师:老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知道吗?

      生:(齐)不是。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信息是能够被大家所共同知道的?

      生:(讨论)每位同学的相貌、教学楼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汽车的形状、??看来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共享的,除非它不为人所知。

      师:【板书:共享性】(或课件演示)

      4.信息可以共享

      (1)信息资源共享。(2)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3)信息共享不

      会丢失、改变。

      八、说评价(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测试他们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评价主要采用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新评价。

      阶段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提问,测试学生对知识、概念的理解情况;

      总结性评价:教学过程结束后,测试他们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阶段性评价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完成。现在主要是进行的总结性评价。对于这次教学的总结性评价,主要采取课堂问题评价和课后作业评价两种。

      课堂评价,主要对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测试评价,测试问题例如:

      题目1:请列举出1-2例生活中的信息;

      题目2:看课本上关于运动会的那幅图,回答这幅图包含了那些信息?

      课后作业评价,主要是对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的评价。测试问题例如:

      题目1:给出一则新闻,让学生从中概括出信息具有哪些特征?

      题目2:除了上述特征外信息还有没有其它特征?(传输性、无色无味、概括性、可以识别、再生等)(情感态度方面目标)

      实践题:课本第5页,作完后把答案上交到教师机:网上邻居——>teacher——>所在班级文件夹。

      九、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来达到教学目标。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较好。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

      方式。通过实践题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因为这是高一第一堂课,所以是很关键的一节课,如果这节课上好了对下面课程的学习会使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十、结束语

      各位老师,本节课我根据高级中学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

      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篇四: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来自云南人民出版社的云南普通高级中学信息技术实验教材第一册的第四章第一节“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就这节课而言,着重阐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是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的联系。我将从“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流程”、“课堂回顾”、“课后学习”和“教学反思”七部分来说明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计算机

      网络与信息化的联系。

      2、过程和方法:启发学生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认识计算机网络,从不同行

      业来理解计算机网络在信息化中的应用和计算机网络与

      信息化的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一个情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

      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会用现代网络技术的知识解决

      身边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严谨的科学观,以及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等等。

      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重点:通过计算机网络基知识和发展速度的学习,启发学生探索计

      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进而学习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的联

      系。

      2、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以及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的联系。

      教学方法分析: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学、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参与、注重合作学习、注重联系实际、注重鼓励质疑。

      教学流程:

      1、情景设计

      通过中国网民数量的庞大和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中国的ipv4地址数量

      的增长和以太网的快速发展三个例子,来说明计算机网络发展速度是十分迅猛的,提出“是什么原因造成他如此快的发展速度?计算机网络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等问题,从而引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通过同学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解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得联系。

      2、新课讲授:

      2.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1)网上资源的共享

      通过让同学们浏览新浪网首页的截图,请同学们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后,通过老师的总结得出计算机网络具有资源共享的功能,并且资源共享是计算机最本质的功能。

      (2)经济的构成计算环境

      当网络中某台计算机的任务负荷太重时,可以将任务分散到网络中的其它的计算机上进行,或由网络中比较空闲的计算机分担这个任务,这样既节约了资源,又节约了经济。对于大型的任务需要用到大型计算机计算时,但是使用大型计算机的费用又非常的高,这时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将计算任务分给多台普通计算机进行,这样就可以节约计算成本和时间。

      (3)配置高可靠性的应用系统

      可以在网络上做一些备份,保证当某个设备出故障时,网络的应用仍能

      可靠的运行。

      (4)更方便、更强有力的通信手段

      比回答可以得出计算机网络能更方便、更快捷的实现通信,让用户不用受时间和距离的限制。

      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四点功能的介绍,让同学们认识计算机网络的强大的功能,同时也解释了“计算机网络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2.2、计算机网络的与信息化的联系

      启发同学们结合学习和生活中使用信息化的例子

      思考计算机网络的与

      信息化的联系,然后请同学们列举学习和生活中使用信息化的例子。

      老师从同学们的列举中总结出信息化又包括“办公自动化、生产自动化、广域信息查询和信息传输”三方面的内容。再从这三方面去解释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的联系,最后得出计算机网络是实现信息化的必要条件,没有计算机网络平台,谈论实现信息化实际是空谈,没有任何意义。

      课堂总结: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1)网上资源的共享

      (2)更经济的构成计算环境

      (3)配置高可靠性的应用系统

      (4)更方便、更强有力的通信手段

      2、计算机网络的与信息化的联系

      课后学习:

      课后同学们应该对老师讲解的内容加强思考,对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加深记忆,认真观察学习和生活方面有关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的案例,加深对老师所讲内容的理解,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作用,并且适当的做一些相关习题,以帮助同学们理解知识。

      教学反思:

      虽说教无定法,但启发、互动仍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要充分让学生去思考一些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事例,让学生在对事例的分析中去学习,引发思考,总结归纳,最终达到好的效果,同时,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教师的讲解始终起到启发、点拨、纠偏、示范的作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使他们“听”有所思,“学”有所获。

    篇二: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说课稿高中语文

      

      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

      文

      教

      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

      校:

      年

      级:

      任

      课

      教

      师:

      语文教案/语文教学宝典/语文说课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秋天说课稿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语文科目,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说课稿

      黑龙江中学

      田甜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是七年级上册《秋天》一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重点,教学过程等方面来向大家简要介绍。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秋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20岁时所作。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诗不长,只有三节,却将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皆收笔下。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文语言流畅,优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学生学习本文的重难点是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初一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对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感悟能力,对信息技术课感兴趣,初步具备一定的搜集学习资料并对其进行分类的能力;能比较好

      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的开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只是部分学生对电脑的操作还没有达到应有的熟练程度。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初中生对于信息的搜集和选择的能力有待培养和提高,这也是我在教学中着重注意,着力完成的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我设计了通过观赏秋天风景图片,情境导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让如诗如画的情境,为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通过配乐朗读课文,使学生能入景、入情地感知课文内容,对秋有个总体的印象,为学生自主学习课文铺路架桥。

      通过引导学生登录教师课前制作的共享资源,自主学习课文,质疑问难,达到读通,读懂课文,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在网站上自主查找、搜集资料,讨论交流、整理资料。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尊重学生个别差异和多样性的选择,有利于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自由选择相关的音乐配乐诵读诗歌,体会课文的感情。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

      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有重点的选择,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强化语言积淀的目的。

      以上是我的设计思路,对于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我的理解还是很浅薄的,做法也一定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欢迎各位领导和同行多提宝贵意见。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EducationalInstitution

    篇三: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说课稿高中语文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2014-05-1116:22:21|分类:

      课题|举报|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我的照片书|

      一、理念概述:

      所谓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这一定义包含三个基本属性:

      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

      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

      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

      二、指导思想: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融合对于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它的关键就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主导——主体”教只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学结构,在此前提下实现学科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整体改革,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结合我县教育实际,为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全体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使全体师生在信息化中受益,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关注重点、解决问题”的思路,特制订此方案。在全县推广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运用到各学科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内容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形式、教法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生学法的融合。

      三、工作目标:

      (一)普及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整合,改革教与学的模式;

      (三)通过网络进课堂实现资源共享,构建高效课堂。

      (四)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文化;

      (五)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四、实施步骤

      阶段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初步融合

      教研室负责多媒体使用方法与技巧的培训,第一阶段培训力争达到骨干教师能做基本的教学课件。

      只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1、教研室负责对初中骨干教师及学区研训中心相关学科教研员的培训。(2014年9月)

      2、学区研训忠心负责对辖区学校相关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2014年10月)

      3、教研室结合装备科与督导室采用抽查与定期相结合的办法,对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检查。要求每学年中学教师为50个附课件教案,小学教师为30个附课件教案。检查结果纳入督导室对学区及初中学校量化管理中。评定分优秀、达标、不达标三个等级。

      4、优秀课件评比。由各学区推荐上报,必须是首创,依照“多媒体课件评分标准”(见附件一)评选设一二等奖。

      阶段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高度融合

      1、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教育理念培训,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力争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运用信息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2014年11月)

      2、局督导组参照“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高度融合课堂评分标准”(见附件二)不定期对各校进行普及多媒体使用的课堂教学验收检查,阶段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举行信息化教学优质课评比,推出示范课。通过评选活动,全面提高我县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和教学的能力,促进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改革,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我县教育现代化水平。

      只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1、学校评选

      分学科进行校级评选,按照每学科1人的名额进行选拔推荐,参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标准(见附件三)将参入评选的授课教师打分排队后,学校将每学科第一名上报教育局。

      2、县级选拔

      由学区推荐教师参评,分设一二三等奖。

      3、推出示范课

      教育局将组织评委对各学区推荐上报的课例进行选拔,每学科确定一人为县级示范教师。县级示范课时间和授课地点由教育局统一安排,各学校组织骨干教师观摩,授课结束后由授课教师汇报课后反思,然后由教研员当场点评。

      五、预期效果

      (一)教师方面

      课前多方面整合教学资源,课上应用信息技术启发学生思维、扩充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课后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二)学生方面

      能利用网络平台登陆资源库自主学习,实现与教师的有效互动,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只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三)总体效果

      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我校素质教育水平,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努力探索信息化教学的新规律。

      六、组织机构

      信息化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只供学习与交流

    篇四: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说课稿高中语文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题目是《信息与信息技术》,它是浙教版高一《信息技术》教材,第一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讲了信息、信息处理过程;认识计算机及因特网的作用。本节课内容理论知识比较强,知识点比较多,内容较散,看似简单,每一部分只是点到为止,目的是让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有一点了解,使用学生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由于教材已使作用多年,有些新内容没有,所以上课时,要注意扩展。

      二、说教学目标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

      1、知识目标:

      ⑴、理解信息的含义。

      ⑵、掌握信息处理过程。

      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⑷、知道计算机和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⑸、区分信息和信息载体。

      三、说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1、重点: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系统及工作原理,因特网的地位与作用。

      2、难点:对“信息”及“计算机工作原理”的理解,因特网的作用。

      3、突破方法:师生讨论,上机操作。

      4、能力目标:

      ⑴、通过对“信息”概念的理解及对“计算机和网络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学会思考。

      ⑵、通过观察计算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⑶、通过学习信息处理过程知识,培养学生对信息及获取、分析、处理、传递和应用信息的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上网,小组合作,互帮互学,培养学生团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及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4、体验目标:

      让学生上网看一看,网络上到底有些什么,对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重要性。

      四、说学生

      高一新生的来源各团场初级中学,有部分同学,对计算机并不陌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学过一些,对计算机有了一定认识,还有多数同学,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家庭环境,升学压力的影响,对计算机了解真是太少了,甚至有的学生从没见过真正的计算机,这是我亲耳听学生说的,并且其它老师也听学生这样说过。而高中信息技术的第一章又都是理论内容,五、说教法

      对理论知识,通常的教法是教师讲学生听,然后再做练习达到巩固的目的。对这部分内容教师如果不考虑学生情况,一直讲下去,基础好学生觉得没意思不愿听,基础差的学生又觉得听不懂,怎样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对这节课感兴趣,怎样调动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一个难点。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安排的。

      1、第一节课就安排学生到机房上,满足一部分学生没见过电脑的好奇心。缩短了他们与计算机之间的距离。

      2、用前言的第一句话导入新课,提出本节的教学大任务和小任务。体现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驱动法。

      3、接下来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找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及课本中没有新内容,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4、教师就每一个知识点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与思考,师生再共同归纳总结。这样各种情况的学生都会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中,发挥各自的长处。

      5、最后还有时间让学生上网。教师点拨,小组协作完成上网,浏览信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2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

      生:(齐)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

      师:(课件演示)

      2.信息的价值性。

      (1)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2)信息可以增值;

      (3)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生1:(疑问)信息可以增值,怎么理解呢?

      生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等方式处理,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

      师:商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而产家知道信息后他们会大量生产该产品,说明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师:台风“维达”给我们带来的伤痕依然存在,有关台风“维达”的天气预报当时对我们十分有用,但是现在对我们还有用吗?

      生:(讨论)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就如:今天来讲,神六的圆满成功远比神一给我们带来的兴奋多。今天的报纸总比昨日的报纸好卖,……生:(疑问)书本中的科学知识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变得贬值吗?

      师:如果是理论知识几乎不会贬值,但如果是技术知识同样会随时间而变化,但所花的时间会比一般的信息长很多。

      师:(课件演示)

      3.信息的时效性

      (1)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

      (2)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

      师:(补充)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性是通过价值性来体现的。

      师:老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知道吗?

      生:(齐)不是。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信息是能够被大家所共同知道的?

      生:(讨论)每位同学的相貌、教学楼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汽车的形状、……看来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共享的,除非它不为人所知。

      师:(课件演示)

      4.信息可以共享

      萧伯纳名言

      (1)

      信息资源共享。

      (2)

      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

      (3)

      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思考:

      1、师:同学们对以上的信息形态分析得很透切、独特。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信息除了上面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特征?

      (传输性、无色无味、概括性、可以识别、再生等)

      2、信息的众多特征中,相对于物质能源,哪些是信息独有的?(共享性)

      实践题:课本第5页,作完后把答案上交到教师机:网上邻居——>teacher——>所在班级文件夹。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来达到教学目标。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较好。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实践题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因为这是高一第一堂课,所以是很关键的一节课,如果这节课上好了对下面课程的学习会使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3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图文混排》,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遵循教学规律、渗透课改精神、实现有效教学、突出学科特色并结合我们学校所倡导的“三步一环”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图文混排》是高中必修教材《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2节的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WORD文字处理已有了基本的认识。但在文档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方面还有欠缺,还需要想办法增强文档版面的美感。

      而图文混排更好的体现了版面设计功能,是WORD软件排版各种功能的综合运用,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学完本节内容后,学生将能够制作出一份图文并茂的电子作品。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特点,考虑到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是:

      (1)知识方面:了解图片的插入方法和属性设置。

      (2)能力方面:能够熟练运用图片设计版面,表达主题;并对图文混排的作品及其制作过程进行评价。

      (3)情感方面:通过图文混排作品的制作,感受word软件强大功能,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和积极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目标,我认为图形对象的插入与设置是关键,所以设为本节课的重点,基于课前和学生进行的交流和对他们的观察,我把图文混排在版面设计中的灵活运用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法学法

      教法上:重点部分利用演示示范,组织讨论,结合学科所具有的操作性特点,精心选择任务,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学法上: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自我学习,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而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则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本课学生将亲

      历制作过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结合组间合作互助,学有余力的帮助困难的学生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教学过程:

      为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有这样几个环节:

      (一)情景导入(大约5分钟)

      结合学校板报评比活动请学生对黑板报进行讨论。再展示一篇文本文档,和一组相关图片。文字能够描述事务,图片能形象的反映事务,如果能将图片与文字有机结合,并对某些文字或图片进行特定设置,将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从而引出课题——图文混排。

      此时学生对刚刚讨论的话题很感兴趣,我再展示去年全国电脑制作活动中部分学生获奖作品,激励他们亲自尝试如何用WORD来制作美观实用的电子作品,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接受任务,也顺利的切入本课的第二个环节也是本课的重点部分。

      (二)讲授新知(约10分钟)

      对于图片的插入,我先利用多媒体广播系统演示具体操作步骤,并有意识地介绍几种可能出现的操作错误,然后启发学生打开并使用图片工具栏,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图形环绕方式的设置。

      (三)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约20分钟)

      给学生提供课前准备的素材,明确本次任务主题“弘扬民族文化”小报设计,让学生根据任务要求,通过组内合作探究、相互协助的方式来学习图

      文混排的各种设置。并让完成较好的同学讲解演示以加深学生印象以此突破本节难点。教师则充当引领者和协作者的角色。

      (四)作品展评,(约5分钟)

      让学生对作品进行组内互评并填写学生评价表。通过作品的交流评价,既发挥了学生的长处,又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美感,体现了学习过程的创造性。

      我从学生中挑选几幅不同层次的作品进行展示,肯定学生的创作成果,提出希望,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创作的快乐。

      (五)归纳总结、知识拓展(大约5分钟)

      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感受和收获,完成学案,老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并对学案中的知识拓展环节给予必要的提示。要求学生课后搜集素材设计版面完成制作关于甲流知识的小报。

      四、板书设计

      借用PPT课件进行本课内容板书,强化图文混排的重点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文字图表的布局给学生以知识和美感。

      以上是我本次说课的内容,谢谢。

      赵良厅校长解释说:“三步一环”课堂教学模式由“认知教材———重点、难点突破———检测、总结”这三个步骤组成,即把教室的教师一“讲”改为学生三“动”的课堂活动方式,三步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给学生以自主、创意、乐趣和成就感,有助于减少厌学情绪,使课堂充满活力。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4一、说教材

      课题:图形图像文件的浏览

      ○说:今天我要讲的内容是图形图象的浏览,选自由湖南教育出版社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共同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第二册的第七章《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加工》的第六节。由于这是高中信息技术第二册,也就是在新课标中提到的高二学生学习的选修课内容,其本身就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也就是说必修课的教材内容更注重学生兴趣与个性的发挥。而对于其中选修的本册多媒体知识内容,新课标要求本知识块的目标就是要求学生认识到多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并学会对多媒体信息进行正确合理地选择和采集,加工以及整理制作,了解其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对于这一大章《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的内容提出三个明确目标:1、了解常见的多媒体信息如声音,图形图象,视频动画等的类型、格式及其存储等;2、能选择适当的工具,对信息进行采集,了解其基本原理;3、能根据信息的呈现需求,选择适当工具和方法,对多媒体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鉴于以上总目标,在前面几次课中,我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了多媒体的基本知识及几种具体的多媒体素材即声音与视频的基本使用与处理。这次课我就要带领学生一起使用看图软件ACDSee来实现图形图像文件的浏览及图形图像文件格式的转换。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学生的心理、智力发展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a.使学生初步了解图片浏览软件ACDSee的程序界面结构;

      b.使学生能用ACDSee软件浏览图形图像文件;

      c.使学生能用ACDSee软件转换图形图像文件的格式;

      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b.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探讨能力;

      c.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目标

      a.增强学生祖国河山的热爱

      b.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加强学生学会用多媒体信息表达思想的意识。

      ○说:由于前面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这章的目标主要是根据信息的呈现需求,用适当的工具采集加工信息,本次课就是建立在多媒体信息处理工具——看图软件ACDSee的基础上的,因而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及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对ACDSee程序界面的结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又由于学生在今后学习的网页制作及多媒体作品的制作等内容时,(即在有信息呈现需求时)要使用大量的图片,对图片的选择和加工这就是这次课要实现的另外两个知识目标:用ACDSee软件浏览图形图像文件及转换图形图像文件的格式。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以上两个知识目标为主线,把第一个知识目

      标融进后两个知识目标中去体现。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自我实践与探索,巩固知识的同时,提倡学生主动去发现ACDSee软件的一些其它功能,达到这节课的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探讨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在这节课中,我通过呈现给学生若干幅大家熟悉的祖国风景名胜图,并让学生踊跃识图交流对风景名胜的了解,在大家一起感受祖国风光的同时,激起学生浏览图片的欲望,从而推进教学计划,学生在认知与兴趣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本次课的知识目标,同时在自我探索中有所创新,从而形成对信息技术课,以及对更多地了解祖国名胜,感受祖国风情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用ACDSee浏览图形图像文件。

      ○说:基于上述的新课标以及教材的要求,我归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其中教学重点是:用ACDSee浏览图形图像文件。这是以后学生在实践运用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

      教学难点:

      用ACDSee转换文件格式。

      ○说:图形图象文件的格式有多种多样,较复杂,怎样在适合自己的情景中运用不同的文件格式,为什么要根据需要进行格式转换,是学生不易弄清楚的问题。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

      情景导学法与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说:教学法中指出,教学要因材施教,其中的“材”字,我认为不仅仅可以理解成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不同特征和要求的教材内容,即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合理选择教学方法。那么在本次课中,为了比较好的让学生掌握好本次课的两个不同特征与要求内容,我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即情景导学法与演示法以及任务驱动法。其中,情景导学法是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演示法为学生学习理请思路,任务驱动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使学生在乐趣中愉快地学习,并很好地掌握知识。

      教学环境:

      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

      ○说:这次课的具体实现我是将学生带在我校的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来进行的。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比较方便地对学生进行主导,也能非常好地让学生及时参与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说学法

      自主实践与自主探索

      我认为,学法是针对学生学习的方法而言的,首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智力发展水平。学习本次课的学生已经是高二年级,通过高一年段必修课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经验,同时也养成

      了一定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索思维习惯,但这种思维习惯是信息技术课对学生长期要求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一再强调了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本次课仍旧提倡学生用自主实践探索的方法去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一)、用ACDSee浏览图形图像文件(情景导学法)

      教师的定位上:

      (2)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5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文件的下载。文件的下载是教科版教材中

      第二章信息获取中重要的一节。在生活中学生常常需要去互联网上下载文件,如学习资料、电影以及音乐等等,尽管对文件下载常常接触,但很多学生并不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途径下载文件,在搜索技巧方面和提

      高文件下载效率上存在不足,并且对合法下载文件知之甚少,学习本课后这些问题会得到解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制定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内容及学习的程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制定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哪些能力得到提升,哪些能力得到掌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制定本节课学习内容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与培养。

      4.了解不同文件的类型及其重要属性。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途径下载文件。

      通过批量下载和灵活选用搜索技巧等提高文件下载效率。

      了解合法下载文件的重要性,规范自身行为。

      二、教学重点

      1.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途径下载文件,通过批量下载和灵活选用搜索技巧等提高文件下载效率。

      2.了解合法下载文件的重要性,规范自身行为。

      三、教学和学法

      教法:使用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法等。

      学法:观察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课堂讲学、演示和机房实践结合。

      四、教学过程

      1、文件常见文件类型及其属性

      (1)文件名:是由基本名和后缀名两部分组成的,二者用一个小黑点隔开。后缀名一般用来标识文件类型。

      xx.doc、xx.xls、xx.ppt、xx.txt、xx.zip、xx.avi、xx.rmvb、xx.mp3、xx.mp4等等。

      提问:常见的文件类型还有哪些?举例说明越多越好。

      (2)文件存储位置

      存储位置:文件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的具体路径。

      URL路径:用来标识因特网上资源的一种标准格式。

      例:。

      UNC路径:用来标识局域网中的共享资源。

      例:计算机01共享文件期中考试成绩.xls。

      本机路径:当前计算机文件。

      例:C:ProgramFiles成绩期中考试成绩.xls。

      (3)内容文件中实际包含的数字化信息。

      例:文字书稿、工资表格、演讲录音、卡通剪辑、电脑游戏等。

      (4)其他属性:创建日期、修改日期、只读、存档、隐藏、大小等。

      2、选用适当的途径下载文件、批量下载、灵活选用搜索技巧提高下载效率

      课堂实践:下载一个文件,由学生不同的下载途径引出文件下载有多种途径。

      (1)

      文件下载的途径

      通常分为发行厂商网站下载、专题网站下载、FTP下载。

      (2)

      提高下载效率

      批量下载:需要下载大量文件时使用批量下载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操作,通常我们可以借助一些下载工具来实现,如常用的迅雷、快车、QQ旋风等。

      FTP文件搜索:使用搜索引擎或者FTP搜索引擎,搜索文件关键字、关键词,其关键是要了解文件的路径和文件名。

      (3)

      下载工具

      目前常见的下载工具有:迅雷、快车、QQ旋风等。这些可以实现批量下载、断点下载、多线程下载的特点。

      课堂实践:下载一个文件,比较使用Internet浏览器直接下载和使用下载工具下载有什么区别。实践完成后进行小组讨论。

      3、了解文件下载的合法性

      (1)网络上文件的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在使用网络时要严格遵守有关版权法规。

      (2)文件中有时包含不健康内容,我们应自觉抵制,做到不阅读、不存储、不转播。

      (3)在使用文件的时候还要注意防止病毒的感染和的破坏。

      在下载文件时候,要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引用他人作品时,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注明出处。

      共享软件允许用户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和传播,但未付费注册的用户多受到某些限制,如允许试用多长时间或者在缺乏付费用户的高级功能。自由软件允许自由传播,但仍要尊重版权,一般不得用于商业目的。

      提问:小A同学在某游戏网站下载了一个小游戏,但进入游戏时,需要输入一个注册码,小A在网上找了一个注册码输入后顺利进行游戏,请问小A的行为合法吗?为什么?

      4、课后思考

      小A同学去网吧给自己的MP5下载电影,鼠标刚一点下,就下载完成了,小A一阵窃喜:网吧的网速真快啊!回去想看电影时却发现打不开MP5里面的电影文件,请思考有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小A下载失败了?

      5、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习了文件的下载,了解了常见的文件的类型及文件名的构成,学习了文件下载的途径、方法,以及了解了文件下载的合法性。我们在使用网络上的文件时,一定要遵守一定的网络道德。请同学们课后时间仔细思考老师布置的思考题。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汇总五篇】

    篇五: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说课稿高中语文

      

      《信息技术说课稿》

      信息技术说课稿(一):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信息技术学科是学科中最年轻的工具性学科,同时又是知识技能更新最快的学科。《信息与信息技术》这一节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的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的资料,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同学,它是教材关于信息技术这一学科的初步认识。

      本节是基础性的纯理论的资料,所介绍的一些有关信息的知识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能够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资料打下基础,也是构成学生了解熟悉---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

      新的学科的学习,对学生充满着挑战,能够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产生一种求知的冲动。正是这种冲动,导致学生的理想和实际技能的不平衡。

      基于此点,从信息技术本身学科特点出发,结合与生活实践的整合理念,设计这一课时,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现今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了解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这一社会现实,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学情分析:学生对微机充满了向往,甚至用崇拜这词决但是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次上信息技术课之前,学生在机房门口早已排好了长长的队伍,穿好了鞋套,等着老师的到来。个性是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的同学,用手摸一摸显示器都会欢欣鼓舞)

      基于对学生状况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资料作了一些调整,我想在学生初步建立信息技术中信息的感性认识后,能亲自在网上根据特定的任务,搜索一些信息,来加深理解,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本节课的资料:了解信息的特征和信息的表达方式;

      重点:信息的特征;

      难点:培养能从各种途径获取信息的思维习惯,以及培养辨析信息的潜力。

      二、说目标:

      1、一个指导思想:

      使学生明白,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活动的终极目标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对推动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2、两个学会:学会信息的特征和信息的流程;

      3、一种体验和一种培养:

      以信息处理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获取、分析、处理、传递、运用信息的意识,体验信息从获取到运用的全过程,并在其中享受快乐;

      4、多种收获:

      养成在获取信息到运用信息的思维习惯,透过聆听、理解老师的想法,提高学生的听力;透过阅读提高学生的自学、自悟的潜力;透过对学生的上机姿势矫正、上机时间和休息时间的合理分配,使学生养成劳逸结合的习惯。透过对信息的正确决定,提高学生的辨别潜力;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

      (1)、任务驱动:

      结合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以典型任务为主,突破一个个思维障碍,因此本课采用建构理论下的主体教育模式,透过学生已储备的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任务中,自己思考,主动探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潜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组织、引导、协调、控制、咨询的作用。启发、诱导贯穿其中,建立自我探究的学习平台。

      (2)、讲解演示法:投影一部分图片,其中包括生活中常见的,也包括学生只要稍稍动脑就能立刻反应过来的,结合课本插图来共同讨论。

      2、学法指导:

      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应赋予学生最多的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应此在讨论的过程中,重在学生说出他的亲眼所见、亲身经历。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逐步对问题深层次的思考。在情境中感悟,在解决问题中交流探索,在实践中内化、自悟。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设置体此刻三个方面,一是: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具体感受信息的获取方法,二是,自悟,针对不同的任务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根据现有条件,选取最佳。三是:尝试,透过动手操作来体现透过信息技术获得信息的优越性。

      过程设置分为:创设情境,以境激趣----合作讨论,自主探究----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1、创设情境:

      一公司贴出招聘广告,广告上只有公司名称和该公司所需的聘用职位(仅限三人),其他的信息都没有,如果你是一名应聘者,你该如何处理呢?

      目的:创设完美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同时有明确了任务,利用学生对虚拟生活情境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理解任务,从而乐学。

      2、合作讨论、自主探究:

      本环节从三个层次展开:

      第一层次:透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了解信息的普遍性和对不良信息的正确识别;

      (1)、相邻两个同学相互讨论,举手发言,你能在生活中发现获得信息的途径吗?(交通标志、阅读等等)

      第二层次:怎样识别不良信息

      (1)、手机信息:某某中了大奖后?

      (2)、讲一个小故事来激趣:包不掉毛和毛掉不包说明怎样去识别信息的好与坏。

      (3)、让学生自己搜索记忆,你明白哪些与此类似的事例;

      本环节的安排是让学生明白: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但也有优劣之分,培养学生的辨析信息的潜力。(借此告诉学生,天上不会掉馅饼)

      第三层次:学生上网查找我们学校的主页(投影出上网的基本步骤和查找的关键字),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某些同学上机的操作姿势和不良习惯;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做科学有效的控制;这一过程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以选取不同的手段和方式进行辅导。

      分层次的教学的运用,使全体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发展,从而突出了课堂的重点,分散了难点。个性是最后的上机操作,让学生过了一把瘾。

      3、总结归纳,体验成功:

      (1)、交流学习心得,各自说说本节课学了哪些资料?

      (2)、教师帮忙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4、设疑,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当一辆汽车突然从我身边驶过,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本节课后能自主思考做到知识的迁移;

      5、作业布置:

      课后调查:无论透过什么合理的途径,了解一些社会上的透过误导信息来骗人的实例。要求讲出你获得该信息的途径。

      五、设计理念:

      本节课在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引导的过程中学,让学生自主体会信息技术的普遍性这一特征,在讨论和实际操作中体验信息的获得和信息的正确辨析,正是在辨析过程中,提高了分辨潜力。提高学生更大的兴趣,是我这堂课的最终目标。

      信息技术说课稿(二):

      一、说教材

      《彩色世界》是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第13课中的资料,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画图知识铺垫的延伸,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画图的基础之一,也是构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置前景色、背景色和掌握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重点是掌握利用画图的涂色、喷枪、刷子、取色等工具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彩色世界的内涵不仅仅有自然景色,还有人性的美德,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因此这节课是基于网络环境下整合美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画图基础知识教学提高课。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熟悉画图功能的操作,掌握对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潜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潜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潜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透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对封闭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难点:前景、背景的置换

      彩色世界丰富内涵的理解、体验与表现

      四、教法阐述

      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教学中务必立足基本操作,渗透基础知识,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处理任务出发,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潜力,从而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课的资料,我采用了情景导学法与任务驱动法,帮忙学生消化本课的资料,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演示法、迁移法,并借用了艺术课的三位一体(即欣赏、技能、情感)教学法,以期到达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五、学法指导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进行学习与操作,透过自主探索获取知识与技能。把自学尝试创新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现方法、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用心性。

      六、教学环境

      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

      七、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资料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三)综合运用,知识拓展

      (四)作品展示,知识巩固

      具体阐述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首先创设一个童话故事情境:小猪淘淘去嘟嘟国学习。一不留意掉进了一个神秘的地方没有颜色的世界。原先是小动物们不爱护环境,太阳公公把颜色收走了。太阳公公说,只要小动物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给嘟嘟国涂上丰富的色彩,就能找回颜色了,这天但是最后期限了。别急,我能帮忙你们。小猪说。但是这么多工具,该用哪个涂色呢?同学们帮帮我吧!

      设计意图:创设完美的童话故事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又巧妙设计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缺憾,利用学生对完美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用心地理解任务,从而乐学。

      (二)、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1、涂色工具、喷枪、刷子的使用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给那张黑白的图画涂色,学生分组学习。要求:看哪组同学方法最新颖、工具用得最恰当,有问题的同学能够参考书上的方法,能够互相讨论。学生开始操作,教师巡视。自学之后,教师小结,学生上台演示(边说,边操作)。选取一位将图画涂得有漏色同学,教师以此为突破口,询问原因,进而得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涂色工具只能对封闭图形进行填充。每个小组任选一张,进行涂色,看哪个涂的好,介绍一下是怎样涂的,或者列个表格让学生比较一下几个工具的异同。

      2、颜色橡皮的使用置换前景色、背景色

      童话情境:小猪在涂色时,发现自己的橡皮变成了彩色的了?这是怎样回事呢?谁能帮帮他啊?这时就引出另外一个知识点置换前景色、背景色。透过学生间的互帮互助以及教师讲解,使学生掌握置换前景色、背景色的方法。

      设计意图:颜色橡皮在学生画图中也是经常要用到了的。我透过童话情镜,很自然地从涂色工具的知识点转到了前景、背景的知识点,过度自然。在学生帮忙小猪的时候,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采用边演示边操作的方法,教师在学生汇报过程中针对难点工具及时点拨,质疑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突破难点。在汇报学习中,对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赞扬。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学潜力,养成不怕困难、用心思考、与人合作的学习精神。

      (三)、综合运用,知识拓展

      童话情境:小猪说:同学们,运用你们学会的知识,发挥丰富的想象,帮忙嘟嘟国找回色彩吧!教师提醒:同学们不要忘记嘟嘟国是因为破坏环境才被太阳公公收回颜色的,那什么样的环境才是环保的、最美的呢?发挥想象设计出你们心中最美的大自然吧!学生自选图画,使用自己想用的涂色方法,涂上自己最想涂的颜色。

      设计意图:在巩固新授课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激励学生个性发展,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空间里,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完成建构

      一堂好课,最后的画龙点睛之笔也很重要。在此环节,我这样设计:老师发现同学们设计的嘟嘟国都很美,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下,互相学习、共同分享,在展示时还要谈谈你为什么要这样装扮嘟嘟国。学生展示,自我评价。教师总结:正如同学们所说,不同的色彩能够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也能传递不同的信息,同学们使嘟嘟国变美了,谢谢大家!最后透过童话情境,结束本课:动物们欢呼:颜色找回来了,嘟嘟国又漂亮了,小猪你真棒。小猪说同学们才棒呢!谢谢同学们,你们都是嘟嘟国的荣誉市民!同学们欢呼:我们都是嘟嘟国的荣誉市民啦!

      设计意图:学生在作品展示中,相互评价,各抒己见,锻炼了语言表达潜力,在自我展示和相互评价的过程中,进行了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作品展示为学生带给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师及时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准确的评价和肯定,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感。

      八、设计理念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美术、信息技术和思想品德三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内部整合。

      2、讲练结合。单就资料而言,对已掌握了必须画图操作技能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精讲。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并且透过多种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自我创新),获取信息,掌握操作。

      4、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创设了许多适当的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用心主动地理解任务。

      5、分层教学的实施。怎样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一位学生在教学活动都获得个体的发展。

      信息技术说课稿(三):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

      (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说课的题目是《剪切图形》,《剪切图形》是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17课的用计算机画画模块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在学完其他画图工

      具后,对菜单工具的更深入的学习。其中的复制、粘帖命令是以后学习的基础。本节课的资料如果掌握好会大大节省创作绘画的时间,变换各种形状图形,为创作绘画打下良好基础。

      根据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制定了教学目标为:

      1、(知识和技能)掌握图形剪贴,复制的技技巧,学会、翻转命令的使用方法。

      2、(潜力)透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创作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潜力。

      3、(情感和态度)在同学的互助下交流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修改菜单中复制、粘贴命重难点的使用。

      教学难点:翻转/旋转工具的使用

      (理论和指导思想)信息技术课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潜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获取知识不是透过教师教育,而是学习者在必须情境中,借助他人的帮忙,利用必要学习资料,能透过自我建构重组的方式获得知识。因此,为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的设计时准备以学生任务驱动为主线,透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过程,分别说出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在说每一个环节的同时说怎样做,为什么要这么做)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以你明白孙悟空有什么本吗?学生明白,有七十二变。那么这天我们也就来在计算机上让它变一变。设这样情境的意图是激发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兴趣,孙悟空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形象,容易激发学生的情绪。

      二、讲解重点、点拔难点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务必有必须基础知识背景,否则就只能盲目尝试。所以本对画出一个月亮,月亮、复制、粘贴的过程。指出旋转命令在修改菜单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完成任务带给基础。

      三、自主探索、协作学习。

      在明确了教学任务,创设情境后,这时就应大胆的让学生尝试练习。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有一学生有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想能够透过对1、教材的阅读,2、同学之间的帮忙,3、教师的指点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中得到新知。

      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把教材、同学、教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忙者,目的是为了自我学习,同时也可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让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学帮忙学习慢的同学。

      四、创作绘画,互评互学活动。

      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掌握必须技法,就有一种创作欲望。这时教师让学生自主创作一幅作品,充分利用本节课学习资料,创作出一幅简单的绘画作品然后教师引导同学从技法的运用,构图是否合理等几个方面,让同学之间展开互评。教师选几个好的画让全班评。

      评价本着发展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有利原则,评价方法要灵活多样,鼓励学生创新。上面的评价方法,旨在使评价主体多元化,评教师是自已、同学、教师、评价2、结果的多样化,不再是单一的好和不好而是用鼓励性活动给予肯定性评价。

      这样设计,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辨别的潜力。让学生不要单一的只用好和不好,而是说出好在哪里,,实现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的结果多样化。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潜力,提高信息的辨别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正在我们信息技术所致力求的目标。

      (突出说课中的亮点)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感觉比较有特色的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习由1、被动理解变为愉快的学习。体此刻自主学习,教师没有把教学任务一一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2、协作学习,交流的方式只是教师,学生之间互学,3、创造学习,即巩固所学的知识,对贴近生活,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教学目标:

      1.文件的打开。

      2.学会颜料桶的使用。

      3.工具箱、颜料盒的隐藏与恢复。

      教学过程:

      一、文件的打开:

      上节课,我们把画好的画保存下来,我们怎样把它打开呢?教师可演示打开上次保存文件的方法。打开保存的文件后,教师能够进一步引导:我们能不能给图画涂上漂亮的颜色很自然转到颜色的填充这一环节。

      二、油漆桶的运用

      教学颜料桶时可采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在进行填色时,封闭图形与未封闭图形有什么不同。在讲清楚封闭图形的涂色后,能够让学生打开课文例图,自己尝试对色块的更改(换衣服)。

      如果要将图画中的某一特定颜色A改成另一特定颜色B,即颜色A-》B,能够使用彩色橡皮,具体方法如下:

      1、将前景色设为颜色A;

      2、将背景色设为颜色B;

      3、选取橡皮;

      4、按住鼠标右键,在需要修改的地方拖动鼠标。

      (彩色橡皮的使用有必须难度,教材中没有介绍,但这个功能比较常用,可根据状况作为补充知识介绍。)

      工具箱、颜料盒的隐藏与恢复在平常学生使用画图软件时经常要碰到工具箱或颜料盒没有出现的状况,所出学生从心理上就比较想了解工具箱与颜料盒的隐藏与恢复,在那里教师能够设置一个暗箱,让学生碰到问题,自己去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再从总体上给全体学生一个明确的方法。本课时讲这一资料为学生以后操作标准菜单的工具栏服务。如果学生把工具箱或颜料盒拖到桌面外时,可采用更改屏幕的分辨率来找到工具箱、颜料盒。

      就应让学生把涂好颜色的图画保存下来。

      信息技术说课稿(四):

      《《从互联网上下载信息》》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从互联网上下载信息》是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网络世界,第三章网上搜索中的第二块资料。本章资料分3课时。《从互联网上下载信息》是在学生熟知了网络基础知识,互联网中的常见术语,IE的基本设置以及熟练掌握了透过关键词,利用搜索引擎方便快速地查找资料的基础上展开的第2课时的教学。在本课时中,学生透过完成特定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巩固了第一课时中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理解搜索引擎及关键词,同时也有机地构成了学生对现有的信息进行分类、筛选、组合以及鉴别的潜力。(注:本课原题目称之为《下载软件》,主要资料为从http、ftp站点下载软件,教材中关于下载问题讲的比较零散,我是将此资料作为一个专题来讲的,命名为从互联网上下载信息)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理解下载的作用和好处;

      潜力目标:基本掌握下载的四种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并能在学习中探究规律,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高中学习生活的情感

      重点:四种下载方式

      难点:四种下载方式和小组的配合

      二、说教法

      教师在占用课堂时间较少(大约是30%)的状况下,采用演示法、讲解法、指导法,以任务驱动模式来到达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教法中适时地给予学生启示。

      三、说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透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采用小组制,目的是思考到整个班级水平差异,分8-10个小组,在每组中设立一位计算机水平相对较好的学生担任

      组长,负责这组学生的答疑和管理这组的纪律等工作,这样不但能分担教师的负担,而且能让更多的学生当堂掌握知识,并且有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在发挥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同时也使得本组学生的配合更加默契,也为今后的网页设计中的小组合作打下基础。

      四、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首先,在大屏幕展示一个电子课文网页,(关于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有教学过程、练习题及答案)

      创设一个情景:因为我们在学习此过程中的时候有些同学对这部分知识理解的不透彻,或需加深理解,有些同学需要找一些练习题来做,-------引出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和资料的保存整理

      (二)新课

      1、介绍下载的概念

      下载:把互联网中的有关的信息资源保存到自己计算机的过程

      2、四种下载的方式

      (1)保存网页:注意保存时的类型(WEB页,全部;WEB档案,单一文件;网页,仅HTML和文本文件),根据需要选取不同的类型

      (2)保存图形:最好能重命名

      (3)保存文字:注意保存的载体为一些字处理软件,易犯的错误为选中文字并复制后,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直接粘贴。

      (4)下载文件:注意在文件的当前位置打开的含义

      方法一:左键单击

      方法二:右键-》目标另存为

      方法三:下载工具,网际快车

      *教师演示四种下载方式,其中下载文件只演示前两种方法,后一种方法只简单提及,由学生自行探索。

      *学生完成任务: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并下载有关三角函数方面的资料

      要求:(1)、由小组合作完成;

      (2)、推荐的分工模式:组长负责建立共享文件夹,各组员将收集到并经过筛选、整理等处理的信息存入此文件夹中,最后由组长负责合成。软件不限

      *学生代表演示资料

      3、总结学生演示资料并补充讲解

      (1)归纳法,尤其要对教学难点进行讲解,并得出结论

      (2)信息的搜索、筛选、整理和汇总的要点与注意点

      (3)小组合作的配合

      如还有时间:可让学生在互联网中找一些喜欢听的歌曲下载

      一、说教材

      《文字的剪切和复制》这一课是科学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实验教材《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下)的第四课,这一课分两课时。这天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资料。它是学生提高文字修改效率的重点、建立电子小报的基础。根据教材的目的和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认识理解剪切和复制的方法。

      2、理解剪切和复制的区别。

      潜力目标:

      1、掌握对文本进行选取、移动和复制操作。

      2、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潜力,学会自学的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综合修改的潜力。

      情感目标:

      鼓励学生与人合作、互相启发、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文本的移动与复制的操作技能。

      难点:复制与剪切的区别。

      二、说学生

      四年级小学生有特定的心理特征:好玩、好问、好奇,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对具体的操作较容易理解,对通俗易懂的语言比较容易理解。在学习本课之前,他们已学会输入文字、对菜单和工具栏进行操作、文字插入和删除操作。

      三、说教法与学法指导

      本课综合选用讲练结合、启发式教学、演示法等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把自主学习尝试的思想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现方法、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用心性。根据信息技术学生操作性很强的特点,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及时做相应的练习,以巩固所学资料。在理解剪切和复制的区别时,我用动画课件来演示讲解,帮忙学生理解。

      在这节课中我注重学生思考和实践操作,学生透过观察演示、小组合作来解决自己所碰到的问题。本课教学中,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激发他们用心参加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说媒体

      1、学习材料和资源:绕口令、Flash课件。

      2、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投影仪。

      五、说设计

      在教学中,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三)解决学生质疑、突破难点

      (四)练习巩固、体验乐趣

      具体阐述: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首先我用投影仪展示绕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组织大家来玩游戏说话和打字的速度哪个更快在游戏中,选两名学生进行绕口令,其余同学观察老师用电脑输入绕口令。由游戏结果可引入本课课题文本的移动与复制。

      [教学意图]透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告诉他们本课学习的资料和任务。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围绕教学目标,我带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新的知识。

      (1)在对一段文字进行复制操作之前,首先要选定这段文字。提问学生明白怎样选定文字?用什么方法来选取?有哪些的方法?让大家参照书上资料。两个同学一组互相讨论学习。从理解到实践有必须的距离,学生可能会有困难,然后由我用简要的词语阐述操作步骤、示范讲解,并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在文本区再次单击鼠标左键能够取消选定。然后,让学生打开文件名为任务书的文档,以报听写的形式选中自己听到的词语或句子,并注意学生反馈。

      (2)由于我事先故意将绕口令个别词语或句子顺序颠倒,学生在刚才的报听写中可能已经发现这个问题,或者由我提示学生,请求学生该怎样办?用什么方法解决?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已掌握文字插入和删除,他们可能会说先删除后插入的方法。然后我用板书来提示文本移动的步骤:选取文本剪切光标定位粘贴,并演示说明剪切和粘贴功能都在修改菜单里。让学生尝试操作,老师巡视观察,适当指点。提问学生还有哪些方法,比如使用菜单、常用工具栏中的按钮、右键等。

      (3)既然文字已经修改正确了,此刻我们就能够复制了。板书出示文本复制的步骤,透过板书上文本移动和复制的步骤相比较,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操作。提问学生,文本的复制是否也能象移动那样有多种方法。

      [教学意图]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主动、用心的学习新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自学潜力。透过练习,加强学生的操作,从反馈中我也了解学生对文本选取的掌握程度。

      (三)解决学生质疑、突破难点

      小学生好奇心很强,对新事物会有很多疑问,我让学生自由发问所碰到的问题,并针对他们的问题进行解答。提问大家绕口令进行剪切和复制的操作,在没有进行粘贴之前,计算机把绕口令放在哪里文本的剪切与复制有什么区别?之后我用一个Flash动画课件来展示:文本移动过程就象一本书放在书包里从家里带到学校一样,而复制就象印章一样,先把文字刻在印章上,然后印章就能够不断盖出相同的文字。也就是说,书包和印章都起到一个中转站作用,电脑里的这个中转站我们是看不到的,这就是所谓的剪贴板。剪切是删除选中的模块,并把此模块放在剪贴板中。复制是把选中的模块放在剪贴板中,不删除任河资料。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教学意图]让学生自由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潜力,透过书包和印章的形象比喻,引导学生认识剪贴板的作用,突破教学难点。

      (四)练习巩固、体验乐趣

      在这一环节我设置了两个任务:第一、将26个字母按字母顺序排列(用鼠标完成),第二、综合运用文字移动和复制操作,按照书上第31页,把《电脑歌》补充完整,并将完成的任务保存在网上邻居/teacher/我完成了文件夹。这环节中,有一部分同学可能先完成,让他们充当小老师的主角,帮忙有困难的同学。

      [教学意图]鼓励学生将自己探索到的、透过自学等得到的知识,主动地运用到新问题的解决上,巩固文字移动和复制操作。将学生任务完成状况直接用投影仪显示,使完成任务的同学感到自豪,同时激励还没完成任务的同学。初步培养学生综合修改的潜力。

      六、说小结

      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更多的是培养学生操作潜力,让学生在简单搞笑的学习中,掌握知识点,培养自学潜力。因为信息技术知识在不断更新,所以我注重培养学生自学潜力,强调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放到首位,提高综合运用潜力。老师利用板书进行归纳总结,透过总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透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能够完成了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潜力目标,掌握了移动与复制文本的操作方法及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及大胆探索、相互协作的精神。

      信息技术说课稿(五):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这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遨游因特网

      说课教师:

      年级:五年级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省编教材小学信息技术下册《遨游因特网》的资料,是在学生已掌握了第一课中Internet的基本操作方法,如:浏览器的打开,网址的输入,链接等操作的基础上而设立的高层次的学习任务:是教会学生在Internet上信息搜索的方法,处理信息的潜力。思考到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首先给学生提出一个感兴趣的任务做个小导游,介绍九寨沟,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出如何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以查找九寨沟有哪些特色为任务明线,搜索的技巧与方法为暗线,两条线路同时进行。透过任务的完成,来驱动搜索方法的学习,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潜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贯穿着基于Internet的资源学习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原则,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在网上搜索九寨沟的有关信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内学生各有分工,合作查找所需的信息,透过讨论交流,确定有用的信息。使学生不仅仅学习了信息技术,同时也扩展了他们的社会知识,培养了他们信息素养、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潜力。

      2、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学习成绩可能有差距,天才学生和一般学生及后进生的认知潜力、思维潜力的不同会对教学效果有影响,所以思考适当的分层教学。

      3、教学目标的确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的好处,了解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

      2、掌握简单的关键词搜索的方法和保存网页信息的简单操作,培养学生信息的检索、搜集、筛选、整理、加工的潜力,提高学生信息的综合素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透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潜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透过小组协作和主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网络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利用Internet查询、收集信息的习惯;用关键词检索信息的方法;将收集到的信息加工处理的方法。

      二、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2、协作学习法

      3、分层教学法

      4、赏识教育法

      三、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模式,以此来实现让课堂活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的目的。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用心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好处建构的促进者和帮忙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资料,而是学生主动建构好处的对象。本课尝试引导学生置身于网络这一开放的信息化资源环境中,透过亲身体验,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用心主动地去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升学生探索潜力。

      1、任务一搜索信息的方法

      (1)任务启动:兴趣是学生用心求知的诱因,当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资料产生浓厚的兴趣时,自然便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结合学生在语文课本中学过的《九寨沟》一课,书中介绍的九寨沟是一个人间仙境,十分得美!如果老师此刻想更多地了解一下九寨沟,你有什么办法吗?怎样才能在包罗万象的信息海洋里快速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呢?随即引出搜索引擎。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探求的氛围之中。

      (2)操作指导:在网上查询信息也需要一个工具搜索引擎,但是在我们自己的计算机中是没有的,他一般在一些大型的门户网站中才有,比如有名的网站:搜狐、雅虎、新浪等,那么同学们能够跟我来看一看。打开两个搜索窗口,让学生观察他们有什么异同点?一个是IE浏览器自带的搜索窗口,一个是大型门户网站上(如搜狐)的搜索窗口。搜索引擎常用的查询方法有两种:关键字检索服务和分类检索服务。教师解说以上两检索的区别:目录检索适用于按主题(某一类别)查找信息,而关键字检索适用于按只言片语查找的信息。教师演示操作过程。

      (3)学生操作:学生能够透过教师的讲解进行操作,也可透过教师带给的可自主交互的网络课件平台,一方面,为学生带给了有搜索引擎的网站,一方面,为学生带给了网上搜索信息的方法,如分类检索、关键词搜索。还能够请同学们进入搜狐网站首页,看一看,想想如何在那里搜索信息(他们能够透过网站上的搜索帮忙,了解搜索的方法,锻炼学生的自学与信息获取潜力。)

      (4)信息反馈:学生就进入具体的操作过程,在实践与体验中,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在超多的信息源中选取有效方式获取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学会对资料的检索与分类。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两类检索的区别之处,个别学生操作演示给大家看,他是用什么方法,如何来查找信息的;信息搜索记录有几条,查找到了哪些九寨沟的资料等等。

      (5)归纳总结:网上的资料浩如烟海,纷繁复杂,我们只有透过关键词搜索、分类查询的方法,才能很快地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素材。大家透过访问不同的网站,都能发现有自己需要查找的资料,那么想把它为自己所用,又该怎样办呢?

      2、任务二加工处理信息的方法

      (1)任务启动:把网上搜索到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加工,把自己需要的资料保存到下表。

      九寨胜景

      九寨文化

      九寨物产

      九寨气候

      九寨动物

      九寨线路

      (2)操作指导:学生在保存搜集到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时,能够将鼠标移到被选中的文字或图片上单击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取复制命令,再打开word新建一个文档,将光标定位到新文档中,透过粘贴命令,被选中的文字或图片就被复制到word文档中去,再保存word文档。教师操作演示。

      (3)学生操作:学生认真观察老师每一步的演示并聆听老师的讲解。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去尝试新的创作,同时上课环境是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下,这样就使得学生除了获得老师带给的信息资源外还可获取超多新的信息,透过整理加工构成自己所需的信息。

      (4)信息反馈:学生将搜集到的各类信息填入老师布置的表格中,形式一份调查报告,以小组合作汇报或展开答辩会等形式。展示的过程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语言组织潜力,这也是与语文学科知识的结合,透过交流,分享成果,拓展了思路,使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

      (5)归纳总结: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在充分思考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同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学生在展示作品时,教师多给学生扬长性地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持续探究的兴趣。

      本课是对任务驱动和基于Internet资源型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的一次尝试,教师由学科专家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学习的主要资源不再是课本而是Internet这一拥有相对无限信息的资源,学生更注重问题,强调学生发现信息的过程。由于学习是由学生的计

      算机及网络运用潜力控制的,因此我在这一过程中指导学生认识信息资源的特点,指引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最直接相关的信息上,以最快的速度,查找最准确的信息。

      3、分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潜力、协作学习习惯的培养

      根据学生潜力的不同,一方面我在带给的课件中的辅导区里明确分类,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够选取不同层次的帮忙,另一方面在对学生调控过程中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让学生都能完成任务。因为本节课的特点是一节综合实践课,基本知识学生已经在前一课学习过,因此本节课,教师讲解少,主要任务是适时适当对学生加以组织调控,所以我留给了学生极大的空间,让他们去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4、评价总结,再次深入展开,周而复始

      最后用1-2分钟的时间简单与学生一齐回顾本节资料,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提升。并对学生在网络中产生的新问题到下一课再次展开研究,让研究再次深入,从而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潜力,做到研究不止追求可持续发展。

      总之,我的侧重点在于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对各学科知识的整合,协调学生与教师之间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创新和实践潜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说课稿(六):

      一、教材分析

      《初识Powerpoint2000》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下册)第的37课的资料。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Powerpoint是微软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2000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件,它能够将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汇集在一个作品中,用它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简单方便,较容易微学生所理解,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Powerpoint也将成为学生今后进行其它学科的学习展示作品、学习成果的强有力工具。而且,四年级学生已经学过Word2000的操作,对Powerpoint的许多菜单、工具的操作会有种似曾相识之感,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简单进入Powerpoint的多媒体世界。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Powerpoint2000;学会启动Powerpoint,选取版式的方法;掌握幻灯片上文字的输入,格式设置的方法;理解建立新幻灯片和插入幻灯片的不同命令。

      潜力目标:能用Powerpoint制作两页幻灯片;具有必须探索新应用软件的潜力;培养自主、协作潜力。

      情感目标:从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过程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而产生愉悦并受到感染;感受信息技术的价值,教学重点:初步制作两页内含文本和艺术字的幻灯片。

      教学难点:新建命令和新幻灯片命令,背景颜色设置。

      二、教法阐述

      对于新的应用软件,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对象迅速产生亲近感,Powerpint与word同属一个家族,十分利于学生比较发现它们相似的地方,基于本课资料的特点,本课主要采取情境法、比较发现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注重从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和自主学习潜力,变被动理解位主动获取,力促课堂教学在生动搞笑、愉悦的气氛中展开。

      三、学法指导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建构为核心,便学生为知识的灌输对象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本课透过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协作交流等方式,帮忙学生在不断探索,不断交流、不断评价中自然达成学习目标,改善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潜力。

      四、教学准备

      硬件:PIII级别以上50座标准机房。

      软件:Windows98操作系统、苏亚星或远志多媒体教学软件一套(也可等同于此的其他软件)、Powerpoint2000、集图文声像于一身的优秀演示文稿。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为学生展示Powerpoint生动实例让学生感受Powerpoint的广泛应用和魅力,在欣赏、赞叹之余,教师顺势提出:这都是Powerpoint的功劳,那里面既有文字、图片、声音,又有动画,效果十分好,你想不想也来用Powerpoint做一个电子幻灯片?透过本学期的学习,相信大家必须能制作出更精美的幻灯片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习者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他必将力排外界各种干扰,发挥个体强大的内驱力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二)、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任务一:启动Powerpoint。

      学生机广播,教师介绍Powerpoint与Word都是微软公司出品的Office2000办公组件,有很多相同之处,你能联系Word的启动方法来启动它吗?交流启动的几种方法。

      任务二:新建幻灯片。

      教师紧之后启动界面,在新建演示文稿的窗口演示建立空演示文稿,在弹出的新幻灯片对话框内选区自动版式中的标题幻灯片,学生比较新建演示文稿和新幻灯片,讨论交流;学生操作,在第一张幻灯片上的相应框内输入文字(以我的焦小我的家为题作为本课任务,介绍自己的母校,本页添加校名、班级、姓名等文字),设置字体、字形、字号、颜色、对其方式等完成本次任务。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上前演示,学生评价。

      (三)、引导自学,探索发现

      任务三:插入新幻灯片。

      说明优秀的演示文稿要充分表现某一主题往往需要多张幻灯片,学生自学课本P156页第二节,同桌合作,交流,完成插入第二张幻灯片,指名完成的出色的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前演示,全班交流。

      任务四:给幻灯片插入艺术字和文本框。(资料为美丽的校园、敬爱的老师、亲密的伙伴等,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小标题)

      由于学生已有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和文本框的基础,因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这个环节让学生自由选取学习方法,能够是独立自学课本,能够是4人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也能够是主动邀请老师加入探讨等。

      选派代表演示,学生总结评价。

      任务五:设置背景颜色。

      对初步完成的作品进行美化。这一部分对于学生熟悉的Word来说是陌生的,教师可把操作录制成教学软件让学生自学尝试,也可直接演示。

      任务六:保存文件。

      (四)、个性练习,提高技能。

      在此基础上,提出让学生制作两页简单的演示文稿个人简介。这个环节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题目能够自拟,幻灯片资料能够自定,充分体现个性,展示学生个性。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价反馈、指导激励

      指名学生展示作品,然后学生进行交流,评价。评价先由学生自评,再由其他学生评,教师从主题鲜明、资料生动、色彩协调、操作正确、叙述有条理等方面指导学生评价,最后教师评价(还可进行优秀协作小组评选)。

      纵观全课,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教师适时点拨指导,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创新潜力得到培养。

      信息技术说课稿(七):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大家好,这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是七年级上册《秋天》一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重点,教学过程()等方面来向大家简要介绍。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秋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20岁时所作。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诗不长,只有三节,却将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皆收笔下。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文语言流畅,优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学生学习本文的重难点是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初一的学生已经具有了必须的自主学习潜力,对语言文字具有必须的感悟潜力,对信息技术课感兴趣,初步具备必须的搜集学习资料并对其进行分类的潜力;能比较好的开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只是部分学生对电脑的操作还没有到达应有的熟练程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使

      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潜力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初中生对于信息的搜集和选取的潜力有待培养和提高,这也是我在教学中着重注意,着力完成的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用心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我设计了透过观赏秋天风景图片,情境导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让如诗如画的情境,为学生领悟课文资料打下基础。

      透过配乐朗读课文,使学生能入景、入情地感知课文资料,对秋有个总体的印象,为学生自主学习课文铺路架桥。

      透过引导学生登录教师课前制作的共享资源,自主学习课文,质疑问难,到达读通,读懂课文,熟悉并理解课文资料的目的,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解决问题的潜力。

      透过学生在网站上自主查找、搜集资料,讨论交流、整理资料。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尊重学生个别差异和多样性的选取,有利于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自我解决问题的潜力。

      透过学生自由选取相关的音乐配乐诵读诗歌,体会课文的感情。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状况有重点的选取,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进一步加深对课文资料的理解,到达强化语言积淀的目的。

      以上是我的设计思路,对于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我的理解还是很浅薄的,做法也必须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欢迎各位领导和同行多提宝贵意见。

      信息技术说课稿(八):

      表格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单元的教学目的:

      本单元的教学资料主要围绕word这个主题的展开。学生在学习了word中的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后,继续学习word中的另一些重要的操作,加深他们对于word的了解,更能体现word的所见即所得的特点。本课是word中的表格设计,具有6个部分组成,上一节课已经讲解了前4个部分,这节课主要再深入讲解一些word中对于表格的操作方法。表格设计这一课的资料循序渐进,资料慢慢深层,从表格的建立到表格的润色,十分贴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学生在学习了新资料的同时,更加加深了对于word的所见即所得的特点的认识。

      2.教学目标:

      对于本课教学,重在对表格的一些更深入的操作,以及表格的润色。基于以上认识和教材前后联系和意图,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二个方面。

      ⑴.认知结构目标,获取表格的新知识,并让学生能把理论跟实际联系起来,能为他们平时生活常用的表格来建一张表格。

      ⑵培养学生的动手潜力,即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潜力,在教学活动中透过科学方法的训练,在培养科学素质中提高计算机潜力,不断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努力实现知识上的迁移。

      2.重、难点

      ⑴.掌握表格的合并和拆分的方法。

      ⑵.熟练掌握对于表格的润色的操作方法。

      二、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要方法恰当,才会有效。我采用直观教学法,从感知模仿迁移运用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方法学生理解操作方法,更能运用操作方法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潜力。

      三、学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和潜力的知识。首先,教师应创造一种语言氛围,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在学会并掌握课文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实践操作,从而到达发展思维潜力,培养自学潜力和动手潜力的目地。

      四、教学程序

      第一步:复习。指定学生进行操作演示,了解学生对于上一节课的掌握程度,让学生在操作中,回忆上一节课学过的资料,把机会尽量让给中等和中等以下的学生,鼓励他们一开始就尽可能的参与课堂教学,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第二步:信息输入。也就是直观教学法,详细地对学生讲解对于表格的操作步骤,让学生用心思考。

      1.表格的合并及拆分

      选定第一列的第一、二行单元格,然后选主菜单上视图工具栏表格与边框,打开浮动工具条,单击合并单元格,这样,这两个单元格就合二为一了。

      同样将第二列的第一、二行单元格合并,再将第一行的五、六列合并。

      2.拆分,操作步骤基本同上。

      3.表格的润色。

      ⑴设置表格线颜色

      为了显示出表头部分的表格线,能够将表头的表格线设置为与斜线相同的绿色。选定表头的所有单元格,打开格式菜单,单击边框和底纹。然后在打开格式菜单,单击边框和底纹。中选取鲜绿。接下来注意要点击右边预览图的中心,使方框中纵横的两条线变成绿色,才能使选定的颜色更新。

      注意:此刻的应用范围是单元格。完成后,单击确定。

      ⑵.设置表格的底纹

      选定单元格,打开格式菜单,单击边框和底纹。选取底纹选项,然后选取所需要的颜色,完成后,单击确定。

      第三步:实践。学生在掌握了具体操作方法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巩固课堂讲授的知识,训练操作潜力,让学生在操作中,巩固新知识,及时发现知识上的漏洞,并及时加以补充。

      第四步:反馈。学生在实践中遇到什么问题,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并做到用详细,带有鼓励的话语去讲解学生的每一个问题,让学生在简单的对话中,进一步理解新知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了解学生的在实践中的困难,为学生,顺利地进行学习获得成功的结果奠定基础,个性是对于后进生,采取具体的措施,以免引起消极态度。

      总之,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注意对学生潜力的培养,在宽松、自然的气氛中培养学生动手潜力和自学潜力

      【相关阅读】

      一,什么叫说课

      说课,是指说课教师在自己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应对着同行,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地说明本节课教什么,如何教,而且要精辟地揭示为什么这样教.通俗的讲就是要说清: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么教.说课以说为主,是教师对教案本身的分析和说明,是一种口头叙述为主的教案分析.说课的资料容量一般为一节课,时间15分钟左右.

      二,说课的资料

      说课的主要资料有: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运用,教学过程,时间安排及说课小结等.整个说课过程要能展现教师备课的思维过程,要能充分体现出教师对大纲,教材,教法,学法,学生等方面的把握.

      三,信息技术课说课的一般环节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主要分析本节课资料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本节课的知识结构,特点及教者打算如何进行科学地处理;分析本节课资料与学过知识的内在联系.如:资源管理器是Windows98操作系统中最常用的工具程序之一,学习这一节,对于帮忙学生了解Windows环境下资源管理器的表现形式,以及如何方便用户使用和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都具有重要作用.只有确立了该课资料的地位,才能确定教学目标,从而准确地确定该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2,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特点,注重学生实际,所制定的目标要切合学生实际.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潜力培养目标,思想教育目标.教师要说出透过本节课的教与学,学生要掌握哪些知识,哪些潜力要在本节课上得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情感,道德等非智力因素怎样培养.因为信息技术课程本来就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不仅仅要说如何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潜力方面的教学方法与措施,而且不能忽略对礼貌使用计算机及网络,网络安全,网络伦理等方面的思想教育资料.

      3,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知识系统中,有些资料是关键性的最重要的中心资料,对于巩固旧知,学习新知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些资料是教材的重点.难点是学生难以理解和领会的资料.教师应根据教材资料,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规律及学习水平来准确地确定难点,以便在教学中巧妙地分散难点,化难为易.

      (二),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运用

      要说出该课的教学以哪种教法为主,哪种教法为辅,为什么要采用这些教法,采用这些教法的依据是什么.这就要求说课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说清楚怎样运用问题启发,任务驱动,讲练结合,分组合作,精讲-演示,学生自主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从而到达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使学生了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说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需重视的说课资料之一,因为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更新远高于其他课程,如果学生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很难适应这门学科的发展,因此说课教师要说出教学中如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说出如何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如何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举一反三,更好地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例如大家熟悉的复制操作,方法很多,什么菜单法,命令法等等,教师不可能一个一个具体介绍,只能根据学生的状况介绍一,二种,其他方法让学生自己练习中发现,引导学生自学和复制相似的一些操作,总结方法.介绍完一种软件,学生能自学其他的软件.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三),说媒体的运用

      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谁有'无机教学'法,我就会发现'无水游泳'法!,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离不开计算机,离不开硬件的支撑.目前,很多学校还将机房的机器联了局域网,安装了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使得我们的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直观,师生的互动更趋于和谐.在软件方面,很多教师备课时还精心准备了课件,或将一些较好的辅助教学软件,学习软件等充实到课堂,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接触的面更广.这些在说课时都要交待清楚,必要时要演示这些软件.

      (四),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是说课的重头戏.平时我们的教学过程一般遵循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原则,师生互动的脉络也比较清晰.因此,说课时就应将每个知识点,每个环节教些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作简明扼要的交待.

      1.复习提问.在平时授课过程中,此环节的宗旨是:从复习巩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出发,为自然引入新课作铺垫.因此说课时教师要说清楚用什么样的办法进行复习提问,提问什么问题,所提问的问题与引入新课的关系怎样,提问的问题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2.引入新课.教师说出在自己提出问题,引出话题之后,如何面向全体学生,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师生间的交流和反馈,从而使得学生总结出本节课的学习资料和要到达的目标.如:资源管理器这一节有老师把资源管理器比作图书馆,学生是图书管理员,那么你作为图书管理员要做哪些工作呢导入贴近生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准备,好的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

    篇六: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说课稿高中语文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一、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理解

      教育是较早接触信息技术的领域之一,比如信息技术学科的出现、课程的设立、信息

      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但是信息技术对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却不显著,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还没有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对教育的正能量没有突显。某种程度上来说,信息技

      术似乎成了可有可无,有它不多、没它不少,绝非必不可少的因素,更谈不上对教育发展产

      生的革命性影响。几乎80%以上的教师都经历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比如计算机操作、软件

      应用、课件制作等,但是培训的最终结果并不理想。而通讯行业的手机,也是信息技术终端,每个人接受它之前并没有接受培训,功能开发的都很完美,能够用到淋漓尽致的程度,这说

      明了什么?说明教师没有真正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所带来的真正实惠,学

      生也没有真正体会到应用信息技术给学习带来的乐趣,因而导致一段时期以来大家对信息技

      术教学应用的迷惑于茫然。

      何克抗教授提出:以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只从改变“教与学环境”或改

      变“教与学方式”的角度(最多也只是同时从改变“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角度)去强调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只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的修

      修补补”上,还没有触及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他认为要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自觉地认

      识到:不能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而必须在

      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一也

      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一主体相结合"课堂

      教学结构”。这正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之所以提出、并倡导“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

      度融合”这一全新观念与做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确切内

      涵所在。

      二、网络环境下"三段式”教与学

      “三段式”教与学是把教与学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部分,课前、课上和课后。如果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划分,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反思,学生的自主学习(预习)、课堂学习、知识拓展与延伸,因此把它称作网络环境下"三段式”教与学(下面简称“三段式”)。

      调查数据显示乡镇以上学校,小学三一六年级的学生有上网经历的占40?60%(随着

      年级的增长比例加大),初中占85-90%o这些数据来自几所学校,也许不具有代表性,但

      也说明一半以上中小学生是会上网的。但是遗憾的是上网的学生几乎100%不是为学习,所

      以现在有个现彖:家长一听到学生上网,坚决反对。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我们对网络的认识

      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学生缺少教师正确的引领,二是学习软件的设计界面不友好,兴趣

      点偏低等,导致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所作所精品文档

      为与学习没有任何关联。因此,如果每位教师在

      这方面都能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上网,上网解决教育教学问题,那么打破时空的局限,有效地

      利用网络实现自主学习和知识的巩固将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有些学校的教师、学生都建有自己的博客或QQ空间,其实利用好了,就是一个很好

      的网络学习空间。现在的问题在于不是大家不会用,而是没有把它和我们的教育教学有机地

      结合起来,没有真正把它当做实施教育教学的有效载体。也有部分教师和学生尝试着,在博

      客里写一些教学反思,学习体会,试着用自己博客进行教学,但仅仅是某一专题,没有形成

      常态化,不成系列。但是这种做法很好,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很有帮助。博客或

      QQ空间这一类网络工具所面对的是所有人群、具有开放性、随意性强、个性化,非实名制

      等特点;而网络学习空间更具针对性(学生、教师、家长等),实名登录,在同一平台下,格式基本相似,内容主要以教育教学为主,师生之间互访简单快捷等。我省全力打造的“龙

      学网”,既可以为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的广大师生搭建一个全天候的学习平台,同时也为师生

      注册自己的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来体现这一点,我

      们是否做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真正得到发挥?答案是“NO”。我相信大家都会有共同

      的感受,就是不管是教材改革还是课程改革,到头来都只是一种形式,教学结构、模式没有

      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只是环境、方式方法的改变,因此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三

      段式”恰恰解决了这些问题,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一)“三段式”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程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三段式”对学生而言,“课前”就是学生根

      据教师网络学习空间提供的“导学案”,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预习新知、自主学习;"课上”就是利用课堂有效的时间交流预习、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其他同学和教师那里得

      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后”就是学生完成所学知识的巩固,并按照教师的要求利用网络实现

      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当然这些拓展和延伸的内容要有梯度、有层次,既照顾全体又照顾个体。

      借助网络环境实现在课外的有效时间内,既可以与教师沟通与交流,实现个性化教学,又可以实现同学之间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多数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导致学生围绕教师讲的精品文档

      内容学,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局限,进而不会学习。“三段式”解决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把更多的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段式”有效发挥教师主导地位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课程标准对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地位

      的界定。对于教师来说,"三段式"就是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

      (1)教学设计

      “三段式”对教师教学设计的要求更加严格,设计的过程既要考虑到教师、学生、技术、媒体,又要考虑知识内容等多种因素。多数教师缺少教学设计的理念,教学设计的过程仅仅

      是一种形式,只注重课堂教学的设计,忽视了课前准备的过程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

      设计过程中基本都是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来实施,很少照顾到学生的预习和知识巩固与延伸,所以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课外时间学习。利用常规的网络通讯工具,比如QQ空间、博客或网络学习空间,这些学生易于接受,耳熟能详的网络工具,将预习要求、教学设计、重点难点、教学资源、知识拓展等内容上传到空间(绝不仅仅是文字教材的复制品)方便学

      生预习,让学生在课前知道如何预习和自主学习,对于课堂教学效果很有帮助。

      (2)课堂教学

      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来看,95%以上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仅仅是停留在

      课堂教学层面上(这里指的是在教学中应用的教师,没用的就更谈不上了),而且大部分都

      只是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的环节上的应用,比如图形、图片、视频、声音等等,还有些条

      件较好的学校试图尝试利用网络教室完成课堂教学过程,也只是形式的改变,课堂教学没有

      发生结构性变化,教学效果并不显著,因此以夭折而告终。

      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认识与理解多数教师仍是停留在公开课、赛讲课、教研

      等活动中。要想让所有教师在教学中都能正确认识、理解和使用,确实还需要大量的工作要

      做。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具前瞻性,尤其是理念更要适度超前。课堂教学仍然是信息技术

      应用的主战场,应该尽可能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

      “三段式”所呈现的课堂教学:课堂上学生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每个学生都呈现自己在自

      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收获,教师解难答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是主动参与,教师只是

      这一过程的参与者和指导者,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这种课堂教学对

      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比常规的课堂教学好得多,三维目标的达成会很轻松。

      (3)课后反思:教师的教学反思、学生学习体会、知识巩固与拓展延伸,以不同的形

      式呈现在教师或学生的空间,师生可以互访,并可以实时交流沟通。如龙沙小学快乐作文

      客,就是属于课后知识拓展与延伸方面的,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三)网络环境为“三段式"提供保障

      没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作支撑,"三段式”将无法完美实现。无论是课前、课上,还

      是课后,良好的网络运行环境是实施"三段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保障网络的安全快捷至

      关重要。

      “三段式”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案例之一,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结构,构建

      出了“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其中有些内容是教师现在已经在做的,而有些内容

      是经过教师理念的转变很快就能够实现的,所以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只要积累了信息技术教

      学应用的丰富经验,“三段式”是很容易就实现的。一种新技术的诞生听到的不可能都是赞美

      声,同样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也需要一些的勇气和坚持不懈地努力,所以促进信息技术

      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还要靠广大教师的不断实践和摸索,真正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融合”新

      模式。

    篇七: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说课稿高中语文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范文合集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教材采用教育科学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本节课是第五章第二节第三小节中的内容,根据学生和教材实际,将《视频信息的简单加工》作为一个课时教学。

      2、课标要求:

      能根据信息呈现要求,选择恰当的工具和方法进行视频信息加工,表达主题。

      3、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moviemaker的基本使用,掌握加工视频信息的技能和方法。

      ②、过程与方法:

      体验采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进行视频信息加工、表达主题的过程,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并能对自己和他人的创作过程和作品进行评价。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视频信息的剪辑、加工,培养学生对视频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主流的审美观;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重难点

      重点:通过体验moviemaker的使用,掌握视频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难点:体验视频信息加工过程,并能理解信息加工是为主题的表达服务;能正确评价作品。

      二、说学情:

      1、学习基础:学生在此之前学习了文本、表格、图像、音频信息加工等的基本操作,对于视频信息也有了感官上的了解,但对视频信息加工技术接触较少。

      2、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但是视频信息加工过程较为复杂,真正让学生动手去完成一段视频的加工,学生不一定会积极完成。

      三、说教学思想及策略:

      本课我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学习和帮助学生学习”。给学生提供资源包(包括素材、任务帮助、学习导航),让学生自学,在学的过程中不断启发诱导学生,根据完成任务情况进行点评,对学生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精讲;一切教师活动,都为学生学服务,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播放即将上映《超级战舰》预告片,问同学们想不想看这部电影?为什么想看?有没有从技术的角度看过视频?

      设计意图:由于信息技术课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感兴趣的计算机在面前,有时候学生常常会自己玩自己的,注意力无法集中;这里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兴趣,引出课题,并形成思考,为本节课难点如何让技术为表达主题服务、如何正确评价视频埋下伏笔。

      (二)探究新知:

      通过教师讲解、发问,让学生了解必要的知识点:一般视频包含元素、制作视频一般流程、视频制作软件以及本节课学习软件。

      设计意图:学习必要的视频加工知识;在讲解新知的时候紧扣难点,如视频中的元素或流程是不一定都包含的而是根据表达需求自主选取。

      (三)体验自学:

      根据提供素材和帮助文件自学moviemaker的使用。

      任务一:制作春色怡人风景欣赏;

      主要涉及视频导入、将素材添加到时间线、添加过渡效果、制作片头、导出电影。

      任务二:林书豪精彩表现(制作林书豪投三分球的慢动作)。

      主要涉及视频导入、将素材添加到时间线、剪裁(拆分)、特效制作、制作片头、导出电影。

      设计意图:①通过把握实时讯息和学生兴趣选择素材、提出任务,有利于任务完成;

      ②充分考虑学生能力水平个体差异性,提出不同难度任务。先体验,让学生了解哪些自己会、哪些自己不会,提高演示时听讲的针对性。

      (四)演示教学:

      演示任务二,并对通过自学反馈出来常见操作失误进行详细、有针对性的讲解。

      设计意图:自学、反馈、交流,达到提高的目的。

      (五)完成任务:

      完成自学过程中没有完成的任务,已经完成任务的同学可以提升视频品质,比如添加字幕等,并要求上传作品,鼓励学生讨论,协作。

      (六)评价交流:

      在上传作品中找到有针对性的作品,可以是优秀的,可以使反面的,进行引导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完成学习导航中的评价表。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技术的价值,视频的加工不是为了加工而加工,而是让加工为表达主题服务。

      (七)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内容回顾本节课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五、说反思:

      (一)、教师作用的体现:时时刻刻都为学生服务,但不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存在;

      (二)、对技术的思考:本节课全课主要都在体验过程和引导分析,我觉得高中的信息技术现在越来越不要求学生必须要对某项技术或软件掌握的很深入,所以我在上课时,总是让学生充分体验,在体验中认知。

      谢谢各位评委!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2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文件的下载。文件的下载是教科版教材中

      第二章信息获取中重要的一节。在生活中学生常常需要去互联网上下载文件,如学习资料、电影以及音乐等等,尽管对文件下载常常接触,但很多学生并不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途径下载文件,在搜索技巧方面和提高文件下载效率上存在不足,并且对合法下载文件知之甚少,学习本课后这些问题会得到解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制定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内容及学习的程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制定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哪些能力得到提升,哪些能力得到掌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制定本节课学习内容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与培养。

      4.了解不同文件的类型及其重要属性。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途径下载文件。

      通过批量下载和灵活选用搜索技巧等提高文件下载效率。

      了解合法下载文件的重要性,规范自身行为。

      二、教学重点

      1.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途径下载文件,通过批量下载和灵活选用搜索技巧等提高文件下载效率。

      2.了解合法下载文件的重要性,规范自身行为。

      三、教学和学法

      教法:使用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法等。

      学法:观察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课堂讲学、演示和机房实践结合。

      四、教学过程

      1、文件常见文件类型及其属性

      (1)文件名:是由基本名和后缀名两部分组成的,二者用一个小黑点隔开。后缀名一般用来标识文件类型。

      xx.doc、xx.xls、xx.ppt、xx.txt、xx.zip、xx.avi、xx.rmvb、xx.mp3、xx.mp4等等。

      提问:常见的文件类型还有哪些?举例说明越多越好。

      (2)文件存储位置

      存储位置:文件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的具体路径。

      URL路径:用来标识因特网上资源的一种标准格式。

      例:。

      UNC路径:用来标识局域网中的共享资源。

      例:计算机01共享文件期中考试成绩.xls。

      本机路径:当前计算机文件。

      例:C:ProgramFiles成绩期中考试成绩.xls。

      (3)内容文件中实际包含的数字化信息。

      例:文字书稿、工资表格、演讲录音、卡通剪辑、电脑游戏等。

      (4)其他属性:创建日期、修改日期、只读、存档、隐藏、大小等。

      2、选用适当的途径下载文件、批量下载、灵活选用搜索技巧提高下载效率

      课堂实践:下载一个文件,由学生不同的下载途径引出文件下载有多种途径。

      (1)

      文件下载的途径

      通常分为发行厂商网站下载、专题网站下载、FTP下载。

      (2)

      提高下载效率

      批量下载:需要下载大量文件时使用批量下载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操作,通常我们可以借助一些下载工具来实现,如常用的迅雷、快车、QQ旋风等。

      FTP文件搜索:使用搜索引擎或者FTP搜索引擎,搜索文件关键字、关键词,其关键是要了解文件的路径和文件名。

      (3)

      下载工具

      目前常见的下载工具有:迅雷、快车、QQ旋风等。这些可以实现批量下载、断点下载、多线程下载的特点。

      课堂实践:下载一个文件,比较使用Internet浏览器直接下载和使用下载工具下载有什么区别。实践完成后进行小组讨论。

      3、了解文件下载的合法性

      (1)网络上文件的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在使用网络时要严格遵守有关版权法规。

      (2)文件中有时包含不健康内容,我们应自觉抵制,做到不阅读、不存储、不转播。

      (3)在使用文件的时候还要注意防止病毒的感染和的破坏。

      在下载文件时候,要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引用他人作品时,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注明出处。

      共享软件允许用户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和传播,但未付费注册的用户多受到某些限制,如允许试用多长时间或者在缺乏付费用户的高级功能。自由软件允许自由传播,但仍要尊重版权,一般不得用于商业目的。

      提问:小A同学在某游戏网站下载了一个小游戏,但进入游戏时,需要输入一个注册码,小A在网上找了一个注册码输入后顺利进行游戏,请问小A的行为合法吗?为什么?

      4、课后思考

      小A同学去网吧给自己的MP5下载电影,鼠标刚一点下,就下载完成了,小A一阵窃喜:网吧的网速真快啊!回去想看电影时却发现打不开MP5里面的电影文件,请思考有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小A下载失败了?

      5、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习了文件的下载,了解了常见的文件的类型及文件名的构成,学习了文件下载的途径、方法,以及了解了文件下载的合法性。我们在使用网络上的文件时,一定要遵守一定的网络道德。请同学们课后时间仔细思考老师布置的思考题。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3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表格数据的处理。表格数据的处理是教科版教材中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节,学习了表格数据的处理,可以使用表格方便的统计和计算表格数据,可以使数据更为直观地呈现出来。

      一、教学目标

      (1)利用表格处理数据。

      (2)结合图形化表示,揭示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二、教学重点

      本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习如何利用表格处理数据,并结合图形化表示,揭示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这这里选取最常用的表格处理软件MicrosoftExcel20xx为学生介绍,让学生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本课内容实践性极强,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三、教学和学法

      教法:使用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法等。

      学法:观察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课堂讲学、演示和机房实践结合。

      四、教学过程

      1、数据的计算

      提问:如果要统计我们班所有同学期中考试的平均成绩,怎样计算会方便一点?手工吗?又或者使用计算器?

      (1)利用公式计算

      课堂演示后,学生练习

      (2)自动计算

      课堂演示后,学生练习

      2、数据的筛选

      提问:如果我们想很直观地查看整个班的数学成绩,该怎么办?

      课堂演示后,学生练习

      3、数据的排序

      提问:如果我们想将总成绩表按数学成绩的高低来排序,该怎么办?

      (1)一般排序

      课堂演示后,学生练习

      (2)自定义排序

      课堂演示后,学生练习

      4、数据的分类汇总

      (1)排序设置。在进行数据汇总分类前需要进行排序设置,如图所示,排序主要关键字为“班级”,排序依据为“数值”,排序次序为“升序”,点击确定即可得到排序结果。

      (2)分类汇总设置之分类字段。如图所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分类字段选择“班级”,不可选择“学生名称”或“成绩”。

      (3)分类汇总设置之汇总方式。如图所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汇总方式选择“计数”,汇总结果可以显示每一个班级的人数情况。

      (4)分类汇总设置之选定汇总项。如图所示,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定汇总项选择“成绩”,其他内容保持默认即可。

      (5)分类汇总结果检查。如图所示,数据汇总结果显示:班级A的同学有4人,班级B的同学有3人,班级C的同学有4人,班级D的同学有4人,总计15人,汇总结果准确无误。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4一、说教材

      《从互联网上下载信息》是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网络世界”,“第三章网上搜索”中的第二块内容。本章内容分3课时。《从互联网上下载信息》是在学生熟知了网络基础知识,互联网中的常见术语,IE的基本设置以及熟练掌握了通过关键词,利用搜索引擎方便快速地查找资料的基础上展开的第2课时的教学。

      在本课时中,学生通过完成特定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巩固了第一课时中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理解搜索引擎及关键词,同时也有机地形成了学生对现有的信息进行分类、筛选、组合以及鉴别的能力。(注:本课原题目称之为《下载软件》,主要内容为从http、ftp站点下载软件,教材中关于下载问题讲的比较零散,我是将此内容作为一个专题来讲的,命名为从互联网上下载信息)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理解下载的作用和意义;

      能力目标:基本掌握下载的四种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在学习中探究规律,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高中学习生活的情感

      重点:四种下载方式

      难点:四种下载方式和小组的配合

      二、说教法

      教师在占用课堂时间较少(大约是30%)的情况下,采用演示法、讲解法、指导法,以任务驱动模式来达到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教法中适时地给予学生启示。

      三、说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采用“小组制”,目的是考虑到整个班级水平差异,分8-10个小组,在每组中设立一位计算机水平相对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

      责这组学生的答疑和管理这组的纪律等工作,这样不但能分担教师的负担,而且能让更多的学生当堂掌握知识,并且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在发挥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同时也使得本组学生的配合更加默契,也为今后的网页设计中的小组合作打下基础。

      四、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首先,在大屏幕展示一个电子课文网页,(关于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有教学过程、练习题及答案)

      创设一个情景:因为我们在学习此过程中的时候有些同学对这部分知识理解的不透彻,或需加深理解,有些同学需要找一些练习题来做,引出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和资料的保存整理

      (二)新课

      1、介绍“下载”的概念

      下载:把互联网中的有关的信息资源保存到自己计算机的过程

      2、四种下载的方式

      (1)保存网页:注意保存时的类型(WEB页,全部;WEB档案,单一文件;网页,仅HTML和文本文件),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类型

      (2)保存图形:最好能重命名

      (3)保存文字:注意保存的载体为一些字处理软件,易犯的错误为选中文字并复制后,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直接粘贴。

      (4)下载文件:注意“在文件的当前位置打开”的含义

      方法一:左键单击

      方法二:右键->目标另存为

      方法三:下载工具,网际快车

      *教师演示四种下载方式,其中下载文件只演示前两种方法,后一种方法只简单提及,由学生自行探索。

      *学生完成任务: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并下载有关“三角函数方面的资料”

      要求:(1)、由小组合作完成;

      (2)、建议的分工模式:组长负责建立共享文件夹,各组员将收集到并经过筛选、整理等处理的信息存入此文件夹中,最后由组长负责合成。软件不限

      *学生代表演示资料

      3、总结学生演示内容并补充讲解

      (1)归纳法,尤其要对教学难点进行讲解,并得出结论

      (2)信息的搜索、筛选、整理和汇总的要点与注意点

      (3)小组合作的配合

      如还有时间:可让学生在互联网中找一些喜欢听的歌曲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双绞线的制作》

      一、说教材

      1、分析教材

      《双绞线的制作》选自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局域网建设与管理看图实训教程》课本里的第二章第二节。

      课本第一章介绍了网络的基本知识,包括网络的概念、网络的分类、联网的基本硬件设备,学生在理论上大体认识了网络,本节课重点放在组网的实战方面——双绞线的制作,让学生学会双绞线的制作,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网络的兴趣,并为下一章《组建局域网》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既是前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知识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网线规格(EIA/TIA568B)的制作方法和使用环境。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联网硬件设备的认识,加深对网络的理解,提高学习网络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坚强的自信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做一个勤奋好学,竞争意识强,脚踏实地的国家栋梁之才。

      3、教学重点:双绞线的制作

      4、教学难点:网线外部绝缘线的剥法

      压制水晶头的方法。

      二、说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恰到好处,就会事半功倍。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遵循“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学理

      念,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因此,我将采用“示范

      +实操”的教学方法,具体是:

      1、讲授法和演示法相结合:我通过课件向学生讲授制作双绞线的步骤,同时通过展示平台和投影仪将双绞线制作的全过程形象直观的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能很好的看清双绞线制作的每一个细节,掌握制作方法。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正确的示范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及学习能力。

      3、练习法: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操作练习,通过分组练习,使学生学会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掌握双绞线制作的操作技能。

      教学设备:

      1、教师:电脑、展示台、投影仪、压线钳、水晶头、超五类UTP双绞线(约1M)、测线器。

      2、学生:压线钳、水晶头、超五类UTP双绞线(约1M)、测线器。

      三、说学法

      古人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力争做到学与练紧密结合,我让学生先仔细观察、认真分析领悟到制作双绞线的要点和难点,再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操作,边思考边操作,遇到难点及时提问,互相请教,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现拟定以下学法:

      1、观察法:教师演示操作,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熟悉操作步骤,体会操作重点和难点。

      2、主动探究法: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操作,勇于实践,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本节课共45分钟)

      (一)、复习导入(4分钟)

      1、课件引入,重温“网络”概念。

      通过“网络”概念的课件引入,在复习旧知的同时导入本课内容。

      “网络”概念:

      计算机

      双绞线

      交换机

      双绞线

      计算机

      2、设置疑问,出示教学目标。

      提问:是不是直接用双绞线就可以完成连接了呢?

      提问的同时,向学生展示一段原始的双绞线(既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双绞线)、一块网卡和一台交换机,引导学生注意这三样东西的接口,让学生认识到原始的双绞线根本不能把网卡和交换机连接起来,从而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双绞线的制作。

      (二)、新课讲解(11分钟)

      1、通过投影仪展示双绞线制作材料,讲解设备使用方法:

      使用展示平台,通过投影仪向学生展示制作双绞线所用到的材料和设备:水晶头、超五类UTP双绞线、压线钳、测线器。让学生清楚看到实

      物,并就其功能和使用方法一一讲解。展示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水晶头和超五类UTP双绞线(前一章已学)的特点,达到复习、巩固知识的效果。通过讲解压线钳和测线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两样工具的使用,为下一步双绞线制作做好准备。

      2、演示、讲解双绞线的制作过程:

      (1)、剥线。剥线就是利用压线钳剥线刃口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1.5cm左右。剥线在网线的制作过程中算是一个难点,在剥双绞线外皮时,手握压线钳要适当,剥线刀刃口间隙过小,就会损伤内部线芯,甚至会把线芯剪断;剥线刀刃口间隙过大,就不能割断双绞线的外皮。所以我在剥线操作演示中,会将正确的剥线方法和常见的错误剥线方法进行对比演示,并在对比过程中强调正确性。通过对比讲解,能让学生快速地掌握正确地方法,减少出错的几率。在操作演示过程中,教育学生使用设备要注意安全,爱护学校的设备。

      (2)、理线。理线就是把剥好的双绞线里的4股8根线芯按照EIA/TIA568B规格(左起: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进行排列并整理好,常见的错误理线方法就是将绿色线放到第4只脚的位置,即: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棕——棕。所以我通过课件的形式用投影仪把EIA/TIA568B规格排列的样图展示在大屏幕上,通过展示平台和投影仪把理线的过程展示在大屏幕上,方便学生记忆和掌握。

      (3)、压线。压线就是把排列并剪好的双绞线压入水晶头的过程。这步操作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关键在于水晶头接头处,双绞线的外保护层

      需要插入水晶头5mm以上,而不能在接头外,因为当双绞线受到外界的拉力时受力的是整个电缆,否则受力的是双绞线内部线芯和接头连接的金属部分,容易造成脱落。为了说明这点,我将用正确的压制方法制作一个水晶头,同时也用错误的方法制作一个水晶头,然后通过投影仪投影在大屏幕上,通过对比演示,让学生在对比中掌握正确的压线方法。因为在压制水晶头过程中如果出错,这个水晶头就报废了,所以教育学生制作压线过程中要细心,先观察好后再动手,尽量做到一步到位,避免因出错造成的浪费,发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中华美德。

      (4)、测试。双绞线制作完成后,为了验证其连通性的好坏,需要使用测线器进行测试。这里通过投影仪向学生介绍测线器的使用和测试双绞线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24分钟)

      巩固课堂知识是教学不可缺少的过程,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我安排了如下的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一条T568B规格双绞线的制作,并使用测线器测试通过。

      我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分组操作练习,让他们消化操作,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分组练习的好处在于人人动手操作,不懂之处可以问同组的同学,互相帮助、互相沟通、互相交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并且通过学生组与组之间比赛式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时,我走到学生中间,观察、分析、处理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对于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请同组学生给予帮助,鼓励

      他们多动手操作,这样才能熟能生巧;对于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并鼓励他们把自己的经验告诉给其他同学,取长补短、相互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把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小组制作合格与不合格的网线)通过投影仪展示给学生看,进行简单点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快乐,同时归纳总结本课的内容,再次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布置学生课后要多加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五)布置作业(1分钟)

      课本P36——P37,本章练习。通过做习题加深理解并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总之,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图形图像文件的"浏览》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5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字处理软件。字处理软件是教科版教材中

      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节,字处理软件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而强大的作用,而这节字处理软件主要通过演示加实践来完成教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字处理软件的基本特征

      2.利用字处理软件加工信息。

      二、教学重点

      本节的重点是学习如何利用字处理软件加工信息,这里选取最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Word为学生介绍,让学生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本课内容实践性极强,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三、教学和学法

      教法:使用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法等。

      学法:观察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课堂讲学、演示和机房实践结合。

      四、教学过程

      1、字处理软件的基本特征

      (1)图形用户界面(GUI):简单易学

      a.功能菜单置于程序窗口的顶部,用户可以方便地从菜单中选择菜单命令。b.滚动条可方便用户在文本窗口中浏览。

      c.使用“选择对象——操作对象”方式,先选定对象后进行对象的操作。

      d.使用“所见即所得”的操作方式,操作过程和结果紧密联系,界面直观、简洁、交互性友好。

      (2)功能丰富:个性选择

      用户可根据喜好和个人需要自由选择喜欢和需要的功能或者操作方法。

      (3)变化迅速:易于迁移

      不同版本相通:word20xx-word20xx-word20xx。

      不同处理软件相通:word-wps,FrontPage-Dreamweaver。

      2、利用字处理软件加工信息(以word20xx为例)

      (1)新建、打开、关闭、保存word文档,word20xx文档后缀名为.doc演示,然后学生课堂实践。

      (2)文字的复制、粘贴、剪切

      演示,然后学生课堂实践。

      (3)设置字体、字号、字形、背景、插入图片、插入表格、设置图片环绕、艺术字、文字效果、格式刷等。

      演示,然后学生课堂实践。

      (4)对文字的对齐方式、缩进、间距、换行、分页。

      演示,然后学生课堂实践。

      (5)内容的查找和替换。

      演示,然后学生课堂实践。

      (6)设置页眉页脚、项目符号编号、使用字数统计。

      演示,然后

      学生课堂实践。

      (7)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字处理软件。

      排版工具:记事本、word、wps。

      文稿演示工具:powerpoint。

      网页工具:frontpage、dreamweaver。

      3、课后实践

      新建一个word文档,命名为背影,找到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将文章内容复制到文档中,设置标题字体黑体三号,正文字体为楷体小四号,首行缩进2个字符,行距1.5倍、将所有“父亲”替换成“爸爸”。在页脚设置页码,统计文章字数放在标题旁,在文章中插入一张背影图片,设置文字环绕为四周型。

      4、课堂总结

      这节课讲了字处理软件,尤其注重常用字处理软件word的使用,老师一一讲解过主要功能,同学们也一一实践过,同学们课后要多加练习,日后在学习生活中可能会经常使用到。最后要记得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实践。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6一、说本节课在本章内容中的地位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建立按钮交互》是高一信息科技学科第四章(多媒体作品制作)第七节的内容。本节课我想从二期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出发,尝试引入启发式和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通过“启发思考、演示示例→引入课题→

      共同分析→任务驱动→启发思考总结→深入学习”这样一个活动过程使学生掌握按钮交互的建立及反馈分支流向的的设置、学会构思和设计交互结构,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协作意识。在此之前,学生所设计的Authorware程序都是一种顺序执行的程序,学生感受到程序在执行过程中人不能参与程序的运行,自由选择其中的某一部分内容。这节课就让学生学习为作品建立一个友好、合理的人机对话界面,通过按钮实现交互。Authorware为用户提供了很多种交互方式,按钮交互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种。因此,学习这一节内容,对于让学生掌握如何设计和建立交互结构以及轻松地学好后面几节交互内容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按钮交互的建立及反馈分支流向的设置和引导学生构思和设计交互结构。由于一下从前面的顺序结构过渡到这节课的交互结构,绝大部分学生会不知如何下手、从哪几个方面去考虑,因此引导学生构思和设计交互结构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

      这节课的教学方法我打算主要以问题启发和任务驱动为主,因为对于这节课问题启发更容易使学生通过回顾前面所学知识,感到现有知识还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比较轻松地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某一个任务情景当中较轻松地接受和消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附带观察比较、讲练结合、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方法,从而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使学生了解、掌握信息科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由于信息科技学科知识的更新远高于其他课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本节课主要通过观

      察示例和分析示例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以及碰到问题多用“帮助菜单”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说教学手段及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选择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需要多媒体教学软件和教师自制的课件,便于师生互动、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直观。整个教学过程从二期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出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老师以学生学习伙伴的角色在与学生共同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传授和方法指导。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复习提问、引入新课、探索新知识、深入学习和课堂总结。

      ①.在“复习提问”这个环节中,我期望通过如下两个问题来达到复习

      巩固、启发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自然引入新课作铺垫的教学效果。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前几节课所设计的Authorware程序在运行过程中我们能不能随意选择其中某一部分自己想要看的内容?”第二个问题是“前面我们所设计的Authorware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对于它的程序结构你有何体会或感受?”这两个问题是循序渐进的,次序不能颠倒。

      ②.在提出上述问题,引出话题之后,再让学生观察两个内容相同结构

      不同(课件1是顺序结构,课件2是按钮交互结构)的课件,让学生观察哪个课件更好,好在哪里,从而使学生总结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达到的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接下来进入“探索新知识”这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要充分体现学

      生的主体地位。我打算通过“共同分析→(任务驱动)学生尝试制作→演示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启发学生思考总结”这样一个活动过程来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协作意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共同分析是启发学生一起来分析课件2的程序结构,使学生初步了解按钮交互的结构流程;接下来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制作一个流行歌曲点歌台,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地学习如何建立按钮交互,在学生尝试制作过程中对于个别问题老师采取单独指导的方式,对于共性问题老师选择1—2名学生的作品进行演示点评,启发学生共同解决,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老师只对所有学生都无法解决的问题作适当的讲解和演示,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重点。然后在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制作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总结设计一个交互结构应注意哪几个要素,老师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老师根据学生总结的情况作适当的演示补充,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采用这样的突破方法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④.在“深入学习”这个环节当中,我打算安排“嵌套的按钮交互”这

      个教学内容,这个内容在教学大纲中没有要求。我想在绝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如何建立按钮交互和设计交互结构的基础上,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学习,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作为课后的思考。

      ⑤.“课堂总结”这个环节,我打算采用提出一个小任务,让学生思考

      如何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畅所欲言,从而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以上就是我对在二期课改背景下的中学信息科技学科的浅薄理解和本节课的设计构思。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范文合集6篇】

    篇八: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说课稿高中语文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精选3篇】

      篇一: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一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采用的教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讲授的内容为第二章第二节:因特网信息的查找中的“搜索引擎的使用”。这一内容在全书中位置很重要,获取准确、有效的信息是处理、加工信息的基础。对学生而言,涉足因特网是他学习知识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二、学生分析

      通过平时的调查分析,我们学生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全班70人,能够熟练上网浏览、查找、下载信息的也就有几个人,还有一小部分经常打游戏,大部分同学只会简单的打字、文字处理、画图等。鉴于此,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积极的引导,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含义及其分类。

      2、使学生学会用搜索引擎查找到符合需要的信息。

      3、使学生能够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发挥集体精神共同进步。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用全文、目录搜索引擎查找信息。

      难点:关键词的选择和搜索技巧。

      五、教学策略的选择

      由于我们这里客观条件受经济因素的制约,学生的整体水平比较低,高一的新生实际水平也就停留在打打字,玩纸牌的水平上。所以,在设计教学时,内容涉及的尽量少,以简单的任务为引子,使学生切实能够学会通过因特网找到所需的信息。再者,由于上网机会少,而因特网上的信息又是丰富多彩、复杂多变,学生很难通过一两节课就会熟练应用,教学基本方法还是先讲,精讲。安排任务上,要有层次,防止出现有的同学找不到,有的却转移视线,只关注娱乐、新闻或游戏。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T:同学们好,“神舟六号”升空这一爆炸性新闻我们大家都肯定听说过了吧,或者看到了相关的图片、文字、视频信息吧,下面我找同学说一下自己是通过什么媒体了解的这方面的信息?

      S:有的同学说,有电视、报纸、广播等。有的同学还说通过手机短信、因特网。

      T:提问:凡是通过因特网了解到这方面信息的同学请举手。

      S:一个班70个人,只有2、3个同学举手。

      T: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看一下怎么样通过因特网来查看有关的信息。首先,大家要知道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也有它自己的工具,那就是搜索引擎。

      (设计思路)

      考虑到学生上网的机会比较少,可能会查找信息,技术上勉强过关。但对搜索引擎这一知识点不一定了解,搜索引擎的分类及常见的网站这些信息学生有必要掌握。

      屏幕转播:

      全文搜索引擎Baidu、Google

      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Sina、Sohu、Yahoo

      元搜索引擎InfoSpace、Dogpile、Vivisimo、搜网

      我们这节课重点学习的是全文搜索引擎,以baidu为例。

      (二)全文搜索引擎的使用

      启动IE,输入,百度网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搜索引擎,我们以神舟六号为搜寻目标来看看怎么查找到相关的信息。首先,大家注意观察百度网的主要界面,非常简洁,把你要查询的信息的主题用一个词组来表示,也就是关键词,输入到相应的搜索框里面,然后单击“百度搜索”按钮。来看看查询结果,搜索到相关的网页多少篇,用时零点多少秒,可见速度之快呀。在结果网页中选择一个看上去比较合适的,单击打开,浏览信息。通过几个简单网页的浏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找

      到的信息,有相关的新闻报道、图片、专题信息。如果我们只要相关的发射时间、图片或资料,怎么办?

      (设计思路)

      通过一个有代表性信息的查找,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怎么快速查找到需求的信息。从而产生查找东西的浓厚兴趣,更进一步的提问,让学生明白查找到准确有效的信息还要动动脑筋,还要有耐心。

      S:大部分同学摇头。

      T: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如要查找神舟六号的发射时间,要在神舟六号和发射时间这两个关键词之间加上一个空格再搜索,一定要注意关键词要简短精悍。给学生简单演示即可。

      布置今天的任务:

      十运会今天的金牌榜

      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以一个民族为例,如:藏族)

      (设计思路)

      让学生查找金牌榜的问题,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注意审视信息的真伪和信息的时效性,不要简单的以为找到了就万事大吉,同时,也好关注一下我们的国家大事,激发爱国热情。设置第二个任务,一是为了了解我们丰富的民族文化;二个也是完成作业中的一部分,因为学生一般没有课余时间来上网。

      S:学生练习。

      T:教师通过巡视,分析【白话文】常见的问题。

      1、地址栏不见了

      部分同学在打开IE后,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输入网络地址。可能的原因一个是地址栏和其他工具栏重叠在一栏中,用鼠标拖动下来即可。另个是地址栏隐藏了,可以从查看菜单下工具栏项下启动。

      2、“转到”按钮不见了

      有的同学想不到用ENTER键来实现网络链接。

      3、关键词输入繁琐

      关键词的选择应该能够代表要查找信息的主题,尽量用词组,不要用一句话来代表,如果表达的意思复杂要使用空格将各个关键词分开。

      4、找到的信息不够准确

      和预想的差不多,有的学生找到的信息可能是几天前的,不是今天的金牌榜。还有的没找到比较详细的描述服饰文化的页面,只是一张图片或一段文字,就不继续找了。

      S:部分学生展示自己搜索到的比较符合要求的网页,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

      (设计思路)

      教师及时的分析问题,是帮助学生发现并改正错误的时机,也是提高学生搜索能力的催化剂。学生演示找到的比较好的网页信息,对其他学生是个督促,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行。同时,对得到表扬的同学也

      是鼓励,最起码自己的学习状况还有老师关注,还有好多同学关心,所以会更加努力的。

      (三)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的使用

      T:通过学习全文搜索引擎,大家可以看出,它是通过从因特网上提取的各个网站的信息而建立的索引数据库,当用户查询时,它在库中检索出符合条件的记录,以网页文字为主。目录索引类的搜索引擎,它的工作原理是将因特网上的信息按照目录分类,建立索引数据库供人们分类查找,常见的新浪、搜狐、雅虎、网易的搜索引擎,下面我们以搜狐为例给大家介绍怎么查找十运会的相关信息。

      教师演示:

      在IE地址栏里输入,打开搜狐主页,找到搜索引擎,让学生注意观察新的网页界面。从分类目录中,找到总目录体育健身(由学生来选择),再找子目录,一步步向下找,直到打开有关十运会的网页。

      给学生布置任务:

      1、查找社会文化中关于民俗/神话方面的优秀网站。

      2、请描述“信息高速公路”的含义。

      3、清华同方台式机的最新报价。

      4、查找一款爱国者品牌的价格在900元左右的电子词典。

      5、国务院于哪年发布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6、请解说成语故事:“刮目相看”、“约法三章”。

      参考网站

      S:学生自由练习,将搜索到的页面添加到收藏夹。

      (设计思路)

      对于目录类的搜索引擎,没有给学生固定的任务,因为这种方法容易,但查找麻烦;提供多个任务让学生自由选择,目的就是不局限于一种搜索引擎,让学生自主探究任务,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尽量解决,锻炼自学能力;同时,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学生可以查找自己感兴趣的一些信息,满足其好奇心,也可以相互讨论交流经验;提供搜网的目的,让学生了解有关搜索引擎的知识,扩大认知范围。

      T:教师巡视课堂,积极引导。

      提问学生本节课学到的一些知识点。

      教师总结:

      我们主要学习了两类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大家要善于总结两类搜索引擎的区别,总结搜索信息的技巧,以便我们更好地查找信息。

      1、全文搜索引擎找到的相关信息量大,很难一次找到恰好符合我们需求的信息,需要你不断更换关键词,反复搜索。目录索引相当来说,查找的信息一般比较准确,但要求大家要不厌其烦地一步步地找。

      2、两类搜索方法大家不要割裂开来,要综合起来看,它们的功能也越来越向综合性方向发展,比如Google、Sina、Yahoo既有目录查找,也有关键词查找。遇到搜索不到的情况,除了更换关键词外,还要多尝试其他的搜索引擎网站,要善于总结搜索技巧,我们下节课重点学习。

      3、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都能发挥集体的力量,相互协作,非常好。如果你收藏了比较好的网页文件,也尽量传到教师机上指定的文件夹内,分享给大家。

      七、教学反思

      1、本节课教学目标比较明确,教学任务的安排基本合理,各个层次水平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2、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遇到搜索不到情况,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使他有信心继续搜索下去,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才能体现因特网的优势和自己的能力,找到自信。

      3、在教学任务的安排上,要体现一定的层次,使学生各尽其能,多劳多得。

      4、有关搜索引擎的一些常用网址应该提前传输到学生桌面上或者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学生使用。

      5、信息的搜索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功。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除了课堂上教师的观察指导和部分学生任务的展示外,还应该由小组长进行监督执行,因为学生之间相对容易交流,这样才能确保绝大多数同学熟练应用。

      篇二: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二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是教科版教材中第七章文本信息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节,学习了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可以方便的实现个人资源管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

      (2)将一些常用的数字化管理工具应用于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3)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本地计算机资源。

      二、教学重点

      本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本地计算机资源。

      三、教学和学法

      教法:使用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法等。

      学法:观察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课堂讲学、演示和机房实践结合。

      四、教学过程

      1、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

      提问: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有哪些?

      举例:e-book、mp

      3、mp

      4、cd、mtv、vcd、dvd等。

      特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计算机是管理活动的核心、具有专有性和保密性,一般以文件为单位进行管理如电子表格、资源管理器、收藏夹等管理方式。

      2、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本地计算机资源

      (1)资源管理器介绍

      a、资源管理器是windows系统提供的信息资源管理工具,是计算机的管家。它采用目录树实现目录管理,使用户能方便、清楚、直观地管理和查找文件。b、可以使用多种方式打开资源管理器。

      c、使用资源管理器可以方便、有序地管理自己的计算机硬件、软件、文件、文件。

      d、资源管理器窗口与其他窗口的异同点:左边子窗口——体现树型结构,右边子窗口——展示内容

      (2)在资源管理器中对文件和文件夹的新建、重命名、移动、复制、删除。

      a、新建文件或者文件夹,重命名,移动、复制、删除

      提问:右击某一文件夹,点击删除选项,该文件本彻底删除了吗?

      讲解:点击右键选择删除还可以在回收站中找到,可以进行删除或者还原。要彻底删除文件,可以按住shift键,再右键选择删除。

      提问:如果要同时删除或者复制多个文件,怎样操作会方便一点呢?

      讲解:按住ctrl可以选择多个不连续的文件,按住shift可以选择多个连续文件。

      b、不同方法实现文件和文件夹移动、复制(右键选择移动,或者直接拖拽)。练习:建立一个文件夹a,a下面有两个子文件夹b和c,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不同方法。

      (3)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计算机安装的应用程序。

      课堂讨论:小a同学,对于b应用程序非常厌烦,想要卸载该程序,于是小a直接删除了该应用程序安装目录下的所有文件,请问b应用程序被正确卸载了吗?为什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卸载软件?

      课堂讲解:直接删除安装目录会在windows中残留一些文件,如程序的注册表文件等。

      a、使用资源管理器中的控制面板可以对不再需要的程序进行卸载。

      b、使用第三方软件进行卸载,通常为安全软件,如360安全卫士、金山安全卫士、瑞星、卡巴斯基、小红伞等等。

      课堂思考:计算机都是四个盘吗?c盘一定是系统盘吗?

      3、课后练习

      使用资源管理器对自己的个人计算机的文件进行分类管理。

      4、课堂总结

      这节课讲解了如何使用windows资源管理器对文件和文件进行管理,使用控制面板管理应用程序,同学们课后要勤加练习,掌握基本的管理,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经常使用到。

      篇三: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三

      一、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六年级(全一册)第一课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会在网上访问其他同学的电脑,共享资源;

      技能目标:掌握共享资源的方法,学会查看自己电脑的名字,会找到其他同学的电脑;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

      1、设置文件夹资源共享;

      2、访问其他同学的电脑;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部分:

      同学们经常看到老师给大家共享文件夹,让同学们找老师的教师机。就可以获得许多共享资源,请同学打开网上邻居或查找计算机,找到老师的共享文件,说出共享的文件夹的名字。什么是局域网?

      学校里的电脑连成了一个网络,这个网络叫做局域网。通过“网上邻居”,我们可以访问其他同学的电脑,就好像去邻居家“串门”一样。别的同学也可以使用你的文件夹,这叫“资源共享”。

      (二)让别人访问你的文件夹

      把电脑连成网络,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实现资源共享,让每台电脑之间都可以方便地交流资源;

      文件是我们最常用的共享资源,首先,要找到共享文件所在的目录,共享了目录下的文件夹才能使用共享文件。(文件夹是用来管理文件的,共享文件夹才能看到文件。)操作步骤:

      1、找一个需要共享文件的文件夹,右击鼠标,在弹出菜单中单击“共享”选项。

      2、根据具体需要,设置不同的共享权限。(只读:别人只能看,不能修改你的文件或文件夹。完全:别人能看也能修改你的文件或文件夹。根据密码访问:根据访问者输入的不同口令来分配不同的权限。)

      只读共享的优点是:它可以保护文件,防止别人破坏这个目录中的文件。完全共享的缺点是:这是一种没有任何限制的共享方式,访问者可以修改文件、删除文件,也可以往目录中添加文件。这种共享方式非常危险,有时会发现自己的文件被别人无意中删除了。

      根据口令共享:这种方式允许我们根据访问者输入的不同口令来分配不同的权限。

      (三)去邻居家做客

      局域网内,通过网上邻居,可访问其他同学的计算机。如何了解我们要访问的计算机的名字?

      1、选择桌面“网上邻居”,按鼠标右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属性”。弹出对话框,在“标识”对话框中,就可看到这部计算机的名字了。

      2、打开桌面“网上邻居”,要以看到局域网内的所有计算机。双击打开你要访问的计算机,就可看到这台计算机中共享的文件夹了。你可以像使用自己的计算机一样使用这个共享文件夹。练习:

      1、在D盘新建一个文件夹,取名为XXX文件。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共享,让其他同学可以访问到你的文件夹。

      2、通过网上邻居,访问你想访问的电脑。

      (四)分组练习

      每个小组的小组长在自己的计算机中建立一个共享文件夹,小组同学每人新建一个个人介绍文档,存放到小组长的共享文件夹中。

      (五)小结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重点,请同学讨论本课学习心得。

    篇九: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说课稿高中语文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说课稿

      大乌江小学:彭成红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小的船》的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学生情况、教师的教法与学法和教学程序设计及板书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小小的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它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优美的充满儿童情趣和幻想的小诗,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学习课文,熟读成诵,感悟思想,丰富情感。这首儿童诗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小语大纲》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说话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说话能力。那么这首诗歌是这个单元的精读课文,诗中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起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

      二、教学目标

      针对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课标要求,我我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知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门”。

      2.技能目标:在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根据本课诗文优美,富于想象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制定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又因为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诗文内涵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把理解诗句展开想象作为教学难点,而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同时呢,他们也具有了一定的经验,能够说一句连贯的话。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诗文的内涵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创设情境可以让孩子更好的进入到学习的状态,本课的教学就是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把美丽的星空"移到"学生眼前,把月亮"搬进"教室,使他们走入情境学习,让他们坐上"月亮船",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法与学法

      从本课儿童诗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入新课;在教学儿歌的过程中我主要想利用三种方法引着孩子去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一

      是用美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去撞击孩子的心灵,去激发他们潜在的、纯真的感情。二是通过创设多种对话情境,给孩子们的想象插上翅膀,将孩子的想象领到一个美的天地中,让画面在他们的头脑中浮想,激发孩子们对话的欲望和热情。三是引导孩子们用美读和演读的方法去抒发情感。通过朗读,让画面在他们眼前呈现,让旋律在他们耳畔响起,让意境在他们的心中生成。

      小学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明显优势,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观察想象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操作法、朗读感悟法进行本课的学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感受美(5分钟)

      1、请大家猜个谜语(课件出示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月亮)

      2、小朋友们看见过怎样的月亮呢?(弯弯的、圆圆的、镰刀形的……)(课件出示弯月、圆月的图片),引导孩子认识各种各样的月亮。

      3、揭题导入。美好的月亮,引起了人们奇妙的想象,有一个小姑娘,在美丽的夜空下看着星空,不禁产生了美妙的幻想,你看——(出示课件,感受夜空的美丽)。师:蓝蓝的天空,闪闪的星星,弯弯的月亮,多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呀!有位叫叶圣陶的老爷爷把它

      写成了一首儿歌。板书:(小

      小

      的船)(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理解感悟、体验美(18分钟)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不添字,不少字,知道有几句话。在相互的交流反馈中让学生明白诗讲的是月儿不是船。此后设计一个“一问一答”的小游戏,(师问——生答)怎样的月儿怎样的船?小小的船儿怎么样?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怎么样的星星,怎么样的天?谁也来像老师那样问,请小朋友回答?同时板书:月儿、船、星星、天。(通过这样一问一答的形式,变化了前面的朗读形式,使学生继续保持愉快的情绪。)

      2、实践探究,先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弯弯的月儿,通过学生的动手和稍后的展示当中让学生明白弯弯是很弯的意思,再动脑想一想弯弯的月儿像什么?学生呢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如:小船、小路、河流石、拱桥、镰刀、香蕉等等,老师抓住小船,把小船和月儿进行比较,从而理清“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对比朗读,(播放课件)体会叠词的形式,感受叠词的美。(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3、入情理解,放飞想象。综合运用图画、语言、音乐营造美的氛围,展开想象,让孩子们融入诗的意境中。(教师描述):晴朗的夜空,星星眨着小眼睛,还有一只弯弯的月亮船,你们想不想坐上去呀?(学生一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想)教师继续引导:同学们,闭上你们

      的小眼睛,感觉身上长出了翅膀,身子轻轻地动起来,让我们飞吧,飞吧!飞出了教室,飞上了蓝天,坐上了月亮船。

      当学生睁开眼睛,(播放课件)哈,小朋友,我们现在已经坐在月亮船里了,让我们在月亮船里愉快的唱起《小小的船》(播放儿童歌曲《小小的船》),伴随歌声的想起,学生就会进入美妙的境界。在教师富于情感的启发下,激活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兴趣盎然的谈起自己坐在小小的船里看到的景色。教师随即出示句子:我看见

      。这时引导学生用“我看见……。”这个句式说话。通过想象,使诗的形象显得更加鲜活,诗的意境更加开阔,而感情也随之升华。起到了分析讲解所不能起到的作用,顺利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三)动情朗读、品位美(10分钟)

      (1)引读。

      一年级学生的朗读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在老师范读的基础上,有效的朗读方法是引读,我采用逻辑引读法,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领读过程中,保留了节奏美,仍保留着学生如坐在摇晃的月儿小船在星空中穿行的景象,使孩子意飞神驰,受到强烈的美的熏陶。

      (2)美读。把美读放在引读之后,是因为一年级小学生朗读水平的需要,在范读、引读的基础上进行美读降低了难度,同时教师要加以引导,避免个别学生出现唱读现象。

      (3)演读——唱游。本文是诗歌,韵律优美,学唱《小小的船》这首歌,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伴着音乐边舞边读、边舞边唱。这样学生就不只囿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也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拓展延伸、欣赏美(5分钟)

      此时,学生沉浸在美的享受中,我让学生看图练习说话,例如:连线、填空、补充句子,听音乐,坐上小小的船,飞向蓝天,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样培养了学生听、说、看及想象的能力。

      (五)总结(2分钟)

      蓝蓝的天空、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这么美得夜空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

      (六)、板书设计

      小

      小

      的船

      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

      闪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

    篇十: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说课稿高中语文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汇总七篇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模板汇总七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课题:图形图像文件的浏览

      ○说:今天我要讲的内容是图形图象的浏览,选自由湖南教育出版社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共同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第二册的第七章《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加工》的第六节。由于这是高中信息技术第二册,也就是在新课标中提到的高二学生学习的选修课内容,其本身就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关注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也就是说必修课的教材内容更注重学生兴趣与个性的发挥。而对于其中选修的本册多媒体知识内容,新课标要求本知识块的目标就是要求学生认识到多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并学会对多媒体信息进行正确合理地选择和采集,加工以及整理制作,了解其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对于这一大章《多媒体信息采集与加工》的内容提出三个明确目标:1、了解常见的多媒体信息如声音,图形图象,视频动画等的类型、格式及其存储等;2、能选择适当的工具,对信息进行采集,了解其基本原理;3、能根据信息的呈现需求,选择适当工具和方法,对多媒体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鉴于以上总目标,在前面几次课中,我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了多媒体的基本知识及几种具体的多媒体素材即声音与视频的基本使用与处理。这次课我就要带领学生一起使用看图软件ACDSee来实现图形图像文件的浏览及图形图像文件格式的转换。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学生的心理、智力发展水平,我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a.使学生初步了解图片浏览软件ACDSee的程序界面结构;

      b.使学生能用ACDSee软件浏览图形图像文件;

      c.使学生能用ACDSee软件转换图形图像文件的格式;

      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b.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探讨能力;

      c.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目标

      a.增强学生祖国河山的热爱

      b.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加强学生学会用多媒体信息表达思想的意识。

      ○说:由于前面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这章的目标主要是根据信息的呈现需求,用适当的工具采集加工信息,本次课就是建立在多媒体信息处理工具——看图软件ACDSee的基础上的,因而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及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对ACDSee程序界面的结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又由于学生在今后学习的网页制作及多媒体作品的制作等内容时,(即在有信息呈现需求时)要使用大量的图片,对图片的选择和加工这就是这次课要实现的另外两个知识目标:用ACDSee软件浏览图形图像文件及转换图形图像文件的格式。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以上两个知识目标为主线,把第一个知识目标融进后两个知识目标中去体现。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自我实践与探索,巩固知识的同时,提倡学生主动去发现ACDSee软件的一些其它功能,达到这节课的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探讨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在这节课中,我通过呈现给学生若干幅大家熟悉的祖国风景名胜图,并让学生踊跃识图交流对风景名胜的了解,在大家一起感受祖国风光的同时,激起学生浏览图片的欲望,从而推进教学计划,学生在认知与兴趣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本次课的知识目标,同时在自我探索中

      有所创新,从而形成对信息技术课,以及对更多地了解祖国名胜,感受祖国风情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用ACDSee浏览图形图像文件。

      ○说:基于上述的新课标以及教材的要求,我归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其中教学重点是:用ACDSee浏览图形图像文件。这是以后学生在实践运用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

      教学难点:

      用ACDSee转换文件格式。

      ○说:图形图象文件的格式有多种多样,较复杂,怎样在适合自己的情景中运用不同的文件格式,为什么要根据需要进行格式转换,是学生不易弄清楚的问题。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

      情景导学法与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说:教学法中指出,教学要因材施教,其中的“材”字,我认为不仅仅可以理解成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不同特征和要求的教材内容,即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合理选择教学方法。那么在本次课中,为了比较好的让学生掌握好本次课的两个不同特征与要求内容,我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即情景导学法与演示法以及任务驱动法。其中,情景导学法是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演示法为学生学习理请思路,任务驱动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使学生在乐趣中愉快地学习,并很好地掌握知识。

      教学环境:

      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

      ○说:这次课的具体实现我是将学生带在我校的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来进行的。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比较方便地对学生进行主导,也能非常好地让学生及时参与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说学法

      自主实践与自主探索

      我认为,学法是针对学生学习的方法而言的,首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智力发展水平。学习本次课的学生已经是高二年级,通过高一年段必修课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经验,同时也养成了一定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索思维习惯,但这种思维习惯是信息技术课对学生长期要求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一再强调了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本次课仍旧提倡学生用自主实践探索的方法去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一)、用ACDSee浏览图形图像文件(情景导学法)

      教师的定位上:

      (2)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电子表格加工是广东版《信息技术基础》中的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内容,而图表是本节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与表格信息加工的过程相结合,实现从操作到实际应用的提升,以图表为手段来分析数据,表达结果,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其加工和表达的一般过程。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掌握Excel图表的相关操作;学会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比较分析各类图表的适用范围;经历表格数

      据加工与表达的过程,形成分析报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图表在呈现数据方面的优越性,提高学生的审美与鉴别能力。

      3、教学重点:使用合适的图表类型呈现数据;总结各类图表的适用范围。

      4、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图表类型;提高对制作报告的认识和审美能力。

      二、说教学策略:

      1、学习环境分析:学校硬件设施比较好,而本课内容重在实践,所以我选择网络教室,便于学生进行练习。

      2、学习者分析:本课的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已学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掌握基本的操作技巧,但在应用方面的认识比较肤浅。因此,我在教学上要注重让学生体验及掌握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法:(1)对照导入法:创设文明班评比的情境,对照不同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突出图表这种呈现方式的直观性。

      (2)任务驱动法:设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协作的形式自主探究,鼓励发挥组内各成员的所长,合作交流完成任务。

      4、学法:(1)小组讨论法:为学生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通过讨论共同提高对图表的应用认识。(2)互评学习法:通过小组互评、教师点评,促进知识的建构。

      三、说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以“高一年级创建文明班集体评比得分统计表”导入新课,采用对照式导入法,进行两个对比,首先是量的对比。先后给出两个表格,含有3个班和含有10个班的统计表,同样提问三个问题:哪一个班的总成绩最好?从表中的数据来看,哪一个班的表现最平稳?哪一个班的进步很大,保持上升的势头?很明显,在数据量剧增的情况下进行数据分析有相当的困难。

      设计意图:揭示表格呈现方式的局限性,这三个问题的设计为下

      一环节用柱形图、折线图分析数据作铺垫。

      版式设计。

      ②对于学生在站点规划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师根据小组成员实际组成情况推荐站点规划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③初步了解FrontPage20xx,理解站点的规划,掌握网页设置与网页版式设计操作后,开始执行任务。

      ④每组自行挑出一位组长,负责该组网页的整体规划、人员分工协调、网页制作督促与实施工作。同学们得到明确的任务后,各小组开始热切的讨论,确定分工,着手建立站点并进行网页设置与网页版式设计。

      站点的规划既是对小组成员分工的规划,也是要求学生们对已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规划管理。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知识的认知主体位置,但是又离不开教师事先所作的、精心的教学设计;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说的话很少,但是对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却很大,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结合。教师根据该小组成员实际组成情况,给予不同方向的引导和建议,力求创造出最有利于学生们互相协作、互补长短的学习环境。

      (4)交流评价。

      (5)自我完善。

      (6)提供FTP共享平台。

      (7)在学校网站BBS里开辟专供整合课程学习讨论的专栏。

      (8)对于学生成果作出评价。

      (9)各小组将初步的站点规划制作完成后,压缩打包,上传到FTP上。并通过FTP下载其他小组制作的站点进行浏览。

      (10)通过教师在学校网站BBS里开辟的专栏,畅所欲言,发表意见,并作出评价。

      (11)各小组根据评价对自己的站点规划进行修改。

      (12)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他们要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通过这种合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这样大大提高了其协作意识、信息分析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同时,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们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学习的热情和责任感高涨;也对于自己的不足有了客观的认识,激发了不断自我充实、完善的决心,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环境。

      (13)课堂小结。

      (14)课外延伸:回顾站点的概念,创建及保存站点、设置网页、设计网页版式的操作。

      (15)延伸:

      ①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补充物理知识、完善网页内容。

      ②跟随教师回顾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③课后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补充物理知识、完善网页内容。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许多学生意识到这是对其掌握的物理知识查漏补缺的一个过程。

      五、评价分析。

      本节课通过在整合中创设小组合作——远程协商的学习环境,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站点的制作,不同小组围绕同一主题进行分工协作学习,建立小组站点,互相浏览,交流意见,进行评比。在整合过程中,学生们是用一种新的方式和角度来温故、知新,这不单单使他们原有的物理学科知识得以巩固,其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和信息创新能力的提高都产生了质的飞跃。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6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文件的下载。文件的下载是教科版教材中

      第二章信息获取中重要的一节。在生活中学生常常需要去互联网上下载文件,如学习资料、电影以及音乐等等,尽管对文件下载常常接触,但很多学生并不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途径下载文件,在搜索技巧方面和提高文件下载效率上存在不足,并且对合法下载文件知之甚少,学习本课后这些问题会得到解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制定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内容及学习的程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制定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哪些能力得到提升,哪些能力得到掌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制定本节课学习内容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与培养。

      4.了解不同文件的类型及其重要属性。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途径下载文件。

      通过批量下载和灵活选用搜索技巧等提高文件下载效率。

      了解合法下载文件的重要性,规范自身行为。

      二、教学重点

      1.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途径下载文件,通过批量下载和灵活选用搜索技巧等提高文件下载效率。

      2.了解合法下载文件的重要性,规范自身行为。

      三、教学和学法

      教法:使用讲解法,演示法,实践法等。

      学法:观察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课堂讲学、演示和机房实践结合。

      四、教学过程

      1、文件常见文件类型及其属性

      (1)文件名:是由基本名和后缀名两部分组成的,二者用一个小黑点隔开。后缀名一般用来标识文件类型。

      xx.doc、xx.xls、xx.ppt、xx.txt、xx.zip、xx.avi、xx.rmvb、xx.mp3、xx.mp4等等。

      提问:常见的文件类型还有哪些?举例说明越多越好。

      (2)文件存储位置

      存储位置:文件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的具体路径。

      URL路径:用来标识因特网上资源的一种标准格式。

      例:。

      UNC路径:用来标识局域网中的共享资源。

      例:计算机01共享文件期中考试成绩.xls。

      本机路径:当前计算机文件。

      例:C:ProgramFiles成绩期中考试成绩.xls。

      (3)内容文件中实际包含的数字化信息。

      例:文字书稿、工资表格、演讲录音、卡通剪辑、电脑游戏等。

      (4)其他属性:创建日期、修改日期、只读、存档、隐藏、大小等。

      2、选用适当的途径下载文件、批量下载、灵活选用搜索技巧提高下载效率

      课堂实践:下载一个文件,由学生不同的下载途径引出文件下载有多种途径。

      (1)

      文件下载的途径

      通常分为发行厂商网站下载、专题网站下载、FTP下载。

      (2)

      提高下载效率

      批量下载:需要下载大量文件时使用批量下载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操作,通常我们可以借助一些下载工具来实现,如常用的迅雷、快车、QQ旋风等。

      FTP文件搜索:使用搜索引擎或者FTP搜索引擎,搜索文件关键字、关键词,其关键是要了解文件的路径和文件名。

      (3)

      下载工具

      目前常见的下载工具有:迅雷、快车、QQ旋风等。这些可以实现批量下载、断点下载、多线程下载的特点。

      课堂实践:下载一个文件,比较使用Internet浏览器直接下载和使用下载工具下载有什么区别。实践完成后进行小组讨论。

      3、了解文件下载的合法性

      (1)网络上文件的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在使用网络时要严格遵守有关版权法规。

      (2)文件中有时包含不健康内容,我们应自觉抵制,做到不阅读、不存储、不转播。

      (3)在使用文件的时候还要注意防止病毒的感染和的破坏。

      在下载文件时候,要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引用他人作品时,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注明出处。

      共享软件允许用户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和传播,但未付费注册的用户多受到某些限制,如允许试用多长时

      间或者在缺乏付费用户的高级功能。自由软件允许自由传播,但仍要尊重版权,一般不得用于商业目的。

      提问:小A同学在某游戏网站下载了一个小游戏,但进入游戏时,需要输入一个注册码,小A在网上找了一个注册码输入后顺利进行游戏,请问小A的行为合法吗?为什么?

      4、课后思考

      小A同学去网吧给自己的MP5下载电影,鼠标刚一点下,就下载完成了,小A一阵窃喜:网吧的网速真快啊!回去想看电影时却发现打不开MP5里面的电影文件,请思考有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小A下载失败了?

      5、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习了文件的下载,了解了常见的文件的类型及文件名的构成,学习了文件下载的途径、方法,以及了解了文件下载的合法性。我们在使用网络上的文件时,一定要遵守一定的网络道德。请同学们课后时间仔细思考老师布置的思考题。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

      篇7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图文混排》,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遵循教学规律、渗透课改精神、实现有效教学、突出学科特色并结合我们学校所倡导的“三步一环”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图文混排》是高中必修教材《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2节的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WORD文字处理已有了基本的认识。但在文档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方面还有欠缺,还需要想办法增强文档版面的美感。而图文混排更好的体现了版面设计功能,是WORD软件排版各种功能的综合运用,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学完本节内容后,学生将能够制作出一份图文并茂的电子作品。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特点,考虑到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是:

      (1)知识方面:了解图片的插入方法和属性设置。

      (2)能力方面:能够熟练运用图片设计版面,表达主题;并对图文混排的作品及其制作过程进行评价。

      (3)情感方面:通过图文混排作品的制作,感受word软件强大功能,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和积极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目标,我认为图形对象的插入与设置是关键,所以设为本节课的重点,基于课前和学生进行的交流和对他们的观察,我把图文混排在版面设计中的灵活运用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法学法

      教法上:重点部分利用演示示范,组织讨论,结合学科所具有的操作性特点,精心选择任务,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学法上: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自我学习,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而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则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本课学生将亲历制作过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结合组间合作互助,学有余力的帮助困难的学生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教学过程:

      为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有这样几个环节:

      (一)情景导入(大约5分钟)

      结合学校板报评比活动请学生对黑板报进行讨论。再展示一篇文本文档,和一组相关图片。文字能够描述事务,图片能形象的反映事务,如果能将图片与文字有机结合,并对某些文字或图片进行特定设置,将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从而引出课题——图文混排。

      此时学生对刚刚讨论的话题很感兴趣,我再展示去年全国电脑制作活动中部分学生获奖作品,激励他们亲自尝试如何用WORD来制作美观实用的电子作品,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接受任务,也顺利的切入本

      课的第二个环节也是本课的重点部分。

      (二)讲授新知(约10分钟)

      对于图片的插入,我先利用多媒体广播系统演示具体操作步骤,并有意识地介绍几种可能出现的操作错误,然后启发学生打开并使用图片工具栏,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图形环绕方式的设置。

      (三)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约20分钟)

      给学生提供课前准备的素材,明确本次任务主题“弘扬民族文化”小报设计,让学生根据任务要求,通过组内合作探究、相互协助的方式来学习图文混排的各种设置。并让完成较好的同学讲解演示以加深学生印象以此突破本节难点。教师则充当引领者和协作者的角色。

      (四)作品展评,(约5分钟)

      让学生对作品进行组内互评并填写学生评价表。通过作品的交流评价,既发挥了学生的长处,又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美感,体现了学习过程的创造性。

      我从学生中挑选几幅不同层次的作品进行展示,肯定学生的创作成果,提出希望,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创作的快乐。

      (五)归纳总结、知识拓展(大约5分钟)

      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感受和收获,完成学案,老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并对学案中的知识拓展环节给予必要的提示。要求学生课后搜集素材设计版面完成制作关于甲流知识的小报。

      四、板书设计

      借用PPT课件进行本课内容板书,强化图文混排的重点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文字图表的布局给学生以知识和美感。

      以上是我本次说课的内容,谢谢。

      赵良厅校长解释说:“三步一环”课堂教学模式由“认知教材———重点、难点突破———检测、总结”这三个步骤组成,即把教室的教师一“讲”改为学生三“动”的课堂活动方式,三步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给学生以自主、创意、乐趣和成就感,有助于减少厌学情绪,使课堂充满活力。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说课稿高中语文 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学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