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文档网 - www.lwzxt.com 2024年05月17日 13:31 星期五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心理专题期末考试答案(3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3-05-04 08:40:33

    篇一: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心理专题期末考试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三一、名词解释(共10道试题,共30分。)题目1命题网络的形成命题网络的形成命题网络就表征着个体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命题网络的形成:当两个命题有一共享成分时,就形成命题网络。

      题目2视觉意象视觉意象视觉意象即指闭上眼睛时能够浮现出来的形象,仿佛“心里的画”,是心里的知识又一种基本的表征形式。

      题目3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指可以用语词来表达或表达清楚的知识;一般所说的“书本知识”都可以算在陈述性知识的范畴里。

      题目4精制精制精制也称作“精细加工”,是指对有待学习并记住的信息做增强意思的添加。

      题目5组织组织组织就是把一个大的信息集即信息总集,划分成诸多的子集,并且表明子集之间的关系;通俗地说,这就是分门别类,甚至是分层地分门别类。

      题目6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事或做成一事的知识,也是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的知识。产生式作为知识的一种表征,它表征程序性知识。

      题目7模式模式模式宽泛地界定为一个刺激或反应的结构,其中含有若干必要的元素或成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组织方式。

      题目8概念概念一个概念,就其最简单的语言形式而言,是一个词,用来指一类对象或其中的一个成员。概念不能用错。它可以规范地表现为“……是……”的命题。

      题目9序列行动序列行动序列行动指一系列或一整套行动或行为或动作。一组奏效的序列行动将有条不紊地、麻利流畅地展开至结束。

      题目10合成合成合成是学习行动序列知识的第二个子过程,它的任务是把若干独立的小产生式组合成一个更大的产生式,乃至形成独一无二的“大一统”产生式。

      二、简答题(共6道试题,共30分。)题目11简述意象作为知识表征的特点。

      答:(1)命题的表征是线形的,而意象的表征是有块面的;(2)命题的表征以字词为点,因而是分离的;意象的表征以线条衔接,因而是连续的;(3)在命题的表征里,表示不同大小的事物的文字都一般大,因为命题表征的乃是抽象的意思,而在意象的表征里,不同大小的事物就可以有相对的大小,因为意象表征的乃是事物的空间方面。意象显得十分具体而形象。

      (4)意象也是知识的一种非常经济的表征形式。要保持蕴涵许多命题的一个意象是比较轻松的。

      题目12请对意象的可操纵性作4点形象的描述。

      答:(1)我们能够浮现出视觉意象,正像我们看画片;(2)我们能够扫描意象,正像我们看长长的摄影底片;(3)我们对意象能做心理旋转,正好比我们在看故事片;(4)我们可以“剪辑”意象,正仿佛剪辑电影胶片……题目13简述陈述性知识提取的两种情况。

      答:陈述性知识的提取可以看作回忆。陈述性知识的提取就是陈述性知识的使用,表现为回答听到的或想到的提问。

      提取的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提取,发生在正好有一个现成答案时,比如回答自己的姓名、住址、乘法运算之类;另一种建构性提取,专门应对没有现成答案可以采用的提问。从理论上说,陈述性知识的这两种提取,学习者应该都善于,都具备。但是从实际上看,建构性提取更加重要。所谓“建构性的提取”,其实就是推理。

      题目14对序列行动与模式识别的产生式进行简要比较。

      答:如何教好或学好程序性知识两种最基本的过程,即模式识别和序列行动。

      模式识别是序列行动的先决条件。模式识别的产生式的特点是条件有多项,行动在实质上只有一项。需要抓住的特征可以是很具体的,也可以是很抽象的。

      为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模式识别产生式,概化过程提供“是样例”,而辨别过程着重提供“非样例”。

      序列行动指一系列或一整套行动或行为或动作。一组奏效的序列行动将有条不紊地、麻利流畅地展开至结束。

      序列行动也可以用产生式来表征,但有两点不同:(1)模式识别的产生式只有一项行动成分,即分类或归属,而典型的序列行动产生式却有多项行动成分。

      (2)模式识别是序列行动的必要条件或先决条件。

      尽管序列行动与模式识别关系密切,可两者的学习过程毕竟很不同。序列行动的学习有两个子过程,一是程序化,另一是合成。

      题目15大一统产生式有哪些优缺点?答:合成后的??特别是大一统的??产生式有两个基本优点:(1)激活速度比多个产生式的激活速度快。这是因为大一统产生式需要激活的对象少了。

      (2)具有“专长性”或“专家性”。表现为在大一统产生式,条件成分很“大路”,而行动成分很“专门”。这样的大一统产生式运作起来将显示为这样的现实景象:人们呈现一个很“大路”的现状,提出一个很“大路”的要求,而专家执行一系列“专门的”行动,结果很快解决了问题。这正是“专长”、“专家”的特征。

      但是大一统产生式有潜在的弱点,那就是由于产生式里的诸行动可以顺溜而下、一泻到底,中间无需思考,因此就容易成为“套路”,流为“僵化”,出现“定势效应”。

      题目16简述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的相互区别与支持。

      答:区别:(1)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不是”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

      (2)陈述性知识因为是靠词句话语来表述某事某物是否为真的,因此是变化多端,异常丰富的;程序性知识因为是“做”,而做得按照客观的规程,因此相对而言是单调、统一的。

      (3)陈述性知识是相对静态的,主要表现为回忆的性质,讲究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得相同;程序性知识是更加动态的,主要的性质是“转换”,即输出的信息和输入的信息明显不同。

      相互支持: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也是相互支持的。

      从学的一面讲,初学一项程序性知识时,通常需要陈述性知识来引导的,陈述性知识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反之程序性知识也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比如当学习者设法看一看、做一做、体验一下时,他们可以更牢固地保持相应的陈述性知识。

      三、论述题(共5道试题,共40分。)题目17试论命题抽象性及其教学含义。

      答:所谓命题的抽象性,是指导我们在听、读文句时,一般总是把握其中的意思,而不是去抓住文句的字词排列顺序。这有万纳的实验为证据。

      命题抽象性的教学含义在于:(1)教师要身先突破文句的字词排列顺序而把握实质意思,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2)教师要琢磨和转换自己说写表达时的字词排列顺序,以符合学生习惯的字词排列顺序,从而使学生先脱离课本而把握实质意思;(3)在学生把握了实质意思后,教师再帮助他们解析课本上的字词排列顺序,指出如何突破它们而达到已经掌握的那个实质意思的种种路径,也就是教学生如何学习。

      此外,教师还要特别关心那些对答如流的、说或写的“和书上一模一样”的学生,去探测他们是否掌握了实质意思。

      题目18论述“同时激活于记忆系统”及其教学含义。

      题目19谈谈促进精制与组织的4种基本做法。

      答:精制与组织都能促进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与提取,教学就应该设法促成这两个过程的发生。下面是促成精制与组织的几种简便易行的手段。

      (1)意象指导。教学过程要促使学生形成意象,意象能够促进回忆。

      (2)类比指导。意象指导比较适用于相当熟悉的或具体形象的材料,对于不熟悉的或抽象的材料,类比是管用的。

      (3)精制指导。改由学生自己来提供类比。由于每个学生都是拿自己熟悉的东西来作类比的,这就不会发生因采用不熟悉的类比而导致不管用的问题了。

      (4)促进组织。在组织方面提供指导的基本做法是先提供提纲,再阅读或聆听文本。在这里,提纲起着鼓励学生去组织他们的记忆的作用。

      题目20请比较概化与辨别。

      答:所谓概化,即指以同样的方式来反应不同的对象。所谓辨别是对一个产生式添加导致同样行动的独特条件成分,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更特殊的产生式。

      (1)概化是去除各独立产生式中独特的但导致同样结果的条件成分,而辨别是对一个产生式添加导致同样行动的独特条件成分;(2)概化是形成一个新的一般产生式,而辨别是形成一个新的更特殊的产生式;(3)概化是扩大一个产生式的应用范围,而辨别是缩小一个产生式的应用范围;(4)概化过程是扩大一个产生式的包容性,从而表明被包容的各独立产生式“实质上一样”,而辨别过程是缩小一个产生式的包容性,从而表明它和原来别的产生式“实质上不一样”。

      题目21如何促进概化与辨别。

      答:促进正确概化的基本做法是紧凑呈现实例和呈现变式实例。

      紧凑呈现实例的基本做法有(1)同时呈现;(2)相继呈现;(3)同时-相继结合法。

      呈现变式实例的基本做法是这样:就拟呈现的一组实例而言,它们应该在不属于某一概念的关键特征方面广泛变化,从而突出这一概念的关键特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常以学习“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来呈现变式实例的必要性。

      在教学生一个新概念时,会考虑到概念的关键特征,并下工夫去讲解之。但是任何概念的实例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它们构成概念的无关特征,因此尽管教师再三地讲一概念的关键特征,个别学生还会不知不觉地把某些无关特征加入到识别概念的条件中去。所以从实质上讲,呈现变式实例就是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看一个新概念的教学,了解或猜想学生可能会犯的加入无关特征的错误类型,从而事先准备好有关的变式例子,以便及时地纠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

      促进辨别过程的有效基本做法有二:一是同时呈现一个概念的是样例和非样例;二是选择“乱真的”非样例。

    篇二: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心理专题期末考试答案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教育心理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教育心理专题》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们可以用电灯的开一关来比拟()。

      A.等位基因B.显性一隐性基因C.同源染色体D.有丝一减数分裂2.按照皮亚杰的说法,当儿童改变行为方式而适应了一种新情境时,叫作()A.同化B.顺应C.适应D.平衡

      3.在经典条件作用程序里,UR表示()。

      A.无条件刺激B.无条件反应C.条件刺激D.条件反应

      4.桑代克格外审慎地对待的学习律是()。

      A.尝试一错误B.准备律C.练习律D.效果律

      5.甲以打闹的方式攻击乙,这是班杜拉说的模仿学习的()阶段。

      A.注意B.保持C.复制D.动机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产生式只能有一项条件和一项行动

      B.一个产生式可以有多项条件和多项行动

      C.一个产生式只能有一项条件,却可以有多个行动

      D.一个产生式可以有多项条件,却只能有一个行动

      7.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知识网络中的绝大多数命题都“休眠”着

      B.“激活”一个命题就是把它从长时记忆调到工作记忆里来

      C.任何时候,被激活的命题总是少数新知识

      D.命题其实有不同的激活水平

      8.为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教师提供的一个乱真非样例应是()。

      A.在大多数关键特征上要与是样例不同,而在非关键特征上要相同

      B.在极少数关键特征上要与是样例不同,而在非关键特征上要相同

      C.无论关键的还是非关键的特征,它们中的大多数要与是样例不同

      1页。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D.无论关键的还是非关键的特征,它们中的极少数要与是样例不同

      9.一父(母)为子女的考试成绩变得低于邻居子女3分而忧心忡忡,这反映他(她)把学习

      成绩的差异看作了()oA.质的差异B.量的差异

      C.程度的差异D.特质的差异

      10.百分制分数实质上属于()。

      A.名义分数B.顺序分数C.区间分数D.比率分数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l0分)1.前运算阶段的基本特点是(1)——可以运作,但运作还不(2)——。

      2.同伴交往与亲子交往的不同在于前者的特点是(3)——。

      3.泛化表明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的识别(4)——。

      4.下图是桑代克实验中猫的学习进步曲线,其中横坐标X表示(5)——;纵

      坐标Y表示(6)——。

      5.期望也是一种(7)——表征。

      6.所谓“动脑筋”,就是说(8)——记忆在运作。

      7.命题及其网络表征(9)——知识。

      8.仃是(10)一的标记。

      三、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6分)1.儿童的社会化

      2.正强化

      3.行为一结局期望

      4.正态分布

      四、简答题(从以下4个小题中任选3个小题完成。共24分)]1.请写出安全型依恋婴幼儿的行为表现。(8分)2.略述经典条件反应联结次数的教育含义。(8分)3.与命题相比,意象作为知识表征的有哪些特点?(8分)4.简述C一类教学内容的特点。(8分)五、论述题【共30分)1.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是怎样缩小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的?(15分)2.通过与智育比较,论述德育评价宜采用粗大的等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A2.B3.B4.C5.C6.B7.C8.B9.Al0.B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10分)1.(1)头脑(2)可逆

      2.(3)平等的自由3.(4)不精确

      4.(5)试验次数(6)学习成绩

      5.(7)内部

      ’6.(8)短时或工作

      7.(9)陈述性

      ·8.(10)标准差

      三、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6分)1.儿童的社会化是成人社会要求儿童按人之为人、民族之为民族……的普通方式行为,就是要求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像他(她)所在那个文化里的成人那样行为。

      2.正强化指学习者行为的结局是出现某个满意子,从而加大该行为的发生可能性。

      3.行为一结局期望是指认识了自己的行为和结局的关系后而形成的预料。

      4.“正态分布”又称“正态曲线”。也叫“钟型曲线”;它左右对称;中间隆起成单峰;两边从数学上说,可以无限延伸并下降,却绝不与基线(横轴)相交。

      四、简答题(从以下4个小题中任选3个小题完成,共24分)1.请写出安全型依恋婴幼儿的行为表现。(8分)

      答:当与母亲在一起时,这样的婴幼儿能安逸地玩玩具(2分);但是一当发现母亲离开了,他们会着急、忧伤,也可能哭泣(1.5分),先前的游戏或探索行为会中断(1.5分)。当母亲回来时,这类婴幼儿往往奔向母亲,寻求身体接触(1.5分),接着很容易平静下来,继续玩自己的去(1.5分)。

      2.略述经典条件反应联结次数的教育含义。(8分)

      答:形成一项经典条件反应所需的联结次数多寡不一(三分),难以预定,这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一般意义的启示:(1)当学生老学不会或学不好教师意欲学生学会的项目时,教师要耐心(1.5分),这耐心的最起码的表现是等待,等待水到渠成时(1.5分);(2)学生也可能偶然经历一两次后就学会了教师不欲其学会的硬,目(1.5分),而且相当巩固,祛除不掉,这样的情况值得教师当心(1.5分)。

      3.与命题相比,意象作为知识表征有哪些特点?(8分)

      答:(1)命题的表征是线形的,而意象的表征是有块面的。(2分)(2)命题的表征以字词为点,因而是分离的;意象的表征以线条衔接,因而是连续的。

      (2分)(3)在命题的表征里,表示不同大小的事物的文字都一般大,因为命题表征的乃是抽象的意思,而在意象的表征里,不同大小的事物就可以有相对的大小,因为意象表征的乃是事物的空间方面。意象显得十分具体而形象。(2分)·

      3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4)意象也是知识的一种非常经济的表征形式。要保持蕴涵许多命题的一个意象是比较轻松的。(2分)‘

      4.简述C-类教学内容的特点。(8分)

      答:(1)学习内容难以列出确定的行为单元。(2务)(2)即使能够说明行为项目,也无可周全。(2分)(3)C一类内容的教学真正要求掌握的是教师言说以外的内容,是在课堂以外新情境里遇到的知识,(2分)因此需要掌握的C-类内容是无穷多样的,所以也就无法事先说明的。(2分)五、论述题(共30分)1.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是怎样缩小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的?(15分)

      答:最初,为适应机器大工业生产的要求(1分),学校教育从起码的知识技能方面缩小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1分)。此后,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民族与国家的独立(1分),学校教育又从以价值观为代表的意识形态上缩小本国本民族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1分)。这在中国的小学里就体现为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方面缩小我国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1分)。

      再之后,以我国今天为例,学校教育又从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属于全人类共同财富的精神文明方面缩小我国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1分)。

      显然,上述学校教育的三方面是很少有家庭可以独立地完成的(1分),于是学校教育在这些方面起着缩小个体差异的作用就是不可替代的(2分)。

      学生家庭的社会一经济地位差异会很大,父母的受教育教育程度也有很大差异(1分),因此如果完全由家庭来承担下一代教育的话,虽然有的家庭教育的水准会高于普通学校,但那是极少数,于是全社会家庭教育的平均水准相对而言是比较低的(2分)。学校通过义务教育(1分)来帮助无力承担子女教育的家庭实施对下一代的教育,这就提高了全社会基础教育的水准,从而缩小了个体差异(2分)。例如我国政府动员全民力量兴办“希望工程”就在我国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缩/J,JL童少年教育发展方面的个体差异(举1例可以补前面缺的l分,前面不缺的不加分)。

      2.通过与智育比较,论述德育评价宜采用粗大的等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细胞里有染色体,染色体里有基因;基因里有DNAB.细胞里有基因,基因里有DNA;DNA里有染色体

      C.细胞里有染色体,染色体里有DNA;DNA里有基因

      D.染色体里有细胞,细胞里有基因,基因里有DNA2.“充气使气球变大,却不改变气球的形状”,这比喻是()。

      A.图式B.同化C.顺应D.平衡

      3.如果一名儿童在“霍丽爬树”这个故事测验里说“霍丽的爸爸如果不知道霍丽爬树的原因就会很生气,但是如果知道了,那就不会生气”。那么,该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属于()。

      A.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阶段B.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

      C.相互性观点采择的阶段D.社会性观点采择的阶段

      4.经典条件反应学习理论起源于()研究。

      A.巴甫洛夫B.桑代克

      C.斯金纳D.托尔曼

      5.“干好干坏一个样”。这描述的是()。

      A.固定比率强化B.可变比率强化C.固定时距强化D.可变时距强化

      6.提出了“心理地图”的概念的心理学家是()。1A.斯金纳B.托尔曼C.苛勒D.班杜拉

      7.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根本目标是()。

      A.获得新命题B.激活已有命题

      C.把新命题与已有命题结成命题网络D.自行派生新命题

      8.日常观念通常把个体差异看作()。

      A.质的差异B.量的差异

      C.程度的差异D.特质的差异

      9.测验题目很难的话,测验结果会成()。

      A.正态分布B.正偏态分布C.负偏态分布D.双峰分布

      10.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心理负担,人们试图用一新编的短测验来取代一个长测验。研究表明这两个测验的相关程度不错,这说明短测验()。

      A.信度好B.表面效度好C.内容效度好D.一致效度好

      二、填空题(每空l分,共l0分)5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1.“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是(1)----的代表性观点。

      2.婴儿的循环反应具有探索性和(2)---------,帮助婴儿形成最初的(3)-------观念。

      3.廷克利泡夫的猴子实验表明有机体通过学习可以形成(4)——。

      4.记住就是把有关信息从(5)--------记忆存到(6)-----记忆里去。

      5.陈述性知识的提取可以看作(7)——。

      6.SD或S是(8)——的缩写。

      7.在陈述C类教学目标时,教学目标本身与(9)——构成一个(10)-------模型。

      三、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6分)1.基因的显性效应

      2.精制

      3.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的数学表达

      4.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

      四、简答题(从以下4个小题中任选3个小题完成,共24分)1.略述布鲁纳的三种心理表征的行为表现。(8分)2.简述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同与异。(8分)3.简述命题抽象性的教学含义。(8分)4.简要说明宜用等.(8)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4.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是指教学目标应该用学生的终端行为来陈述。

      四、简答题(从以下4个小题中任选3个小题完成。共24分)1.略述布鲁纳的三种心理表征的行为表现。(8分)

      答: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A.阶段1B.阶段2C.阶段3D.阶段44.“小阿尔伯特案例”这个实验是()做的。

      A.巴甫洛夫B.华生

      C.斯金纳D.班杜拉

      5.柯勒的猩猩苏丹实验揭示了()。

      A.动物也能学会解决困难问题

      B.猩猩能够制作工具来解决问题

      C.猩猩比猫、狗更聪明

      D.头脑里的运作对解决问题起决定性作用

      6.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根本目标是()。

      A.获得新命题B.激活已有命题

      C.把新命题与已有命题结成命题网络D.自行派生新命题

      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模式识别与序列行动互为先决条件

      B.模式识别与序列行动相互独立,并不依赖

      C.序列行动是模式识别的先决条件

      D.模式识别是序列行动的先决条件

      8.如果测验题目的难度为中等的话,测验结果会成()。

      A.正态分布B.正偏态分布

      C.负偏态分布D.平坦分布

      9.“绝大多数是好的,少数有些问题,问题严重的是极个别的。”这个说法将表现出(A.正态分布B.尖峭分布

      C.J一型分布D.平坦分布

      10.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的评定属于()。

      A.名义分数B.顺序分数

      C.区间分数D.比率分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帕特发现儿童的游戏具有三个发展阶段,即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13.意象的特点在于保留了被表征事物的某些物理属性的----------方面和--------大小。

      14.人的特质可以分为--------和行为特质的两大类,行为特质又可以称为-------特质。

      15.B_类教学内容是---------一的和-----------的。

      三、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6分)

      16.基因的显性效应

      17.强化

      18.潜在学习

      19.程序性知识

      四、简答题(从以下4个题中任选3个题完成,每题8分,共24分)

      20.简述联结次数对经典条件反应形成的教育含义。

      21.简述命题激活与扩散的教学意义。

      22.简述连续分数的优缺点。

      23.简述A类教学内容的特点。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24.试论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教学含义。

      25.论述命题抽象性及其教学含义。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D2.A3.C4.B5.D6.D7.D8.A9.C10.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非交往性的单独游戏

      平行游戏

      合作游戏

      12.语言

      13.连续性

      相对

      14.体质特质

      心理

      15.易说明

      难把握

      三、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6分)

      16.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17.强化是指这样的程序、过程或机制,即学习者的行为结局提高了该行为的发生可能性。

      18.潜在学习是指在行为不表现的同时,心里却“悄悄地”、“偷偷地”学会了。

      19.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事或做成一事的知识,也是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的知识。

      10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四、简答题(从以下4个题中任选3个题完成,每题8分,共24分)

      20.简述联结次数对经典条件反应形成的教育含义。

      形成一项经典条件反应所需的联结次数多寡不一,难以预定(2分),这对教育教学工作有

      一般意义的启示:(1)当学生老学不会或学不好教师意欲学生学会的项目时,教师要耐心,这耐

      心的最起码的表现是等待,等待水到渠成时(3分);(2)学生也可能偶然经历一两次后就学会

      了教师不欲其学会的项目,而且相当巩固,祛除不掉,这样的情况值得教师当心(3分)

      21.简述命题激活与扩散的教学意义

      (1)命题激活与扩散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心理过程。因此教师要考虑的是如何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利用它而不是遏止它。(3分)

      (2)如果教师决心利用它,那就自然地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教学目标,即要使学生在课堂上

      思想活跃起来。(3分)

      (3)自发的激活扩散过程将使老师能从一个方面更好地理解学生。(2分)

      22.简述连续分数的优缺点。

      连续分数档次多,也就是个体差异多,于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2分)。由于个体差异的信

      息是教师了解学生、调整教学和决定是否额外地扶助个别学生的前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连续分数是比等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3)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突出地表现在理解类包含和完成传递性排序的逻辑运

      算上。(2分)

      (4)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特点是“抽象的”而非“具体的”、是“可能性的”而非“亲

      历性的”、是“逻辑的”而非“经验的”,皮亚杰曾用钟摆实验来考察儿童的假设一检验思维。(2分)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教学含义,体现在: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2.著名的“三山实验”揭示了()。

      A.客体永久性B.守恒

      C.自我中心性D.延迟模仿

      3.“发现学习”的概念是()提出来的。

      A.皮亚杰B.布鲁纳

      C.维果茨基D.柯尔伯格

      4.相互性观点采择属于塞尔曼说的儿童观点采择发展的()。

      A.阶段1B.阶段2C.阶段3D.阶段45.在经典条件作用程序里,US表示()。

      A.无条件刺激B.无条件反应

      C.条件刺激D.条件反应

      6.桑代克在一项实验里划了3000条线段,结果表明()。

      A.重复促进成绩B.重复比反馈更重要

      C.重复和反馈同等重要D.反馈比重复更重要

      7.提出“心理地图”概念的是()。

      A.斯金纳B."托尔曼

      C.柯勒D.班杜拉

      8.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知识网络中的绝大多数命题都“休眠”着

      B.“激活”一个命题就是把它从长时记忆调到工作记忆里来

      C.任何时候,被激活的命题总是少数新知识

      D.命题其实有不同的激活水平

      9.某父(母)为子女的考试成绩低于邻居子女3分而变得忧心忡忡,这反映他(她)把学习

      成绩的差异看作了()。

      A.质的差异B.量的差异

      C.程度的差异D.特质的差异

      10.优、良、中、差的评定属于()。

      A.名义分数B.顺序分数

      C.区间分数D.比率分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3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11.少年往往强调友谊的____和

      这两个特点

      12.巴甫洛夫把____命名为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18.所谓“辨别学习”,就是从泛化走向分化的学习过程,即有机体精确地只对条件刺激作

      反应。

      19.知识的表征即知识在头脑是什么样子的。知识一般可以表征为命题、产生式和意象。

      四、筒答题(每题8分,共24分。从以下4个题中任选3个完成)

      20.简述尝试一错误的含义。

      (1)学习要成功,多少需要尝试(1.5分);

      (2)尝试难免产生错误(1.5分);

      (3)后继尝试会消除先前尝试的错误(1.5分);

      (4)足够多的尝试就会排除足够多的错误,达到最终的成功(1.5分);

      (5)此时,学习者会很快地把最初的问题情境与达到成功的关键操作联结起来,从而表现

      出熟练地解决问题的行为(2分)。

      21.托尔曼用三组老鼠做的潜在学习实验确立了什么重要观念?

      (1)学习与表现(2分)是两回事(2分);

      (2)强化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2分),它只影响学习成果的表现(2分)。

      22.简述陈述性知识提取的两种情况。

      一种是直接提取,发生在正好有.个现成答案时,比如回答自己的姓名、住址、乘法运算之

      类(2分);另一种建构性提取,专门应对没有现成答案可以采用的提问(2分)。从理论上说,陈

      述性知识的这两种提取,学习者应该都善于,都具备。但是从实际上看,建构性提取更加重要

      (2分)。所谓“建构性的提取”,其实就是推理(2分)。

      23.简述A-类教学内容的特点。

      (1)边界分明、单元小,是此即非彼。(2分)

      (2)对后续学习具有“致命基础性”的特点。(2分)

      (3)教学项目一定数量少。(2分)

      (4)教与学可在短时间里完成。(2分)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24.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环境是怎样缩小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的?

      最初,为适应机器大工业生产的要求(1分),学校教育从起码的知识技能方面缩小儿童少

      年之间的个体差异(1分)。此后,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民族与国家的独立(1分),学校教育又从

      以价值观为代表的意识形态上缩小本国本民族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1分)。这在中国的小学里就体现为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方面缩小

      我国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1分)。

      15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再之后,以我国今天为例,学校教育又从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属于全人类共同财富

      的精神文明方面缩小我国儿童少年之间的个体差异(1分)。

      显然,上述学校教育的3方面是很少有家庭可以独立地完成的(1分),于是学校教育在这

      些方面起着缩小个体差异的作用就是不可替代的(2分)。

      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会很大,父母的受教育教育程度也有很大差异(1分),因此

      如果完全由家庭来承担下一代教育的话,虽全社会家庭教育的平均水准相对而言是比较低的(2分)。学校通过义务教育(1分)来帮助无力承担子女教育的家庭实施对下一代的教育,这就

      提高了全社会基础教育的水准,从而缩小了个体差异(2分)。例如我国政府动员全民力量兴

      办“希望工程”就在我国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缩小儿童少年教育发展方面的个体差异

      (举1例可以补前面缺的1分,前面不缺的不加分)。

      25.试述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的相互区别与支持。

      区别:

      (1)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不是”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2分)

      (2)陈述性知识因为是靠词句话语来表述某事某物是否为真的,因此是变化多端,异常丰

      富的;程序性知识因为是“做”,而做得按照客观的规程,因此相对而言是单调、统一的。(3分)

      (3)陈述性知识是相对静态的,主要表现为回忆的性质,讲究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得相同;程

      序性知识是更加动态的,主要的性质是“转换”,即输出的信息和输入的信息明显不同。(3分)

      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也是相互支持的。

      从学的一面讲,初学一项程序性知识时,通常需要陈述性知识来引导的,陈述性知识促进

      程序性知识学习,反之程序性知识也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比如当学习者设法看一看、做一

      做、体验一下时,他们可以更牢固地保持相应的陈述性知识。(3分)

      从用的一面讲,在使用程序性知识时,往往需要陈述性知识提供资料或判别准则,而这些

      具体的陈述性知识都以概念的方式溶解在产生式的条件子句里,使得每一个条件子句就蕴涵

      着一条陈述性知识。一个产生式有越多的条件子句,则这个行动的认知成分就越重(2分)。

      另一方面,当有了丰富的程序性知识时,再认真地学习透彻地理解有关的陈述性知识,再与逻

      辑推理和想象结合起来,就容易导致创造发明。(2分)

      《教育心理专题》题库及答案五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细胞里有染色体,染色体里有基因;基因里有DNA16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B.细胞里有基因,基因里有DNA;DNA里有染色体

      C.细胞里有染色体,染色体里有DNA;DNA里有基因

      D.染色体里有细胞,细胞里有基因,基因里有DNA2.“一两遗传比一吨环境还重”的是心理学家()的代表性观点。

      A.斯腾B.鲁克森伯格

      C.华生D.霍尔

      3.“充气使气球变大,却不改变气球的形状”,这比喻是()。

      A.图式B.同化

      C.顺应D.平衡

      4.如果一名儿童在“霍丽爬树”这个故事测验里说“霍丽的爸爸如果不知道霍丽爬树的原

      因就会很生气,但是如果知道了,那就不会生气”,那么该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属于()。

      A.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阶段

      B.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

      C.相互性观点采择的阶段

      D.社会性观点采择的阶段

      5.经典条件反应学习理论起源于()研究。

      A.巴甫洛夫B.桑代克

      C.斯金纳D.托尔曼

      6.“干好干坏一个样”。这描述的是()。

      A.固定比率强化B.可变比率强化

      C.固定时距强化D.可变时距强化

      7.强调模仿学习在儿童社会学习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B.托尔曼

      C.苛勒D.班杜拉

      8.日常观念通常把个体差异看作()。

      A.质的差异B.量的差异

      C.程度的差异D.特质的差异

      9.测验题目很容易的话,测验结果会成()。

      A.正态分布B.正偏态分布

      C.负偏态分布D.双峰分布

      10.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心理负担,人们试图用一新编的短测验来取代一个长测验。研

      17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究表明这两个测验的相关程度不错,这说明短测验()。

      A.信度好B.表面效度好

      C.内容效度好D.-致效度好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皮亚杰认为感知运动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循环反应,婴儿的循环反应具有

      和,帮助婴儿形成最初的观念。

      12.廷克利泡夫的猴子实验表明有机体通过学习可以形成____。

      13.记住就是把有关信息从一

      记忆存到____记忆里去。

      14.在心理测量中,SD或S是一

      的缩写。

      15.在陈述C类教学目标时,教学目标本身与____构成一个____16.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是指教学目标应该用学生的一来陈述。

      三、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6分)

      17.基因的显性效应

      18.条件刺激的泛化

      19.精制

      20.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的数学表达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从以下4个题中任选3个完成)

      21.略述布鲁纳的三种心理表征的行为表现。

      22.简述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的同与异。

      23.简述命题抽象性的教学含义。

      24.简述连续分数的优缺点。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25.试论惩罚的作用、局限及有效使用惩罚的原理。

      26.当学生学习一个新概念时,教师应如何帮助和促进学生做正确的概化?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2.D3.B4.B5.A6.C7.D8.A9.C10.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探索性

      实验性

      因果

      12.期望

      18页

      模型。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13.短时或工作

      长时

      14.标准差

      15.行为指示子

      太阳系

      16.终端行为

      三、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6分)

      17.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

      18.条件刺激的泛化是指在特定的条件反应形成后,有机体对类似于条件刺激的其他刺

      激也做出同样的条件反应。

      19.精制也称作“精细加工”,是指对有待学习并记住的信息做增强意思的添加。

      20.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的数学表达为:个体差异=Xi-X。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从以下4个题中任选3个完成)

      21.略述布鲁纳的三种心理表征的行为表现。

      答: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念的实例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它们构成概念的无关特征,因此尽管教师再三地讲一概念的关键

      特征,个别学生还会不知不觉地把某些无关特征加入到识别概念的条件中去。所以从实质上

      讲,呈现变式实例就是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看一个新概念的教学,了解或猜想学生可能

      会犯的加入无关特征的错误类型,从而事先准备好有关的变式例子,以便及时地纠正学生在学

      习中出现的错误。(3分)

      《教育心理专题》题库及答案六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游戏过程中,两名儿童会有意识并排坐,且表现出交往的意向。但是坐下后却是各玩

      各的,并不试图去影响旁人,这是儿童在()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

      A.平行游戏B.单独游戏

      C.联合游戏D.合作游戏

      2.“临时抱佛脚”或“临阵磨枪”描述的()。

      A.可变比率强化B.固定比率强化

      C.可变时距强化D.固定时距强化

      3.在经典条件作用程序里,CR表示()。

      A.无条件刺激B.无条件反应

      C.条件刺激D.条件反应

      4.桑代克格外审慎地对待的学习律是()。

      A.尝试一错误B.准备律

      C.练习律D.效果律

      5.甲以打闹的方式攻击乙,这是班杜拉说的模仿学习的()阶段。

      A.注意B.保持

      C.复制D.动机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个产生式只能有一项条件和一项行动

      B.-个产生式可以有多项条件和多项行动

      C.一个产生式只能有一项条件,却可以有多个行动

      D.一个产生式可以有多项条件,却只能有一个行动

      7.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知识网络中的绝大多数命题都“休眠”着

      2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B.“激活”一个命题就是把它从长时记忆调到工作记忆里来

      C.任何时候,被激活的命题总是少数新知识

      D.命题其实有不同的激活水平

      8.为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教师提供的一个乱真非样例应是()。

      A.在大多数关键特征上耍与是样例不同,而在非关键特征上要相同

      B.在极少数关键特征上要与是样例不同,而在非关键特征上要相同

      C.无论关键的还是非关键的特征,它们中的大多数要与是样例不同

      D.无论关键的还是非关键的特征,它们中的极少数要与是样例不同

      9.某父(母)为子女的考试成绩低于邻居子女3分而变得忧心忡忡,这反映他(她)把学习

      成绩的差异看作了()。

      A.质的差异

      B.量的差异

      C程度的差异

      D.特质的差异

      10.百分制分数实质上属于()。

      A.名义分数B.顺序分数

      C.区间分数D.比率分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皮亚杰认为____和,是适应环境的两种基本的机制,也是儿童认知发展

      的两种基本的机制。

      12.布鲁纳鉴定的三种认知表征方式是____表征、.

      一表征和,一表征。

      13.同伴交往与亲子交往的不同在于前者的特点是一

      一。

      14.泛化表明有机体对条件刺激的识别____。

      15.所谓“动脑筋”,就是说____记忆在运作。

      16.命题及其网络表征

      知识。

      17.在心理测量中,a是____的标记。

      三、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6分)

      18.儿童的社会化

      19.正强化

      20.行为一结局期望

      21.正态分布

      2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四、简答题I每题8分,共24分。从以下4个题中任选3个完成)

      22.请写出安全型依恋婴幼儿的行为表现。

      23.略述经典条件反应联结次数的教育含义。

      24.与命题相比,意象作为知识表征有哪些特点?

      25.简述C-类教学内容的特点。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26.什么是基因的显性效应?请按基因的显性效应举例说明遗传也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差异性。

      27.通过与智育比较,论述德育评价宜采用粗大的等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他们会着急、忧伤,也可能哭泣,先前的游戏或探索行为会中断(2分)。当母亲回来时,这类婴

      幼儿往往奔向母亲,寻求身体接触(2分),接着很容易平静下来,继续玩自己的去(2分)。

      23.略述经典条件反应联结次数的教育含义。

      答:形成一项经典条件反应所需的联结次数多寡不一,难以预定(2分),这对教育教学工

      作有一般意义的启示:(l)当学生老学不会或学不好教师意欲学生学会的项目时,教师要耐心,这耐心的最起码的表现是等待,等待水到渠成时(3分);(2)学生也可能偶然经历一两次后就

      学会了教师不欲其学会的项目,而且相当巩固,祛除不掉,这样的情况值得教师当心(3分)。

      24.与命题相比,意象作为知识表征有哪些特点?

      答:(1)命题的表征是线形的,而意象的表征是有块面的。(2分)

      (2)命题的表征以字词为点,因而是分离的;意象的表征以线条衔接,因而是连续的。

      (2分)

      (3)在命题的表征里,表示不同大小的事物的文字都一般大,因为命题表征的乃是抽象的意思,而在意象的表征里,不同大小的事物就可以有相对的大小,因为意象表征的乃是事物的空间方面。意象显得十分具体而形象。(2分)

      (4)意象也是知识的一种非常经济的表征形式。要保持蕴涵许多命题的一个意象是比较

      轻松的。(2分)

      25.简述C-类教学内容的特点。

      答:(1)学习内容难以列出确定的行为单元。(2.5分)(2)即使能够说明行为项目,也无可周全。(2.5分)

      (3)C一类内容的教学真正要求掌握的是教师言说以外的内容,是在课堂以外新情境里遇

      到的知识,因此需要掌握的C-类内容是无穷多样的,所以也就无法事先说明j(3分)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26.什么是基因的显性效应?请按基因的显性效应举例说明遗传也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差异性。

      基因的显性效应是指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完全压制隐性基因发挥作用。(4分)

      基因的显性效应告诉我们遗传既可以造成相似性,也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差异性。

      (1分)

      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亲子相异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视,却都带

      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则两人的隐性基因就可能组合起来,从而决定生出来的特定子女是近

      视,这就产生了遗传造成亲子间在是否近视方面有差异。(5分)

      按显性基因效应,通过实例也可以说明遗传也造成同胞之间的相异性。例如父母都不近视,24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却都带有决定近视的隐性基因,于是在先后生育两名孩子时,父母一方的这个隐性基因若与另一

      方的等位显性基因相组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不近视的子女,若与另一方的等位隐性基因相组

      合,那就生育出遗传上近视的子女。这样就出现了遗传造成兄弟姐妹间的差异。(5分)

      27.通过与智育比较,论述德育评价宜采用粗大的等第分数。

      答:德育和智育有一根本的不同点,即:智育是突破上限的(1分),而德育是维持下限的(1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智育可以人为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的(1分),其间可有微小而连

      续的量的差异(1分),因此可以用细密的连续分数(或百分制分数)来记录学生的成就(1分)。

      但是品德操行的表现在达到基本程度后(1分),则要做出更充分的表现就是“可遇而不可求”

      的了(1分)。教师不应该认为制造拉开德育表现差距的情境(1分),因为这样的做法本身不道

      德(1分)。于是在缺乏机会的条件下(1分),学生就难以表现出品德操行的量的差异(1分),这就决定了对学生的品德操行做评价时宜用粗大的等第分(2分),具体表现为一般最多不超

      过优、良、中三等(1分),而且中是少数(1分)。

      25页

    篇三: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心理专题期末考试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4-5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心理专题》形考任务4-5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四一、名词解释

      (共7道试题,共30分。)

      题

      目1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的数学表达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的数学表达:个体差异离均差定义为个

      体对群体平均值的距离,它的数学表达为:

      个体差异=Xi一`X。

      题目2测量测量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对事物的属性指派数字。

      题目3标准分数标准分数是以平均值为起点,以标准差为单位的分数。标准分数是相对于原尺

      分数而言。采用标准分数就是为了克服原尺分数的局限。

      题目4标准差正态分布的单位称为标准差。SD或S是标准差的缩写。α是标准差的标记。

      题目5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教学目标应该用学生的终端行为来陈述。

      题目6行为指示子“行为指示子”陈述可以算“理解”、“欣赏”的种种可观察行为。这些行

      为本身不是C-类内容的教学目标,而是供我们判断是否达成此类教学目标的线索或表征。

      题目7A-类教学内容的致命基础性若不充分把握先行教学的项目,则后续学习无从谈起.二、简

      答题(共5道试题,共30分。)题目8简述个体差异的含义及正态曲线下的1S~3S的面积答:日常观念通常把个体差异看作质的差

      异,把个体差异理解为量的差异或程度的差异这意味着可以更好地确定质的差异。

      一父(母)为子

      女的考试成绩变得低于邻居子女3分而忧心忡忡,这反映他(她)把学习成绩的差异看作了质的差

      异。

      在距离正态分布平均值的一个标准差里包括了34.13%人口或从正态分布的平均值起的负一个标

      准差包括了34.13%人口。在正态分布的左右3S范围里有99.86%的人口。

      题目9简要分析造成偏态分布的影响因素。

      答:抽样造成偏离正态分布。(1)两个平均值和全距有明显差异分布合并为一个时,容易造成

      峰度偏斜,成一偏态分布;

      (2)两个平均值相差很远,但是全距差不多分布合并起来后会出现双峰分布;

      (3)象一座宝塔或方尖碑那样的尖峭分布也是偏离正态的,这是因为抽取太相似的个体而造成的。

      (4)“犬牙”分布,若丘陵地貌的横截面,这往往是样本太小造成的;

      测量也会影响个体差异的分布形态。测验越容易,越容易形成负偏态,而越难就越容易形成正偏态。

      题目10简述连续分数和级类分数的优缺点答:

      连续分数的优缺点:连续分数档次多,也就是个体差异多,于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由于个体差异

      的信息是教师了解学生、调整教学和决定是否额外地扶助个别学生的前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连续分数是比等第分数好。但是连续分数显示出微小的差异,这也容易引起学生或其家长为一两分

      之差而锱铢计较,从而增加心理负担,挫伤低分者的学习积极性,这是连续分数的缺点。

      采用等第分数,档次少,也就是个体差异少,能提供的信息也就少,两个在百分制分数上差了

      很多的学生却可以属于同一个等第。从减轻学生对学习的紧张或焦虑的角度看,则又是等第分数更

      好了。

      题目11简述三类教学内容的特点。

      答:

      (1)边界分明、单元小,是此即非彼。(2)对后续学习具有“致命基础性”的特点。

      (3)

      教学项目一定数量少。(4)教与学可在短时间里完成。

      B-类内容的教学最典型地体现在音乐、舞蹈、体育、美术、书法等才艺的教学与训练中。因此

      抓好B-类内容的教学将最能体现一校学生因受学校教育而发展的成果特色性和多样性。

      C-类教学内容的特点是(1)学习内容难以列出确定的行为单元。

      (2)即使能够说明行为项目,也无可周全。(3)C-类内容的教学真正要求掌握的是教师言说以外的内容,题目12A、B类教学目标

      如何处理个体差异?答:最小基本行为目标(A类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先把这样的个体差异引向

      时间维度,即允许不同的学生可以有快有慢地达成目标,然后在一定的时间点上消除个体差异,即

      确保所有学生都达成教学目标。为了做到后一点,教师就得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教学计划、研究教学方法,以期在恰当估计的时间点上完成教学。

      行为发展目标(B类教学目标)就不满足于人人都能达到的低标准,因此也就不以时间维度来消

      除个体差异。相反,行为发展目标把个体差异导向成就维度,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能力去做出

      更好的行为表现,去追求卓越。

      三、论述题(共5道试题,共40分。)

      题目13试从量的角度看个体差异的优点。

      是在课堂以外新情境里遇到的知识,因此需要掌握的C-类内容是无穷多样的,所以也就无法事

      先说明的。

      题目15试通过与智育比较,论述德育评价宜采用粗大的等第分数。

      答:德育和智育有一根本的不同点,即:智育是突破上限的,而德育是维持下限的。之所以如

      此,是因为智育可以人为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的,其间可有微小而连续的量的差异,因此可以用细

      密的连续分数(或百分制分数)来记录学生的成就。但是品德操行的表现在达到基本程度后,则要

      做出更充分的表现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了。教师不应该人为制造拉开德育表现差距的情境,因

      为这样的做法本身不道德。于是在缺乏机会的条件下,学生就难以表现出品德操行的量的差异,这

      就决定了对学生的品德操行做评价时宜用粗大的等第分,具体表现为一般最多不超过优、良、中三

      等,而且中是少数。

      题目16举例说明宜用等第分数的情况。

      答:学校教育教学中宜用等第分数的情况至少有如下几种。

      (1)当某一特质的表现实际上没有

      很多个体差异时宜用等第分数,甚至可以只有两级如“达到-稍欠”,例如对小学一年级的算术成绩

      就可以这么做。

      (2)如果一项特质的表现实际上是有很多个体差异的,但是我们没必要了解得这么

      细,那么也可以采用等第分数。比如音乐、美术、体育之类的科目,如果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向学生

      提供在平均水平上优于家庭教养的教育,在于让学生活动起来,而不是为了细究个体间的差异,那

      也就没必要采用连续分数,而只需列出若干粗大等级就行了。(3)如果一项特质的表现从理论上讲

      会有很多个体差异,但是我们难以制订规则来精细地测量它们,并且当我们的目标是察看普遍的共

      同性时,那么连续分数也是不必要的,采用粗大的等第分数就行了,比如测量学生的操行。

      题目17试述C类教学目标本身与行为指示子的关系。

      答:在陈述C类教学目标时,教学目标本身与行为指示子构成一个太阳系模型。虽然任何一项行

      为指示子都不能100%地对应于使用“理解”之类抽象词的教学目标,但是我们可以相信,如果一个

      学习者表现出越多的指示子行为,那么他(她)达成理解的可能性就越大。于是我们就有一个陈述

      非行为发展目标的策略,那就是围绕教学目标去收集多项在不同程度上指示“理解”的可观察行为,由此形成我们陈述非行为发展目标的格式。

      形考任务五作品题(共1道试题,共100分。)

      任选下列题目中的一个写一篇小论文,根据所选题目的不同,论文形式可以是理论研究、也可以调

      研报告、还可以是具体的教案设计。字数要求不少于1000字。

      1.浅论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对儿童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2.结合教学实际和经验,谈谈如何根据皮亚杰、布鲁纳和维果茨基的儿童发展观设计一个具体

      的教案片段。

      3.浅论早期依恋对未来心理发展的影响。

      4.结合自己的教育或教学的实际,用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分析教育教学中的成功、失败或追

      悔的实例。

      5.从实际教学中任选一则要传授的新知识,确定(1)这个新知识的命题形式;

      (2)估计学生会激活怎样的已有命题;

      (3)预定期望学生派生出怎样的新命题。完成上述3点后,把它们连贯起来撰写一个具体的教案片

      段。

      6.选择应用某一分数类型的实际案例,运用课程中所学的有关测量与分数的知识对这一分数类

      型的优劣进行分析。

      答案:

      浅论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对儿童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遗传决定论对于儿童发展的解释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怀疑,人们把探索的目光转向了自然生物因素之外的环境。环境决定论

      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

      环境决定论虽然否定遗传生物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但仍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受某种外在

      于儿童主观控制的某种因果关系的制约。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洛克主张“教育万能”,他在《教育漫话》中指出,儿童

      犹如一块“白板”,到他们长大成人后,是好还是坏,有用还是无用,感到幸福还是痛苦,主要是

      由他们所受的教育决定的。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

      华生注重对儿童的行为产生过程的探索,从刺激一反应机制形成过程的研究中,他发现了外界

      刺激的性质对于儿童行为影响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环境决定儿童发展的观点。他说:

      “给我一打健

      全的儿童,更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或者使他们成

      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在华生的眼中,儿童生活于其中的环境,就像一个模具,儿童个体的发展,完全取决于这个模具的形状。而这一模具的形状,则取决

      于提供给儿童的、完全可被控制的学习与训练的内容。环境决定论否定人的生物遗传素质在儿童发

      展中起决定作用,确信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是其后天的生活经历和环境影响在起决定的作用,因而

      环境决定论又被称之为养育论。

      环境决定论关注儿童生长的环境条件、后天教养内容和教育方法在儿童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影

      响作用。就这一点而言,应该承认,与遗传决定论相比较,它发现了对儿童发展影响力更大的一项

      变量。因此,环境决定论对儿童教育实践的影响也远远大于遗传决定论。在某些时候,环境决定论

      甚至成了教育对儿童发展进行影响与控制的惟一合理、合法性的依据。

      环境决定论的盛行直接导致了传统教育实践具有重视教师权威、书本知识和学校纪律等特点。

      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控制儿童学习活动的环境、内容和方式来达到控制儿童发展的目的。

      “严师出

      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等谚语在我国广为流传,就是环境决定论对人们的教育方式选择潜移默

      化影响的结果。

      环境决定论在肯定了儿童发展的可塑性的同时,也将儿童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牢牢地固定

      在失去自主性的被塑造地位上。

      大家都认识到,儿童发展是由遗传与环境(包括教育与文化等)两种势力交互作用和共同决定

      的。有的学者将遗传比作种子,把环境比作土壤。有土壤无种子固然长不出植物来,有种子而无土

      壤也不可能发育成长。有的则把遗传和环境分别比作燃料和氧气,要想燃烧起来,燃料和氧气缺一

      不可。同样道理,儿童要实现发展也需要遗传与环境的协同作用。不过,遗传论者与环境论者所达

      成的这种共识是相当笼统的,对于遗传与环境在儿童发展中是通过怎样的一种机制发挥作用这一问

      题,大家尚未达成共识。遗传和环境的作用: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

      遗传素质是指通过遗传,传递着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即那些与生俱来的机体的形态、构造、感官特征和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机能等解剖生理特点。

      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自然环境的作用社会环境的影

      响,遗传只提供儿童心理发展以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规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环境和教育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和

      生物前提,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潜在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把这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儿童心理

      发展是由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决定的,其中教育条件起着主导作用。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环境因素,主要是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家庭文化层次、经济水平、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大人对孩子的抚养态度、幼儿园和学校的环境、老师的教育态度、社会文化背景、居住地区的环境等都能影响孩子的心理。

    推荐访问: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心理专题期末考试答案 期末考试 答案 开放

    Top